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8 09: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处理尾气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X的化学式为(  )
A.N2O B.N2 C.NO2 D.N2O3
2.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3.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5.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5O2 =4NO+6H2O; 则X的化学式是(  )
A.N2 B.HNO2 C.NH3 D.N2O5
6.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7.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所涉及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8.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9.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4∶1 D.5∶1
10.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S2O4 =Na2S2O3+X+SO2↑,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Na2SO3 B.Na2SO4 C.Na2S D.SO2
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质量总和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2.某3g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化合物中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3.杭州亚运会火炬
火炬燃料有含镁燃料、丙烷及氢气等,氢气作燃料虽能零碳排放,但储运成本高安全性低。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首次采用零碳甲醇(CH3OH)液态燃料。甲醇燃烧生成CO2和H2O,利用回收的CO2与H2又可重新合成甲醇(如图1)。
杭州亚运会火炬有很多创新点(如图2)。火炬有内外火焰出火口,内火焰腔体下设置进风口,确保内火焰稳定喷射燃烧。设置了预热管,中间段在内火焰上方,能加热管内燃气。遇大风时,若火炬外出火口熄灭,内火焰出火口依然保持喷射状态,外出火口重新被点燃,实现“风吹不熄”。
(1)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的缺点是   。
(3)甲醇预热过程中分子间距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醇燃烧过程中   转化为热能,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   。
(4)火炬能“风吹不熄”的原因是   。
a.内部火焰保持喷射
b.隐藏式进风口持续提供氧气
c.预热降低了燃料的着火点
14.同学们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b管内气体的操作是:先   ,再打开活塞。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实验的结论是   。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空白方框中画出   微观图示。
1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 12H2O],消毒剂有液氯.】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   ,试剂A 的名称是   .
(2)自来水厂常用液氯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H2O = X十 HClO ,X的化学式是   ;生成物HClO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是   。氯气杀菌消毒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实验室可用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反应中除生成硫酸铝外还有一种气体单质。写出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   。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运动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16.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氮原子,化学式为N2,故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2.【答案】A
【解析】【解答】A. 由题意可知,“●”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 表示两个水分,故符合题意;
B. 由题意可知,“●”和“ ”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 表示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C. 由题意可知, “ ”表示氧原子,则 表示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 由题意可知,“●”表示氢原子,则 分别氢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答案】A
【解析】【解答】A表示的是化合物,A符合题意;
CD表示的是混合物,CD不符合题意;
B、是单质,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时,一种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故选C
【分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5.【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 ,反应前10个氧原子;反应后N原子4个、H原子12个、O原子10个,则可知4X中有N原子4个、H原子12个,故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推测是氨气,化学式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没有改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6.【答案】C
【解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在该反应中,生成物中总共有2个Cr原子、11个O原子、2个Na原子、1个S原子、2个H原子,反应物中现有2个Na原子、2个Cr原子、7个O原子,则X一定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SO4.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的化学式.此题为中考常考题型。
7.【答案】D
【解析】【解答】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和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且不从零开始的,当反应结束后就不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而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剑侠,当反应结束后就不再改变,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2+16):2×14=2:1,故错误;
C、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尾气净化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参加反应的的B的质量是8g+4g-10g=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10:2=5:1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到B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比
10.【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S2O4═Na2S2O3+X+SO2↑,反应物中钠、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5,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SO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分析
11.【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故物质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
故答案为:①②⑤⑥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解答】8.8克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8.8克××100%═2.4克.5.4克水中氢的质量=5.4克××100%═0.6克.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2.4克+0.6克=3.0克与所给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所以在该化合物中含有2种元素:氢元素、碳元素,而没有氧元素,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该物质完全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CO2中的碳元素和H2O中的氢元素都是来自于该化合物,所以可根据CO2和H2O的质量先求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然后把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该化合物的质量作对比:如果等于该化合物的质量,就说明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如果小于有机物的质量,说明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以据此解答该题.做此题首先利用的是元素守恒,即反应后有C、H、O三种元素,那么反应前也应是C、H、O三种元素;另外利用的是元素质量守恒,如反应后C元素质量和反应前C元素质量相等.只要具备了这两个守恒的思想就可以把此题做出来,属于中等难度的题.
13.【答案】(1)
(2)密度小,体积大,不易压缩
(3)增大;化学能;1:3
(4)a
【解析】【解答】(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的缺点是: 密度小,体积大,不易压缩;
(3)分子间间隔预热增大,故甲醇预热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
甲醇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由图1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4)由题意可知,火炬能“风吹不熄”的原因是:内部火焰保持喷射 ;
故选a。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根据氢气是密度最小气体分析;
(3)根据分子性质及微观示意图分析;
(4)根据题意分析。
14.【答案】(1)氢气(H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管口(b管尖嘴处)
(2)2H2O 2H2↑+O2 ↑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解析】【解答】(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氢气,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产生的是氧气;检验b管内气体的操作是:先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b管尖嘴部分,再打开活塞;(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电解水时水分子可以再分,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电解水时没有变化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一个水分子可以分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所以图中的两个水分子可以分为四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形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空白方框中应为:

故答案为:(1)氢气(H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管口(b管尖嘴处)(2)2H2O
2H2↑+O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
【分析】(1)根据水通电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
(2)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相等解答
15.【答案】(1)过滤;活性炭
(2)HCl;+1;化学
(3)2Al+3H2SO4=Al2(SO4)3+3H2↑
(4)煮沸
(5)A;D
【解析】【解答】(1)操作X 的名称是过滤,试剂A 的名称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HCl;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
(4)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分子种类,而分子运动、分子间隔会改变.
故答案为:(1)过滤;活性炭;(2)HCl;+1;化学;(3)2Al+3H2SO4═Al2(SO4)3+3H2↑;(4)煮沸;(5)AD.
【分析】(1)根据净水的流程和所用的试剂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即可;
(3)根据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即可解答;
(4)根据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进行解答;
(5)根据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判断即可.
16.【答案】(1)9.6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5g
【解析】【解答】(1)由于是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30g-20.4g=9.6g;(2)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9.6g
x =2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0g-24.5g=5.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5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氧气的质量,依据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氯酸钾的质量,进而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