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 亲情之歌
亲情 是一支古老的藤,
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 和对往事的缠绵。
遒(qiú强健,有力)劲的枝蔓里,
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
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亲情 是一片深情的海,
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和夏日里瑰丽的诗篇。博大的胸怀里,
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
充满着欢乐、希冀、关爱。
亲情 是一条金丝带,
让心相拥, 让爱汇集。
历史分不开, 岁月剪不断,
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 归有光项脊轩志导入新课 ? 课堂练习 ?
学习目标 ? 解释题目 ?
正音正字 ? 走近作者 ?
古今异义 ?
一词多义 ?
词类活用 ?
特殊句式 ?整体感知 ? 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写作特点 ? 古人评价 ?
写作启示 ? 作文练习 ?
学生习作 ? 补充资料 ?
2、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1、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写作特色。学习目标?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解释题目?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明代著名古文家。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走近作者(4-1)?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nài)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走近作者(4-2)?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1506—1571)归有光简历(4-3)?文体知识(4-4) 归有光字熙甫,号 ,别号 ,世称 ,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 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 》、《 》、《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眼于 ,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 、 ,感情 ,细节 。其散文对清代的 派影响很大。震川项脊生震川先生震川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家庭琐事清淡朴素自然亲切真挚深沉生动传神桐城?语 音轩 漉
葺 垣
楯 迨
爨 妪
妣 闺 扉 呱 阖 笏
禁 扃
牖xuān lùqìyuán dài cuàn yùb?guīfēi gūhéhùjiōngy?ujīnshǔn?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___________二(两)______ 三___________四__________间小屋种感情世变迁个女人内容与线索(3-1)? “志”即“记”,是古代一 ( )、 ( )的文体,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写( )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 )和( ),表达( )、( )的感慨以及对 ( )、( )和( ) 的深切怀念。 叙 事抒 情项 脊 轩家 庭 琐 事物 在 人 亡三 世 变 迁祖母母 亲妻 子内容与线索(3-2) 人 事 变 迁 线索 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作者的感情变化?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修葺前:又小又漏又暗修葺后: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启下)1、家庭分崩离析2、悼念亡母3、怀念祖母补1、回忆亡妻2、借树忆妻结 构 内 容(3-3)?修缮前修缮后多可喜鲜明对比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狭小
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破
旧又北向,
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阴
暗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不
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明
亮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幽雅?修缮前后的项脊轩多可悲思念、悼亡之情?项脊轩的人事变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自己闭门苦读多次遭火未焚悲喜交加?悲?补记:怀念亡妻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 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分析课文? 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写作特色 4、感情抒发富有层次。 ?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慈爱祖母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亡妻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期望恩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人
物殷切
期望环
境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幽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梁·王籍祖母?细节描写?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委婉含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江城子苏 轼??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令人长号不自禁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悲情感表达极有层次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清?黄宗羲
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书写生活琐事抒发个人情感明?王锡爵
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语言质朴清淡饱含真情实感古 人 评 价?2.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难!难!难!语言不优美,生活太平淡。1.“清水芙蓉”胜过“浓妆牡丹”写作启示? 以“爱”为话题,用两个以上的典型细节,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作文练习? 爱的补丁
晚上,收洗停当,提起我的睡衣——对了,在家被钉子挂破的那件还没补呢。现在正好有时间——奇怪,怎么也找不到挂破的裂缝。我心一惊:是妈妈!忙翻到衣里:赫然的蓝色缝纫机线,果然是妈妈!什么时候补的呢?是在我和她闹别扭,任性地说要提前上学的那天吗?是在她身子不舒服仍细心给我收拾行李的那晚吗?是当她为我做完新鞋纳下
后一针的那一刻?还是夜深人静我睡熟的时候?
妈妈什么没说,什么没提。妈妈的爱向来就是这样,不显山露水,一点一滴汇成涓涓细流,悄然无声地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里,沉淀在女儿成长的生命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言的愧疚重重地扣击着我,那细密的爱的针脚,缝进了妈妈如山重如水长的关爱与期待!?先先是;
先大母;先妣归吾妻来归
吾妻归宁再凡再变矣
再而衰
再拜还入户卒中往往语
往往而是往
往在……之前对已逝者的尊称女子出嫁归来,回来两次,第二次又到处,处处表示某种情况时常
存在或经常发生?古 今 异 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当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已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过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可容一人居
佛印居右
居十日
囤积居奇居应当挡住已经后来偏过看望经过居住处于停留,过了?一 词 多 义(6-1)储存得不能日
得不焚制其制稍异于前
先王之制容可容一人居
不能容人之过
一肌一容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日得到,获得能够形式、规制制度、规章容纳容忍颜容阳光太阳天?一 词 多 义(6-2)食小鸟时来啄食
欲食乎书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然室始洞然
然予居于此
吴广以为然
然则北通巫峡吾妻归宁
虽鸡犬不得宁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信度,无自信也宁食物吃书籍写字……的样子然而,但是对,正确已嫁的女子省视父母安宁难道?一 词 多 义(6-3)宁可这样为始为篱
已为墙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之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扎砌成为作是写取消句子独立性凑足音节那她的??一 词 多 义(6-4)而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往往而是
客逾庖而宴
而母立于兹
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之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他日汝当用之)
三五之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修饰关系
代词,你的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修饰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凑足音节的她(它)的??一 词 多 义(6-5)于又杂植桂兰竹木于庭
然余多居于此(尝居于此)
鸡栖于厅
而母立于兹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以以当南日
娘以指扣门扉曰
以手阖门
执此以朝
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在
介词,在介词,跟,和
介词,和连词,用来介词,用介词,用连词,介词,凭??一 词 多 义(6-6)2、东犬西吠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n—状语,“向西面”n—状语 ,“用手,亲手”4、雨泽下注n—状语, “向下,往下” 1、内外多置小门墙5、使不上漏n—状语,“在内外”n—状语,“在上面”?词类活用(2-1)6、前辟四窗n—状语,“在前面”4、执此以朝1、垣墙周庭n—v, “砌上墙” 2、客逾庖而宴3、乳二世n—v,“哺乳,喂养”?词类活用(2-2)n—V,“上朝”n—V,“吃饭”1、凡再变矣2、先妣尝一至3、妪每谓余曰4、殆有神护者5、吾妻来归6、吾妻归宁再,两次。解释字词妣,母亲。每,常常。殆,大概。归,旧指女子出嫁。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3、使不上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使之不上漏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特 殊 句 式(2-1)5、轩凡四遭火,不得焚被动句?1、妪,先大母婢也。3、且何谓南阁子也?2、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然予居于此。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特 殊 句 式(2-2)5、鸡栖于厅。?6、室西连于中闺。7、而母立于兹。8、其制稍异于前。试翻译下列句子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译文
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端坐,倾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
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悬,映照半边墙,桂影疏密、交杂错落,微风吹拂,花影轻摇,真是美丽可爱极了。
我的妻子嫁到我家,经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有时伏在桌案上写字。?一、找出下列各组中词语注音错误的一个,并订正。1、轩 葺 兹 妣
2、笏 扃 牖 妪
3、迨 爨 漉 冥
4、籁 兀 偃 阖xiānqìzīb?A xuān hùjiōng y?u ōuD yùdàicuàn luò míng C lùlàiwūy?n héB wù?课堂检测6-1二、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 )
A、修葺:修造 扃牖:关闭窗户
阖门:关门 大类:大的分类
B、长号:大哭 来归:嫁到我家来
归宁:女子出嫁 自禁:自己忍不住
C、洞然:明亮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偃仰:安居、休息 庭阶:院子里的阶石
D、斑驳:错杂 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先是:先前就这样 兀做:端正的坐着C?课堂检测6-2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垣墙周庭
A、四周 B、圈起来 C、围绕 D、全部
2、亦遂增胜
A、美景 B、优美 C、光彩 D、超过
3、往往而是
A、常常 B、到处 C、往常 D、往来
4、长号不自禁
A、忍住 B、忍不住 C、受不住 D、受得住
5、亭亭如盖
A、盖住 B、盖住的东西 C、车上的蓬子 D、笼罩ACBAC课 堂 检 测(6-3)?五、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乳二世
6、执此以朝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课 堂 检 测(6-4)正 音
垣墙周庭( )婢女( )姊妹( )呱呱而( )先 ( )持( )断 句顾视无可置者庭中通南北为一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yuán bìzǐgūbǐhù?课堂检测6-5鉴赏课文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
四分五裂之状的? 明确:
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
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 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课堂检测6-6乡 愁 四 韵余光中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好学、静思、勤奋的好少年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鉴赏课文"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课文 中省 略的 一段内容?补充资料(2-1) 这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这里既有自我解嘲,又将自己与历史伟人相比较,表明自己不甘于永远处在"败屋之中"的志愿。?①项脊生:作者的别号。②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清,秦代蜀地的一寡妇名。丹穴,朱砂矿。利,利润。甲,第一。史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己,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③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玄德,刘备的字。陇中,即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④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方,当。二人,指寡妇清和刘备。昧昧,不明的样子,指不被人知道。隅,墙角落。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世,世人。之,指代二人。⑤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区区,渺小的样子。败屋,破旧的房屋,这里指项脊轩。扬眉瞬目,眼睛一睁一困。⑥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知之者,定语后置,知之之人, 知道他的人。其,指人知之者。谓,认为,以为。坎井,一说是浅井,一说是废弃的井。 项脊生曰①:"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其余清台②。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③。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④?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⑤,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⑥? 补充资料(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