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A 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
地方。
C.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D.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卜法用牛骨最多。
B.《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
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说。
D.《春秋》一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
二、语言表达
3.【学科素养】学习了《社戏》一文后,班级举行“传承戏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做来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
(2)【文化自信】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班级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看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请你说出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
(3)本周五下午班级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请你写一条短信发给本班同学的家长。
三、综合题
4.学习《回延安》这首诗后,班级拟开展一次以“继承 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主持人,请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开展“感受延安精神”的诗歌朗诵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如何“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综合性学习
5.班级正在开展以“弘扬传统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A】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B】比较著名的流行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潮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域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对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却知之甚少。
①【A】处画线句子中语义重复,请修改:
②【B】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
(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参与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
五、名著导读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 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1) 根据选段,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2) 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3) 请分析选段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7.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经典常谈》的阅读批注。
阅读策略 原文例句 补充式批注
关注价值 西汉史官司马迁作了一部经典,它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是“正史”的源头。 批注一:这部“经典”是 。
关注风格 唐朝一位诗人身经离乱,亲见民间疾苦,他的诗用来书写那个时代,具有“沉着痛快”的风格。 批注二:这位诗人是 。该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句:( “ , ”
联结知识 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因此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叫作礼治主义。 批注三:“大道”是儒家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其中<大道之行也> ”(填写原文)等语句,就是从三个方面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拜谒李时珍陈世旭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①,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氲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②。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盼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痛。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
(有删改)
[注] ①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9.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1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②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
11.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在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了她那总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 21 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 21 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作,如今她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伴了几十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倾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是大步向前、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实体。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3.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②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14.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5.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16.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请写出两句赞美母亲的谚语、格言、民谣或诗歌。
关于“光刻机”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唐 燕 胡 松 何 渝
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 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 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 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 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⑦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 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光刻机应运而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几年,“芯片危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 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制造太难,而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因此芯片制造之难,实则是光刻机制造之难。
②光刻机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精度极高。 以光刻机领域的主流设备投影式光刻机为例,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再者,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0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③光刻机不仅制造技术壁垒高,还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产业。 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量产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荷兰一家公司就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精度在7 nm及以下的投影式光刻机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由于产能有限,每年也只能生产20余台。 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
(选自《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有删改)
【材料三】
①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世界第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一年需要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电视,有全球1/3的芯片市场需求。我国每年在进口芯片的费用上就超过2000亿美元。2002年,中国将光刻机列入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2008年,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简称02 专项),以建立自主的高端光刻技术和产业发展能力作为重大、核心的战略目标。 经过了20年的研发,已逐渐取得可喜的成就。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90 nm 光刻机已经商用,并且已经成功攻克 DUV浸润式光刻机的主要技术。
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光刻机严重制约了我国半导体的发展。
(选自《中国电子报》,有删改)
17.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第④段加点的“相对”表程度加强,旨在突出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结构简单。
B.光刻机以“光”为媒介,可在待加工表面刻画出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图形。
C.直写式光刻机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适用范围窄于“复制”型光刻机。
D.我国由于芯片需求大,一直重视对光刻机的研发,目前取得重大成就,打破了市场垄断。
18.根据材料一,填写结构图。
19.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数字,有何表达效果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 13 个分系统,30 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 99.99%。
20. 某品牌手机因芯片受限,发展受到制约。 结合以上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其困境,并就我国光刻机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荷兰 ASML(阿斯麦,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在高端光刻机市场的‘一马当先’主要源于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与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的合作联盟关系。 其他国家的厂商若想打破其垄断,必须要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且对市场要持续投入。”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 顾文军
七、写作题
21.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错误。“脑畔上”在诗中指“窑洞的顶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答案】C
【知识点】《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汉代所见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3.【答案】(1)(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小旦。
(3)(示例)各位家长,您好!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知识点】手机短信;社戏;语言生动;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围绕“保护传统戏曲艺术”来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2)生是男性角色,旦为女性角色。据此,“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年轻女子”应是“小旦”。
(3)拟写短信,注意礼貌用语,将情况说得明白具体、主题突出、语言精练即可。
故答案为:⑴ 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⑵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小旦。
⑶各位家长,您好!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点评】⑴ 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邀请函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不要太多文字。
4.【答案】(1)示例: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
(2)举办一次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革命老前辈做一次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
(3)示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 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 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知识点】活动设计;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如:回忆前辈革命故事,感悟延安精神强大。
(2)围绕活动主题“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展开,可以是朗诵比赛、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合理可行即可。
(3)延安精神是前辈们在积极艰难的环境下,不惧牺牲,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打下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长大,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故答案为:(1) 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2)①举办一次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②请革命老前辈做一次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点评】(1)本题考查拟定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活动主题“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展开,可以是黑板报、朗诵比赛、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合理可行即可。(3)本题考查个人看法。注意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结合自身经历谈看法,态度要积极向上,言之合理。
5.【答案】(1)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2)删除“约”或者“左右”;删除“……”或者“等等”
(3)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知识点】省略号;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拟写宣传语要注意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围绕主题,一般采用上下两句。
故答案为:⑴ 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⑵第1空:句中“约”和“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即可。第2空: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
故答案为:
第1空、删除“约”或者“左右”
第2空、删除“……”或者“等等”
⑶参与就是要参加有关活动,保护就是要学习感受继承。
故答案为: 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所以内容要具体,紧扣主题,注意语言要简洁,一般在20字以内,通俗易懂,要巧用修辞,一般采用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妙传情意,要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⑵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认和修改。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第2空考查标点符号中省略号的用法的理解与掌握。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
⑶本题考查谈看法。谈看法答题格式一般是:开头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最后强调观点。谈某现象或做法的优点,一般需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双方的优劣,再分条表述则可。
6.【答案】(1)《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行的;程颢、程颐兄弟用力提倡这四种书;朱熹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大学》里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比《论语》《孟子》分明易晓,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熹认为,《大学》提纲挈领,先学《大学》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3)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功名;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知识点】《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
⑴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四书”的形成过程可以结合“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等内容概括得出。
⑵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观点的掌握,结合“《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知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和“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概括答案。
⑶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故答案为:⑴《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行的;程颢、程颐兄弟用力提倡这四种书;朱熹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⑵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大学》里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比《论语》《孟子》分明易晓,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熹认为,《大学》提纲挈领,先学《大学》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⑶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功名;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答案】①《史记》;②杜甫;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作家作品;《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对社会有较大的正面教育的作用,作品被称为“诗史”。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古名句,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两汉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此句展现了儒家的治理理念和价值观,主张在治理中追求公平、贤能、和谐。
故答案为:①《史记》;②杜甫;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内容、名句、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答案】8.A
9.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10.①“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高”突出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低”看似矛盾,实则凸显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11.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意思答对即可)
12.要点: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意思答对即可)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联想想象;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如果是选择题,要将每一项选项都仔细与文本内容核对,找出正确的选项。
(2)本题考查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的理解。次要人物可以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为揭示文章主题服务,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又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赏析和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对词语,先分析词语的基本意义,再分析词语在句中的词性修饰成分或感彩;在语境中把握词语的语境义,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词,找出词语的隐含信息,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的相关内容,用原文内容的关键字概括,也可从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角度进行概括,还可以对描写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推断,有时候也可用近义词替换比较。答题格式:XX词原指什么,这里指什么,形象写出什么,表达什么。赏析句子首先看题干是否有要求从哪个角度赏析,若有要求则答案必须从要求的角度分析;若无要求,就先从修辞角度判断,然后再从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的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
8.A 项,根据“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可知开头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圣者李时珍。故 A 项错误;B第6、7段写表叔,用“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 ”,写李时珍。故正确;C第8段描写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情形,故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A
9.“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可见写表叔使读者对李时珍的形象更加具体化,借表叔的精神衬托李时珍高大的形象,并借此体现出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了传承。
故答案为: 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10.①“枯瘦” 指“干瘪、消瘦”;然后分析其在句子中的意思。该词在句子中形容“村庄”,结合句子的前两句“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便可得
知其写出了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李时珍“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很显然“高”是指李时珍的品格高尚;由“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可知“低”是指李时珍的谦卑,同时也是对李时珍人品的赞美。
故答案为: ①“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高”突出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低”看似矛盾,实则凸显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11.根据题干 “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可知答案应从文中李时珍回到故乡后为百姓做的事中概括。第8段首句“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 ”可知这段写的就是会到故乡的事,“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这里写李时珍山野采药;“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由这里可得出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由此可知李时珍在为老百姓治病。
故答案为: 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意思答对即可)
12.理解段落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理解。内容上,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来思考。本题中的 “含意”是指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经典”说明他医学成就大;“符号”指他是医者的象征;“民族的魂魄”指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故答案为: 要点: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13.①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
②“我”内心觉得“轻松”,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停止操劳;希望母亲离世后能轻松快乐。
14.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15.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从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16.(示例)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惠特曼)(写出两句即可)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俗语;谚语;格言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4)把握词语的感彩。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着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⑷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3.①由文中“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可知,“重”指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也指母亲的离世,“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这“重”既是母亲身上的担子重,也是因为母亲离世,“我们”的内心沉重。②由“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可知,“轻”既有“我”内心觉得“轻松”之意,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又有对母亲的祝福之意,希望母亲离世后,能够在天上遇到相伴几十年的父亲,能够自豪地告诉他孩子们的幸福生活,能够在天上过得轻松快乐。
故答案为: ①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
②“我”内心觉得“轻松”,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停止操劳;希望母亲离世后能轻松快乐。
14.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与母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根据第⑤段,从母亲的人生经历可知,母亲“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年纪轻轻就开始操劳,“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养育子女,与父亲相伴几十年,最终没有遗憾,轻松离开。
故答案为: 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
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15.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其作用。把天边的云看作去世母亲的灵魂,把云的离去看作母亲不愿遮挡子孙们的阳光,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同时把云看作母亲的灵魂,觉得母亲还没有离去,也是对自我的安慰。该句出现在开头,和结尾“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照应,云是母亲的灵魂,贯穿文章,也充当了文章的线索。
故答案为: 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从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16.按要求作答,平时要注意积累。
故答案为: (示例)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惠特曼)(写出两句即可)
【答案】17.B
18.介绍光刻机及其应用范围 ;介绍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展望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19.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20.困境:①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制造技术壁垒高。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看法:①我国重视光刻机研发,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②我国必须加大对光刻机市场的持续投入,要有新一代光刻机技术的突破,才能打破垄断。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4)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7.ACD.正确。
B.有误,材料一第②段提到“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选项与原文不符。
故答案为:B
18.解答本题时,要给材料内容进行分层,然后分别概括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材料一第①段由芯片引出说明对象光刻机,第②段介绍了光刻机是什么以及光刻机的应用,③—⑥段说明了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第⑦段展望了光刻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 介绍光刻机及其应用范围 ;介绍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展望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19.解答本题时,首先需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判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13”“30000”等多个数字。
故答案为: 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20.解答本题时,需分两部分,既要分析华为出现芯片困境的原因,也要分析我国光刻机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根据“分析”栏对材料的梳理,可知芯片危机和我国光刻机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和材料三,因此答题时可重点结合这两个材料分析。材料二提到,芯片制造之难其实是光刻机制造之难,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而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制造技术壁垒高,这就是华为出现芯片困境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近些年一直在自主研制光刻机,但是我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这也造成了华为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材料三第①段提到我国光刻机“经过了20年的研发,已逐渐取得可喜的成就”,第②段提到“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可得我国光刻机的发展现状是有一定的成就,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链接材料提到“其他国家的厂商若想打破其垄断,必须要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且对市场要持续投入”,可知,为了我国光刻机的未来发展,应该对光刻机市场有持续投入,并且要有新一代的技术突破才能打破国际光刻机的垄断。
故答案为: 困境:①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制造技术壁垒高。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看法:①我国重视光刻机研发,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②我国必须加大对光刻机市场的持续投入,要有新一代光刻机技术的突破,才能打破垄断。
21.【答案】【参考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找准文题中的关键词人称“我”而不是你和她,“最欣赏”写出我为什么最喜欢,“一个人”文中可以写多个人,但必须集中笔力写一个人,其他人物是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A 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
地方。
C.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D.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答案】C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错误。“脑畔上”在诗中指“窑洞的顶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卜法用牛骨最多。
B.《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
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说。
D.《春秋》一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
【答案】C
【知识点】《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汉代所见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二、语言表达
3.【学科素养】学习了《社戏》一文后,班级举行“传承戏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做来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
(2)【文化自信】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班级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看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请你说出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
(3)本周五下午班级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请你写一条短信发给本班同学的家长。
【答案】(1)(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小旦。
(3)(示例)各位家长,您好!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知识点】手机短信;社戏;语言生动;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围绕“保护传统戏曲艺术”来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2)生是男性角色,旦为女性角色。据此,“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年轻女子”应是“小旦”。
(3)拟写短信,注意礼貌用语,将情况说得明白具体、主题突出、语言精练即可。
故答案为:⑴ 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⑵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老生,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小旦。
⑶各位家长,您好!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走近戏曲”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点评】⑴ 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邀请函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不要太多文字。
三、综合题
4.学习《回延安》这首诗后,班级拟开展一次以“继承 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主持人,请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开展“感受延安精神”的诗歌朗诵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如何“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示例: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
(2)举办一次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革命老前辈做一次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
(3)示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 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 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知识点】活动设计;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如:回忆前辈革命故事,感悟延安精神强大。
(2)围绕活动主题“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展开,可以是朗诵比赛、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合理可行即可。
(3)延安精神是前辈们在积极艰难的环境下,不惧牺牲,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打下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长大,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故答案为:(1) 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2)①举办一次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②请革命老前辈做一次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点评】(1)本题考查拟定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活动主题“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展开,可以是黑板报、朗诵比赛、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合理可行即可。(3)本题考查个人看法。注意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结合自身经历谈看法,态度要积极向上,言之合理。
四、综合性学习
5.班级正在开展以“弘扬传统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A】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B】比较著名的流行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潮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域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对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却知之甚少。
①【A】处画线句子中语义重复,请修改:
②【B】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
(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参与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
【答案】(1)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2)删除“约”或者“左右”;删除“……”或者“等等”
(3)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知识点】省略号;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拟写宣传语要注意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围绕主题,一般采用上下两句。
故答案为:⑴ 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⑵第1空:句中“约”和“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即可。第2空: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
故答案为:
第1空、删除“约”或者“左右”
第2空、删除“……”或者“等等”
⑶参与就是要参加有关活动,保护就是要学习感受继承。
故答案为: 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所以内容要具体,紧扣主题,注意语言要简洁,一般在20字以内,通俗易懂,要巧用修辞,一般采用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妙传情意,要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⑵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认和修改。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第2空考查标点符号中省略号的用法的理解与掌握。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
⑶本题考查谈看法。谈看法答题格式一般是:开头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最后强调观点。谈某现象或做法的优点,一般需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双方的优劣,再分条表述则可。
五、名著导读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 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1) 根据选段,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2) 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3) 请分析选段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案】(1)《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行的;程颢、程颐兄弟用力提倡这四种书;朱熹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大学》里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比《论语》《孟子》分明易晓,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熹认为,《大学》提纲挈领,先学《大学》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3)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功名;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知识点】《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
⑴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四书”的形成过程可以结合“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等内容概括得出。
⑵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观点的掌握,结合“《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知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和“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概括答案。
⑶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故答案为:⑴《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行的;程颢、程颐兄弟用力提倡这四种书;朱熹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⑵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大学》里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比《论语》《孟子》分明易晓,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熹认为,《大学》提纲挈领,先学《大学》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⑶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功名;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经典常谈》的阅读批注。
阅读策略 原文例句 补充式批注
关注价值 西汉史官司马迁作了一部经典,它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是“正史”的源头。 批注一:这部“经典”是 。
关注风格 唐朝一位诗人身经离乱,亲见民间疾苦,他的诗用来书写那个时代,具有“沉着痛快”的风格。 批注二:这位诗人是 。该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句:( “ , ”
联结知识 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因此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叫作礼治主义。 批注三:“大道”是儒家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其中<大道之行也> ”(填写原文)等语句,就是从三个方面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答案】①《史记》;②杜甫;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作家作品;《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对社会有较大的正面教育的作用,作品被称为“诗史”。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古名句,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两汉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此句展现了儒家的治理理念和价值观,主张在治理中追求公平、贤能、和谐。
故答案为:①《史记》;②杜甫;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内容、名句、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拜谒李时珍陈世旭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①,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氲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②。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盼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痛。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
(有删改)
[注] ①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9.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1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②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
11.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8.A
9.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10.①“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高”突出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低”看似矛盾,实则凸显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11.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意思答对即可)
12.要点: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意思答对即可)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联想想象;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如果是选择题,要将每一项选项都仔细与文本内容核对,找出正确的选项。
(2)本题考查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的理解。次要人物可以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为揭示文章主题服务,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又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赏析和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对词语,先分析词语的基本意义,再分析词语在句中的词性修饰成分或感彩;在语境中把握词语的语境义,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词,找出词语的隐含信息,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的相关内容,用原文内容的关键字概括,也可从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角度进行概括,还可以对描写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推断,有时候也可用近义词替换比较。答题格式:XX词原指什么,这里指什么,形象写出什么,表达什么。赏析句子首先看题干是否有要求从哪个角度赏析,若有要求则答案必须从要求的角度分析;若无要求,就先从修辞角度判断,然后再从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的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
8.A 项,根据“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可知开头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圣者李时珍。故 A 项错误;B第6、7段写表叔,用“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 ”,写李时珍。故正确;C第8段描写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情形,故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A
9.“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可见写表叔使读者对李时珍的形象更加具体化,借表叔的精神衬托李时珍高大的形象,并借此体现出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了传承。
故答案为: 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10.①“枯瘦” 指“干瘪、消瘦”;然后分析其在句子中的意思。该词在句子中形容“村庄”,结合句子的前两句“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便可得
知其写出了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李时珍“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很显然“高”是指李时珍的品格高尚;由“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可知“低”是指李时珍的谦卑,同时也是对李时珍人品的赞美。
故答案为: ①“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②“高”突出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低”看似矛盾,实则凸显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11.根据题干 “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可知答案应从文中李时珍回到故乡后为百姓做的事中概括。第8段首句“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 ”可知这段写的就是会到故乡的事,“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这里写李时珍山野采药;“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由这里可得出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由此可知李时珍在为老百姓治病。
故答案为: 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意思答对即可)
12.理解段落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理解。内容上,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来思考。本题中的 “含意”是指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经典”说明他医学成就大;“符号”指他是医者的象征;“民族的魂魄”指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故答案为: 要点: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在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了她那总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 21 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 21 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作,如今她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伴了几十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倾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是大步向前、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实体。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3.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②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14.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5.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16.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请写出两句赞美母亲的谚语、格言、民谣或诗歌。
【答案】13.①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
②“我”内心觉得“轻松”,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停止操劳;希望母亲离世后能轻松快乐。
14.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15.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从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16.(示例)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惠特曼)(写出两句即可)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俗语;谚语;格言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4)把握词语的感彩。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着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⑷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3.①由文中“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可知,“重”指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也指母亲的离世,“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这“重”既是母亲身上的担子重,也是因为母亲离世,“我们”的内心沉重。②由“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可知,“轻”既有“我”内心觉得“轻松”之意,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又有对母亲的祝福之意,希望母亲离世后,能够在天上遇到相伴几十年的父亲,能够自豪地告诉他孩子们的幸福生活,能够在天上过得轻松快乐。
故答案为: ①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
②“我”内心觉得“轻松”,觉得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停止操劳;希望母亲离世后能轻松快乐。
14.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与母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根据第⑤段,从母亲的人生经历可知,母亲“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年纪轻轻就开始操劳,“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养育子女,与父亲相伴几十年,最终没有遗憾,轻松离开。
故答案为: 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
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15.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其作用。把天边的云看作去世母亲的灵魂,把云的离去看作母亲不愿遮挡子孙们的阳光,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同时把云看作母亲的灵魂,觉得母亲还没有离去,也是对自我的安慰。该句出现在开头,和结尾“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照应,云是母亲的灵魂,贯穿文章,也充当了文章的线索。
故答案为: 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从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16.按要求作答,平时要注意积累。
故答案为: (示例)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惠特曼)(写出两句即可)
关于“光刻机”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唐 燕 胡 松 何 渝
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 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 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 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 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⑦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 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光刻机应运而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几年,“芯片危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 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制造太难,而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因此芯片制造之难,实则是光刻机制造之难。
②光刻机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精度极高。 以光刻机领域的主流设备投影式光刻机为例,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再者,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0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③光刻机不仅制造技术壁垒高,还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产业。 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量产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荷兰一家公司就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精度在7 nm及以下的投影式光刻机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由于产能有限,每年也只能生产20余台。 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
(选自《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有删改)
【材料三】
①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世界第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一年需要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电视,有全球1/3的芯片市场需求。我国每年在进口芯片的费用上就超过2000亿美元。2002年,中国将光刻机列入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2008年,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简称02 专项),以建立自主的高端光刻技术和产业发展能力作为重大、核心的战略目标。 经过了20年的研发,已逐渐取得可喜的成就。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90 nm 光刻机已经商用,并且已经成功攻克 DUV浸润式光刻机的主要技术。
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光刻机严重制约了我国半导体的发展。
(选自《中国电子报》,有删改)
17.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第④段加点的“相对”表程度加强,旨在突出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结构简单。
B.光刻机以“光”为媒介,可在待加工表面刻画出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图形。
C.直写式光刻机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适用范围窄于“复制”型光刻机。
D.我国由于芯片需求大,一直重视对光刻机的研发,目前取得重大成就,打破了市场垄断。
18.根据材料一,填写结构图。
19.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数字,有何表达效果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 13 个分系统,30 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 99.99%。
20. 某品牌手机因芯片受限,发展受到制约。 结合以上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其困境,并就我国光刻机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荷兰 ASML(阿斯麦,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在高端光刻机市场的‘一马当先’主要源于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与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的合作联盟关系。 其他国家的厂商若想打破其垄断,必须要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且对市场要持续投入。”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 顾文军
【答案】17.B
18.介绍光刻机及其应用范围 ;介绍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展望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19.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20.困境:①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制造技术壁垒高。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看法:①我国重视光刻机研发,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②我国必须加大对光刻机市场的持续投入,要有新一代光刻机技术的突破,才能打破垄断。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4)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7.ACD.正确。
B.有误,材料一第②段提到“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选项与原文不符。
故答案为:B
18.解答本题时,要给材料内容进行分层,然后分别概括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材料一第①段由芯片引出说明对象光刻机,第②段介绍了光刻机是什么以及光刻机的应用,③—⑥段说明了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第⑦段展望了光刻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 介绍光刻机及其应用范围 ;介绍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展望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19.解答本题时,首先需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判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13”“30000”等多个数字。
故答案为: 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20.解答本题时,需分两部分,既要分析华为出现芯片困境的原因,也要分析我国光刻机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根据“分析”栏对材料的梳理,可知芯片危机和我国光刻机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和材料三,因此答题时可重点结合这两个材料分析。材料二提到,芯片制造之难其实是光刻机制造之难,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而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制造技术壁垒高,这就是华为出现芯片困境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近些年一直在自主研制光刻机,但是我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这也造成了华为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材料三第①段提到我国光刻机“经过了20年的研发,已逐渐取得可喜的成就”,第②段提到“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可得我国光刻机的发展现状是有一定的成就,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链接材料提到“其他国家的厂商若想打破其垄断,必须要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且对市场要持续投入”,可知,为了我国光刻机的未来发展,应该对光刻机市场有持续投入,并且要有新一代的技术突破才能打破国际光刻机的垄断。
故答案为: 困境:①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制造技术壁垒高。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看法:①我国重视光刻机研发,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②我国必须加大对光刻机市场的持续投入,要有新一代光刻机技术的突破,才能打破垄断。
七、写作题
21.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参考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找准文题中的关键词人称“我”而不是你和她,“最欣赏”写出我为什么最喜欢,“一个人”文中可以写多个人,但必须集中笔力写一个人,其他人物是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