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很多,其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其是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人物内心的活动会以外在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能折射出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章中人物的理解,就要研究这些细微的地方。阅读时做好标记,再反复揣摩威受人物的特点。在习作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可以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加强细节描写的练笔。 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能够更加突出主题,起到强调、烘托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内容建构:首先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此基础上学习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更能突出主题。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在五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舐犊之情”学习了“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在读书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已有策略经验: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能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语文学习活动。在日常习作中能够初步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困难障碍:“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作对比,增强表达效果”这一写作方法不了解。能够抓住“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三个场景进行情景描写,但是,细节描写不够丰富。 突破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通过教师的指导、优秀学生的示范,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练笔进行二次修改。
目标确定 通过互助合作、教师指导掌握本单元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从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练习,学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人物内心的写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进行片段描写。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进行片段描写。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互助合作、教师指导掌握本单元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从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进行片段描写。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交流平台,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1)教师导语: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看到了手术台前担忧病人的沃克医生、手术台上毅力惊人的刘伯承,感受到了毛主席老来丧子的无限悲痛,更体会到了方志敏作为共产党员清贫的美德。 (2)讨论问题:大家在学习课文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把握这些内容的呢 教师过渡:是的,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如果在习作中加入这些描写会让你的文章更加出彩。 (出示课件1) 指生读语文园地四的交流平台。 (4)思考: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可以同桌进行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6)教师总结: 在阅读中,能够抓住最关键的描写,去把握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所以,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用这种方法来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倾听,迅速回顾本单元课文 学生自主回顾课文,能够找出本单元关于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教学预设: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从语言、动作、神态三个方面描写了毛主席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后的样子,体现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2.“‘哼,你不要做出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这是方志敏对搜他身的国方兵士说的话,从方志敏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方志敏说话时虽然微笑着,但他的内心却有着对国方兵士的藐视与憎恨。 3.课文中其他语句。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找不到相关的语句。 补救措施: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随堂检测 (出示课件2)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手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神情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外貌描写 F环境描写 1.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 ( ) 2.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四个大字:"中国万岁!”( ) 3.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 4.然后他呆呆地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激发了学习兴趣。环节二:语句段运用教师活动 (1)教师过渡: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活动就是所谓的心理描写。它能反应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而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是能够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的。 (2)(出示课件3)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读语句段运用的例句,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3)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5)练一练,用一用 (出示课件4) 同学们都体会到了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下面其中一种情景,写一段能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话。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学生活动 学生自读三个例句,抓住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 学生交流 教学预设: 句1:从对毛泽东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句2:抓住了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句3:抓住将军的动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学生讨论: 三种情景应该对应的人物心理应该是什么? “焦急地等人”-焦急、急切 “期待落空”--伤心、失望 “久别重逢”--高兴、欣喜随堂检测 (出示课件5) 以“焦急等人”为例,想一想,是谁在焦急地等人,他等人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练笔,再跟同学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练笔。 练习描写另外两种场景。 四人为一小组,互相提出修改建议,选出组内写得最好的句子,汇报交流。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语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6) 这两个句子在写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交流。 我们也用对比法来试着说一说。 拓展积累 阅读同主题阅读文章《小萝卜头》,交流批注里的题目。 学生能够发现例句的特点,发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预设: 表现同一个人物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第一句: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竟然变得很紧张,突出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第二句:平时对不顺心的事一笑而过,而现在却无法释怀,突出这件事对“作者”影响大。 教学预设: 一贯严肃认真的爸爸,今天脸上却挂着笑容,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看他笑得龇牙咧嘴,我一头雾水。这时,爸爸拿出一张专利获奖证书。 学生能够根据学到的方法,交流体会人物的内心。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自觉积累文学知识,使学生受到文学的感染和教育。
6.板书设计 动作 体会人物内心 语言 神态
7.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