10.《信客》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信客》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5 09:0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信客 余秋雨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浙江
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
论家、文学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
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等。听课文朗读,要求:1、扫清文字障碍。2、把握文章的脉络,感知“信客”的形象。字词积累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吊唁
文绉绉 连声诺诺
猝然 晕厥xī xūxī han èhàohē chì jiéjiāo zhuójì liǎngyànzhōunuò cùjué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私自扣减应该发给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在物质上援助。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稀奇。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大声斥责。追问,责问。非常着急。伎俩:不正当的手段。颠沛:穷困,受挫折。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长距离的跋山涉水。穷困愁苦,十分窘迫。比喻旅途劳累,十分辛苦。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一声接一声地答应。生存、死亡、灾难、幸福。阅读全文,把握课文脉络。做信客的缘起 信客是怎么做信客的 信客是怎么不做信客的 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写一个老信客? 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就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即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的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以信赖的信客。讨论,思考: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讨论,思考: 重点写了两个事迹: 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讨论,思考: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信客留下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的遗愿,是出于对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重和感激。 4、怎样理解信客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以及开阔的眼界、丰富的阅历的特殊品格和素质是特殊的职业造就的。5、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讨论,思考: 作者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意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信客的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力提倡的。 《信客》是一篇写人纪事的散文。作者叙述了20世纪初在城乡之间担当通讯职责的一位信客的大半生遭遇。课文重点写了信客的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了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品性的肯定、提倡的思想感情。总结拓展练习1、下面这段文字,概括了信客的生平事迹和品质,如把它刻在信客的墓碑上,则叫做什么?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转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仁义热心,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2、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拓展练习“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拓展练习 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