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长短》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的长短》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09-14 22: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声音的长短》教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反思这节课,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1. 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加活动,通过引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和他们亲切交流。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大胆表现自己。比如:让学生收集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并模仿,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向大家展示。
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2.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参与者。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动物的叫声有节奏,我们的语言也有节奏,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这样,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21教育网
3.变“枯燥”的知识传授为“有趣”的知识探索。
如果用传统地教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 、× 、××”节奏型的名称和时值。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方法毫无兴趣。但这节课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种声音和动作,并应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然后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 、× 、××”的节奏概念。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创造节奏和感受节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音乐理论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读节奏还是用体态律动表现节奏,或是创编节奏,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即兴发挥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21cnjy.com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将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将课改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