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波
斯
帝
国
拜
占
庭
帝
国
阿
拉
伯
帝
国
罗
马
帝
国
亚
历
山
大
帝
国
奥
斯
曼
帝
国
为何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不会把首都定在非洲
热带
荒凉
贫穷
饥饿
黑人
奴隶
骆驼
撒哈拉沙漠
动物王国
钻石
黄金
落后
黑人运动员
战乱
原始
干旱
对非洲的印象??
遥远
东非大裂谷
直到20世纪50年代,巴黎、汉堡、伦敦、纽约等城市,都有
“人类动物园”
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
人们对非洲的印象是饥饿、原始、战乱,非洲本土没有显示出任何发展,非洲黑人是不能教育的,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非洲——是一块“黑暗的大陆”。
这里所说的非洲主要是中南非洲,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非洲,因其主要居民是黑人,故亦称“黑非洲”。
非洲文明中“非洲”的解释: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古马里清真寺遗迹
玛雅金字塔遗迹
大津巴布韦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时空坐标轴
一、古代非洲文明
①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棉花等农作物;
②畜牧业:训化了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
③手工业:冶铜技术
1、开端:班图人
(1)概况
(2)活动范围
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几乎占全非人口的1/3
古代非洲班图人
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
2、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一、古代非洲文明
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得巨额收入—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2)东非沿海城市国家
代表国家 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兴起条件 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传入
社会性质 奴隶制社会
经济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文化 信仰伊斯兰教
东非出土的中国瓷器
阿克苏姆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
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阿拉伯商人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东)非洲
环印度洋贸易
一直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奴隶贸易
奴隶主要来自战争和饥荒
奴隶被自己的黑人同胞卖给需要奴隶的人
文明诞生时奴隶贸易就存在
欧洲殖民者的出现,使黑奴贸易规模激增
肯尼亚是整个非洲排名第一的鲜花出口国
3、西非、南非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特征/成就
西非
南非
加纳
马里
桑海
8-15世纪
中央集权的帝国
①中央集权;
②黄金资源丰富,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③受伊斯兰教影响,廷巴克图为文化中心。
津巴布韦
11C末建立,14-15C鼎盛
地域广大的王国
石头城遗址
一、古代非洲文明
阿拉伯
西非
盐、马、布匹
象牙、黄金、奴隶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这些遗址中最大、最壮观的。它占地10800亩,分内城和卫城两个部分,有宫殿、神庙、城墙和房屋。在公元16世纪初,古津巴布韦国家突然瓦解,大津巴布韦文化也随之走向衰落。
南非
(最著名的是津巴布韦文化)
津巴布韦字面意思是“石头城”,因当地居民班图人利用石料修建的建筑得名。“石头城”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大津巴布韦所代表的是一种高度发展的古代文化。它的存在,粉碎了殖民主义者所谓的非洲落后,非洲人是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的谬论。
马里国王穆萨
廷巴克图——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西非沙漠驼队
“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
—西非谚语
穆罕默德 杜尔
桑海帝国
领土面积庞大
政治法律制度完备
领土面积庞大
穆罕默德 杜尔的改革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国王任免官员
经济
统一度量衡,鼓励对外贸易
教育
鼓励办学,兴办伊斯兰学校
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①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古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当地非洲人创造出了极富色彩的独特文明;
②在靠近商业要道的东非和西非地区,对外贸易繁荣,与外界文化交流相对频繁。
1.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
2.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3.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1)限制了非洲农业的发展;
(2)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
4.发展进程相对孤立缓慢: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过东北非与外界进行联系
历史纵横: 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
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靬(qian)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各地中也包括黎靬。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人杜环。751年,唐军与大食在怛(da)罗斯发生冲突,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随军西行,最远可能到达北非。762年,他乘船返回广州,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杜环之后,元朝的汪大渊也到过非洲。他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
问题思考: 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
说明:
①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②非洲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中非交流源远流长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国家走出贫困
汉武帝
唐朝
元朝
明朝
1971年
新时代
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怎么认识古代非洲文明?
材料一 肯尼亚出土的中国瓷器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9世纪,表明早在晚唐时期,中国商品就已经抵达这一地区;发掘出的永乐官窑瓷器,基本确定了郑和到访非洲的事实;肯尼亚马林迪古王国的创建年代为9—10世纪,比英国学者之前认定的14世纪向前推进了四五个世纪。
——秦大树《北京大学肯尼亚考古行动——出土中国瓷器调研篇》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 探究与拓展
合作探究:
观点1:非洲文明是开放的。
(1)外部联系:
①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
②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
③西非国家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④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觐。
(2)内部联系:班图人的迁移。
观点2: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1)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
(2)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
(3)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慢于美洲。
如果把中国的清明节、欧美国家的万圣节和墨西哥的亡灵节人格化,那么清明节一定是个神情凝重而忧伤的白衣女子,万圣节是一脸阴森却不乏幽默的红衣大主教,而亡灵节则是个无忧无虑、笑容洋溢的欢乐嬉皮。
对于这片与美国同在大洋彼岸的土地,很多人对墨西哥文化知之甚少。作为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曾饱受侵略与瓜分的墨西哥在人民对领土主权顽强的捍卫中实现了独立,也由此产生了兼具多国特色的多元文化。这里有花有梦,有歌有马,有灿烂的笑容和古老的神话。
文明的多样性也就造就了人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但死亡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被遗忘才是终极的离去。
美洲大陆
白令海峡
孤立发展
在冰期时,白令海峡形成了陆桥,印第安人就这样从亚洲走到了美洲,然后经历几千年的时间,分布在了从北美到南美广阔的土地上。
二、 古代美洲文明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增加了农作物的种类,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考古证明,约9000年前,墨西哥中部高原的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进行栽培……植物学家认为,把野生玉米培育成农作物,是农业发展史上最困难的试验。他们根据其生活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培植出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如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豆类、南瓜、葫芦、花生、西红柿、黄瓜、辣椒、可可、烟草、棉花、橡胶等,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的缔造者: 印第安人
(1)特征
以农业为主,文明发展具有独立性。
(2)贡献
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明朝传入中国)
二、古代美洲文明
(3)代表
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1、美洲文明的缔造者: 印第安人
思考: 为什么玉米的“价值超过了黄金”?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改变了人类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中美洲文明——古代玛雅文明
地理位置
国家发展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消亡
位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城市繁荣;金字塔庙宇;精美陶器;象形文字;复杂历法;20进制;知道0的概念
玛雅城市遗址
玛雅金字塔
玛雅陶器
玛雅文字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二、古代美洲文明
2、美洲文明的代表
玛雅人最著名的建筑。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玛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坟墓,而是神庙。玛雅人先用土垒起高台,在台上修建庙宇,台周修建石阶,祭司通过石阶接近众神,众神通过石阶下访人类。
玛雅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大约18秒)。
(2)中美洲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兴起
鼎盛
政治
农业
交通
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整个墨西哥谷地和周边地区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这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纳贡。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二、古代美洲文明
2、美洲文明的代表
太阳金字塔
墨西哥亡灵节的由来与阿兹特克文化息息相关,阿兹特克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的生活方式的起点,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阿
兹
特
克
武
士
双头蛇 阿兹特克文明标志
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3)南美洲---印加文明
兴盛期
地理范围
政治统治
社会经济
文化
灭亡
13 世纪,印加人崛起;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鼎盛时期
库斯科地区
①中央:国王世袭继承,拥有大权
②地方:四大政区,贵族任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人口: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人口调查表
④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统,服务于军政
⑤人口迁移:建殖民地,削弱被征服者力量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①宗教:太阳神;②文字:结绳记事③历法:太阳历、太阴历④医学:麻醉剂、人体解剖
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1983年,印加文明的马丘比丘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成千上万的花岗岩石来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但当时的印加人连车辆和畜力都不会使用。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没有水泥,更没有任何粘合剂,却拼得天衣无缝、牢固无比
二、古代美洲文明
2、美洲文明的代表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世界通史》(王斯德)
材料二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材料四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疾病、瘟疫等灾害
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
启示:文化的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
美洲文明消亡的原因及启示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
10-15世纪
8-16世纪
11世纪末兴起,14-15世纪鼎盛
玛雅文明(15世纪衰落,1597年最后一个城邦被西班牙人毁灭)
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鼎盛,1521年被西班牙人毁灭)
印加文明(12世纪兴起,13世纪崛起,15-16世纪初鼎盛,1532年被西班牙人毁灭)
阿克苏姆方尖碑
印加马丘比丘城
大津巴布韦
玛雅金字塔
都因自然环境阻碍而独立发展
各自文明发展较缓慢落后
都是古代农业的发生地
都有灿烂的文明成果
归纳综合: 古代美洲文明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
空间区域 国家/地区 存续 时间 国家 形态 代表 城市 文明特征
中美 玛雅文明 玛雅潘
阿兹特克文明 特诺奇蒂特兰
南美 印加文明 库斯科
城邦国家
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金字塔庙宇等城市建筑;20进位制和“0”的概念;精美陶器、象形文字 、复杂历法。
结构松散的王国
崇尚战争和武力;城市建设发达;太阳金字塔等建筑;农业是经济基础,浮动园地。
统一帝国
中央集权制;统治机构体系完善;土地国有;贵族政治;结绳记事;详细人口调查、完善道路系统。
前2000年至16世纪
12世纪至16世纪
13世纪至16世纪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西非文明
南非文明
东非文明
北非埃及文明
探究四:回顾本单元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发展特点,谈谈如何认识文明多样性?
古代非洲和美洲
班图人——文明的创造者
东非
西非:加纳 马里 桑海
南非:津巴布韦(石头城)
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
10-15世纪,兴起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一系列沿海国家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1.(2023·浙江高考)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考点:古代印第安人文明。
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①②都是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A项正确;印度人发明数字符号“0”,西亚苏美尔人广泛使用马拉战车,排除③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A
2.(2023·海南高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解析】 考点:非洲文明。
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谚语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
A
3.(2023·浙江高考)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
【解析】 考点: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
根据材料“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可知,描述的是西班牙对阿兹特克人国家的入侵,特诺奇蒂特兰古城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D项正确;大金字塔毁于1521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只剩下了塔基部分,排除A项;B项描绘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广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是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排除C项。故选D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