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课标解读】
应掌13-18世纪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特征及其发展概况;“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目的及其消极影响,“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后果。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迟缓、中国已经落伍的本质,人事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生产工具、统治者的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全方位认识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考试大纲】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知识梳理】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一)成就
1.农业发达: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大范围扩种;
、 等高产作物引进; 广泛种植,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手工业的发达:世界领先的工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 》; 已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3.商业的繁荣:明中叶以来,商品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 , 资本日趋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 等兴起。
4.国力强盛: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突出表现为 的扩大和 的增长;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
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 和 的中心地区之一。
(二)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生产关系的调整:赋税制度的改革,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封建统治者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鼓励生产。
4.有力的社会环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广大民众的主力作用。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 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 经营形式。
3.概况:苏州工匠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两种,已经形成 市场;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了 、 和 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4. 特征: 劳动;雇佣和 关系。
5.地位: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发展缓慢,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
6.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1)小农经济: 、 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2)重农抑商:官府限制经营、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 ”政策的打压。限制了 的辐射力,压制了 的变革。
(3)海禁政策:明末和清初都曾实行“海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 、刺激 、推进 的契机。
(4)成本低廉的“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滞存,强固了农耕经济形态。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时期的生产关系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和 的巨大飞跃相比,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
国 别项 目 中 国 西 方(英国)
政 治 专制腐败,官昏民反 君主立宪,资本主义
经 济 自然经济,资本萌芽 工业革命,“世界工厂”
思 想 鄙视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外 交 闭关锁国,愚昧自大 殖民扩张,海上霸主
【知识拓展】
1.如何认识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政治上,君主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发展到顶峰。比如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只好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君主专制制度走向反动,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2)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生产关系虽然未能像西方那样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但已经从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3)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明农民起义进入一个新阶段,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的政策由积极进取转向消极防守,闭关锁国,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5)文化上,反映商品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明传奇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以及明清小说,如直接揭露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红楼梦》。这些都是封建制度的没落在文化上的反映。
2.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①经济上: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闭性和顽固性,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狭小;重农抑商抑制了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市场。
②政治上: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专制主义压制。
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形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文化上:例行专制主义,阻碍科技进步。
⑤社会因素: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
【走进高考】
例1.(2011·上海单科·11)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解析:选C。古代中国使节通过路上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
2.(2011·福建文综·15)《汉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D。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这清楚地表明,政府的反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故选D项。A项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B项的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才符合材料的意思。
例3.(03江苏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 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蒹葭党杂著摘抄》
材料四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王夫之:《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10分)
答案:(10分)拜金、重商和倡奢。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经济阶级和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2003·上海)学习明、清史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2007重庆文综)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3.(2007山东文综)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 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4. (2007海南卷)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5.(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6.(08海南历史,5)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7.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10年四川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8.(2010浙江文综,18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 马克思
材料三 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器,绝出千古,横被全球。——康有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当时的政府(明清)采取的是何种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2) 阅读材料二,指出清帝国“安于现状,隔绝于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原因何在?(10分)
(3)阅读材料三,概述当清王朝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时,西欧诸国的发展概况?(5分)
10.(2009江苏单科,21) (1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ACAAC 6―8. CDC
1.解析A 该题属于最佳选择题,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概括和理解。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衰落,西学开始东渐的转型时期,能够恰当概括这一时期全部的是“帝国的彷徨”,B、C、D项只是从某一角度体现。
2..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用曲酿酒;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故选C。
3.A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看到机户和机工之间的纠纷;最早以蒸汽作动力的汽船是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所以排除B项;京剧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形成,所以排除C;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英王不能解散议会,这位英国人根本不能收到英王解散议会的消息,故排除D
4.答案 A
5.解析:C 这只能在AC中选,这两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选,又以材料不充分为佳。这个结论只是依据一个材料,孤证不立,只有一个材料,所以说“材料不充分”。但是精耕农业是小农经济的一大特征,确实与专制国家的重农政策相关,所以理解是准确的,结论是合理的。
6.解析: C 甘薯传入我国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朝中后期,《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书》是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农政全书》是明朝由徐光启所编纂的,《四洲志》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因此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农政全书》。
7.解析:D。 D项错在“基本瓦解”,应为“受到一定冲击”(资本主义萌芽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8.解析:C. 通过题干中的“(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
9.(1)a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4分)
b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手工业生产的再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变革。(6分)
(2)a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4分)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盲目自大;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积聚力量抗清。(6分)
(3)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扩张,掠夺金钱,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5分)
10.解析:
本题主要从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来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思想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⑴和⑵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第⑶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题干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论证。
参考答案:(共10分)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
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