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G弦上的咏叹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G弦上的咏叹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18 10: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G弦上的咏叹调》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G弦上的咏叹调(Aria Sul G)》,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在此曲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这首时隔几个世纪依然常演不衰的经典作品所表现出的动人情感和强烈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遇琴--听琴--画琴的教学思路,让大家能逐步关注器乐作品,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好习惯。
z通过对乐曲学习与欣赏,让大家初步认识小提琴,认识音乐家巴赫,明确他在音乐界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音乐,认识乐器。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教学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聆听歌曲
《G弦上的咏叹调》也称《G弦之歌》,选自巴赫的《第三号乐队组曲》中的第二乐章,是巴赫最通俗的一首作品之一,被视为巴赫的代名词。它的旋律充满了诗意和庄重的宗教感,直达人们最深处的心弦,乃是史上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创作背景:原曲创作于1727年,传说巴赫有一次演出之前发生了意外,他的琴弦断了剩一根就是G弦,然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场,紧张之后,他放松心情闭上眼睛,临时决定在一根弦上创作一首曲子。这首曲子中饱含经历,从困惑到无奈,再到坦然,一气呵成,很是成功,赢得了听众的赞美。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正如巴赫其他很多作品一样,这个作品在巴赫死后也无人问津,明珠蒙尘近百年,直到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才为人所知。由于主奏小提琴是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近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
分段欣赏
全曲可以分为两个段落。
第一段
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旋律如歌。第一部分有六个小节,重复一次,基本主题徐缓而质朴,旋律悠长、抒情,力度由弱到强,富于歌唱性,具有巴罗克夜曲的风格。
第一段旋律庄重悠长,起伏平缓,有如行云流水,并几经反复,大、中、小提琴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意境和气氛。渐强的音调抒发了冥想沉思的情绪,又像是轻声吟唱,颇具咏叹调特有的歌唱性和长于抒发感情的特色。
第二段
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什么变化?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极度悲痛,切分节奏增加哀伤气氛,坚定的节奏,不屈的性格,最后音乐在激情中自信结束。
第二部分有十二个小节,前六小节表现了波动的情绪和沉思的气氛,后六小节以坚定有力的节奏展开,表现不屈的性格,达到全曲的高潮。
结尾用宁静的弱音无限延长,使听众的心情由激动、震撼转至宁静,进而沉醉在深沉、优美的乐曲声中。
第二段旋律是在第一段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没有像一般两段式那样形成冲突对比,而是保持了第一段的意境,但情绪起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音乐不断上行全曲,使乐曲显得更加委婉动听。高潮与平缓交替出现,让人联想到起伏的海浪,微风吹拂的林海,让人感到安宁和舒适。最后旋律重趋平缓结束,仿佛是祈祷祝福,让人回味无穷。好像罪孽深重的人在祈求上帝的宽恕,而上帝也用悲悯的姿态原谅了他,使其得到救赎。
复听歌曲
教师总结:巴赫用他光明的音乐带给我们光明,抚平心灵的创伤。他的音乐具有一种动人的魅力,我们忧伤时它可以陪我们忧伤,也可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重新站起来,许多时候语言的力量略显苍白无力,可是巴赫的音乐魅力却可以让我们完全放心托付于它,这就是巴赫音乐独特的美。如果我们在多年以后,重新谛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也许能够再次找回第一次聆听时的心灵撞击的感觉,看到沧桑繁复而又丰富多彩、让人含泪又含笑的人生,重新感受到失落已久的美好与光明。那是永久的关于生活的感觉与记忆。
教学小结
小提琴是弦乐组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在乐队中担任独奏和主要旋律的演奏,高音明亮秀丽,中音柔和,低音丰满。课后同学们可以深入额了解巴赫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