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13:5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 “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两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 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高
3. 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4.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斯大林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专政 D.新经济政策
5. 1934年,在美国一家咖啡馆里,四位老朋友的谈话中能反映当年社会实际情况的是( )
A.威廉:我不能把现金存入任何一家银行
B.汤姆:我的农场白白屠宰了大批牲畜,损失惨重
C.玛丽:我长时间在工厂做工却得不到工资保障
D.杰克:我失业半年后,在田纳西水库工程工地找到了工作
6. 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
7. 有人说,他(美国总统)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里的“他”应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8.“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里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9.下图材料描述的是(  )
A.斯大林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体现在(  )
①实行农业集体化和五年计划 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③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推动进入“新经济时代”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 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过剩 B.人民流离失所
C.物价普遍上涨 D.物资供应不足
1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经济大危机
13.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纠正我们生活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实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B.坚持自由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国家干预经济
14.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一项特别能体现劳动者的尊严,它不是让人们在生活无着落的时候等着“嗟来之食”,这一措施是指(  )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5. 下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数据变化最能说明(  )
年份 工人周平均工资 失业率
1933 16.73美元 24.9%
1935 20.13美元 20.1%
A. 罗斯福的坚强意志
B.《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C.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D.罗斯福新政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6.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17.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8.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 工资收
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罗斯福政府(  )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兴办公共工程
C.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D.政府补贴农业
二、非选择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经济文明历程》(岳麓书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措施: 。
作用: 。
材料二 如图,是美国工程规划署印发的宣传“以工代赈”救济方式的海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以工代赈”的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 。
(3)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俄、美国在应对社会发展危机上的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聚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材料二
这是《时代周刊》上的蓝鹰。新政时期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可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
(2)简单介绍《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
(3)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说出《全国工业复兴法》对美国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21. 从不同角度感知美国的历史,能加深对美国崛起历程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证史】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
材料一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1)图中1926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低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
(2)在“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材料三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传记《罗斯福》(下图)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3)罗斯福执政时期,“他推翻的先例”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他是如何解决人民失业问题的?
【名人评史】
材料四著名学者黄安年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
(4)你怎样理解“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这句话?
答案
1-5CBBBD 6-10CCDAA 11-15ADDCC 16-18DBA
19.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扩大消费需求,解决失业问题
(3)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的手段
20. 答:(1)经济大危机。
(2)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3)有利于美国工业经济的复苏;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21.(1)世界资本主义处于短暂繁荣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来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
(3)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推行《国家工业复兴法》,大规模兴建公共设施,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符合题意即可)
(4)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