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二课 摆件巧安排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更多的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并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本课教学要求学生作品要巧---作品巧安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巧妙的来源是灵活的思维,立体全方位的思考才能达到巧学巧用的教学效果。
摆件是美化生活空间的装饰性事物,在现代室内装饰中日益被人们重视。它虽然只是居室布置中的一个小物品,但必须经过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以及精心的设计和制作,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因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活品位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提升,摆件的作用不再只限于装饰点缀家居环境,还体现了主人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及生活情趣。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室内装饰品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尺度,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环境巧妙的结合,尝试发现并利用环保材料美化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这节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的热情高,利用这一情绪,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第一步欣赏好的作品,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环保材料,制作一个小摆件。
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拉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教学学习活动。
本课教学中,首先通过对小摆设的赏析、学习,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启发学生发现废旧材料,利用材料展开想象,创造具有视觉美感的新形象;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发现材料,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创造生动、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小摆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特点、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协调。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乐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是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别从艺术风格、造型语言、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够根据自己的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 件,美化生活,提高审美。
(二)难点:启发学生了解生活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帮助同学们更灵活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感受与艺术体验。
五、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讨论、探究、体验
六、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摆件图片、废旧材料
(二)学具:小摆件图片、废旧材料、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多媒体 图片 废旧物品 工具 准备材料 工具 相关图片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 阶段 发展 阶段 一、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单调、无趣的空房间变得丰富、美观? 有创意的摆设: 客厅中、墙角的、厨房的、卧室的。 引出课题:摆件 二、评一评: 摆件的布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巧妙在哪? 教师总结: 艺术风格:与家具整体一致、与主人的文化素养相联系。 造型尺度:与居室的空间比例相适合 色彩:与居室搭配和谐 材料:提倡运用环保材料。 三、做一做: 教师展示自制的摆设,并出示在居室中的图片,启发学生如何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小摆件。 展示制作步骤 感受摆件在居室装饰中的重要性。 思考、讨论 艺术风格 造型、色彩 材料的运用 引导学生探究摆设的设计技巧及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欣赏、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并能共享课前收集的材料,这样既提高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作业 阶段 为自己的居室设计制作摆设。 要求: 作品巧安排 工艺巧制作 材料巧利用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理选材、运用,结合技巧设计符合环境的摆设。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利用材料的特性设计制作新颖、独特的摆设。
完成 阶段 四、秀一秀: 教师点评、总结:生活中时时处处用美的心灵和敏锐的视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发现美,才能创造美”。 学生互评、自评。 阐述摆设的材料和所放的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评价意识。
八、板书
摆件巧安排
1、作品巧安排
2、工艺巧制作
3、材料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