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制作Flash动画——补间(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逐帧动画与补间动画制作的对照,加深对补间动画的理解。
理解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
理解元件在动画补间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理解动画补间动画的概念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体会优势,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补间动画,在学会补间动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与进一步思考,并由此引出动画补间动画的认识,在新的实践任务中,进一步掌握动画补间,理解动画补间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制作补间动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补间动画的制作,进一步了解用计算机处理动画信息的优势。
【教学重点】
掌握补间动画的制作及基本步骤;理解动画补间动画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会分辨动画补间动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比较 呈现“飞机移动”动画,展示动画效果。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逐帧动画,如果用逐帧动画方法来制作这个动画,需要制作50帧位置不同的飞机画面;而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只在第1帧(开始关键帧)放上飞机并确定飞机的开始位置,再在第50帧(结束关键帧)上复制飞机并确定飞机的结束位置,中间的48帧画面会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生成中间帧过渡画面的过程称为补间,生成的动画称为补间动画。 补间是计算机用来制作动画的特有技术,它将大大提高制作动画的工作效率。 比较 得出结论 明确本课任务 通过两个效果相同但做法不同的实例的比较,承上启下,顺利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新授 补间动画 1、【任务1】制作一架飞机从屏幕右侧移动到左侧的补间动画。(提供半成品) 制作步骤(详见课本P12-13) 2、讨论: (1)在Flash中制作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 ① 建立开始关键帧,并在帧场景中编辑对象。 ② 建立结束关键帧,并在帧场景中编辑对象。 ③ 生成两关键帧之间的补间动画。 注意: 在补间动画中,开始与结束关键帧中的图形对象属性可以不同,如位置、大小、角度、形状和颜色等,以产生各种效果的动画。 (2)在帧属性面板的“补间”中,还有“形状”,任务1中为什么选择“动画”呢? 提点: 常见的补间动画可分为“动画补间”与“形状补间”两类。 在开始关键帧中设置影片剪辑元件、图形元件以及非矢量图对象,在结束关键帧中改变该对象的位置、角度、大小等属性,生成的补间动画称为“动画补间”动画。 (二)“动画补间”动画 1、【任务2】制作一只苹果向下掉落的补间动画。 师呈现动画效果 操作步骤: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新建元件(N)…”命令,建立一个“苹果”图形元件。 (2)制作开始关键帧。 进入场景选定第1帧,将库中的“苹果”元件拖动到场景中上部位置,再用“任意变形工具”调节其大小。 (3)制作结束关键帧。 右击第40帧,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关键帧”命令。将苹果移到下部合适位置。 (4)生成“动画补间”动画。 选定开始关键帧与结束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在帧属性面板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5)保存文件,“播放”或“测试影片”,观察动画效果。 打开半成品文件(已经建有飞机图形元件),个别上台根据课本内容讲演,带领全体学生完成动画制作。 在此过程中,思考讨论两个问题,个别作答,适当实践操作验证效果。 初次认识“动画补间”动画。 生分析这一补间动画是否为“动画补间”动画,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结合图文步骤,自行探究完成动画制作,并做分享。亲自体验创建元件,使用元件的过程,以及对帧属性面板做进一步认识。 共设置了两个补间动画实例的制作,任务一实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补间”原理,掌握并归纳出“补间”动画的一般制作步骤,且由其制作过程,顺利引出“补间”动画的分类,并重点引申出“动画补间”动画。 接着,任务2实例的操作,一是让学生再次深入体会“动画补间”动画的特点和做法,二是为下节课的第一个综合性动画“果园”,做好铺垫。
三、总结 师:本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补间这一更加简便有效的动画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我们知道了制作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及其特点,通过进一步思考,我们明确了今天的两个实践动画都属于补间中的“动画补间”动画(待学生齐答),动画补间动画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①两关键帧中的对象是位置、角度、大小等属性发生了变化;②其对象应该是影片剪辑、图形元件以及非矢量图(待学生齐答)。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制作动画的实践中能够灵活选用补间技术,优化你的动画解决方案。 结合学案和思维导图,回顾总结,理清本课内容内部的逻辑关系。 通过学案,尤其是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一起理清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后续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探究 苹果从高处落下,在地上弹跳了几下。 …… 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探究。 指引方向,鼓励创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