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18:13:1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A卷)
一、填空题
1. 文学常识填空。
《壶口瀑布》选自《   》,其作者   是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
【答案】梁衡文集;梁衡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衡(1946年-),山西霍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中国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故答案为:梁衡文集;梁衡。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作家作品的考查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内容。本题根据平时积累答题。
2. 文学常识填空。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作者   ,女作家。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等。
【答案】马丽华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马丽华(1953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北京大学,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在藏工作27年,共出版西藏相关题材作品20余部,以纪实文学为主,主要代表作为“走过西藏”系列四部《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青藏光芒》等。
故答案为:马丽华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二、综合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推 sǎng(  )般涌上来,盖过了____(吵吵嚷嚷 人喧马嘶),天地间只留下一片喧 xiāo(  )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我们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那“哗哗”的水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未形成漩涡,反而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____(誉满全球 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推 sǎng    喧 xiāo   
(2) 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答案】(1)搡;嚣
(2)人喧马嘶;远近闻名
(3)在“水”后面添加“声”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近成语辨析;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1)” 推搡 “是使劲推的意思。所以” 推 sǎng “的“ sǎng”应写为“搡”“ 喧嚣 ”是 吵闹;喧哗 。
(2) 人喧马嘶:喧指的是大声的说话;嘶指的是马的嘶叫声。 整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人在喊叫,马在嘶鸣。 吵吵嚷嚷: 热闹的大声喊叫。这里是指潮水的湍急和声音之大杂,应该填” 人喧马嘶 “,“誉满全球 :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形容好名声及其影响很大。 远近闻名 : 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这里的瀑布是个有名的景点,但还没有达到” 誉满全球 “的影响力。
(3)主宾搭配不当,把水的声音比作大合奏,不是水。
故答案为:⑴第1空、搡;第2空、嚣 ⑵ 人喧马嘶;远近闻名 ⑶在“水”后面添加“声”
【点评】⑴此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⑵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 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⑶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做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三、语段阅读
【文学之旅:开场白】
阅读下面的开场白,完成各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美不盛收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 chéng _澈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感受其艺术mèi _力,还能增长才干,冲破禁锢。让我们进入“文学之旅”的学习活动吧。
4.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5.语段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答案】4.澄;魅
5.盛;胜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不大。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4.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chéng 澈”写作“澄”;“mèi 力”写作“魅”。
故答案为:澄;魅
5.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美不盛收”应为“胜”。
故答案为:盛;胜
6.阅读语段,完成任务。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堤,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1)____ 瑟,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 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绚烂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g ____炼后的结晶……
(1)[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任务二]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硕果累累”的“累”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累赘 B.累积 C.劳累
【答案】(1)萧|熔
(2)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重点词注音根据拼音“xiāo”写出相应的汉字:“xiāo”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音节,与“箫”、“消”、“宵”等字发音相同,但在这里与“瑟”字结合,构成“萧瑟”一词,常用来形容秋风的声音或秋天的景象。
(2) 根据拼音“róng”写出相应的汉字:“róng”是一个多音字,可以是“容”、“蓉”、“熔”等。但根据上下文,“酷暑róng炼”指的是在酷热的夏天经过熔化、提炼的过程。因为“熔炼”常用来比喻经过艰苦的磨练或考验。
(2)本题考查多音字,“硕果累累”的“累”读“léi”,“累赘”的“累”也读“léi”,“累积”中读“lěi”,“劳累”中读“lèi”
故答案为:(1) 萧|熔(2)A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四、诗歌鉴赏
7.诗歌鉴赏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①
【唐】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②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所作。
②林景千寻:指洞庭湖上君山层林叠翠,风景壮丽。
上面的诗歌和李白《行路难(其一)》都引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其作用是否相同?参考下面“用典”的四种作用,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小贴士 用典的作用: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炼,内涵丰富。
【答案】示例一: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同之处:本诗还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二:有相同也有不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李白读引国典故之后,仍发出“行路难”的慨败,隐含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情绪有点低落茫然。而本诗在描写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部粼的光明景象后引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憧憬与信念,情感基调更为明朗乐观。示例三:不同。(甲)诗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本诗有借用典故“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四: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建功立业;用典
【解析】【分析】两首诗都使用了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自己的心迹。在这个典故中,伊尹梦见自己乘舟到了日边,象征着接近权力中心,实现梦想。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在人生路上遭遇困难时,仍然抱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张说在被贬为岳州刺史时写下《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在政治失意时,依然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坚守。但除了抒情言志的作用外,张说的《和尹从事懋泛洞庭》还通过引用这个典故,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创新了诗歌的意境。诗人在欣赏洞庭湖的美景时,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的景象。这种景象让诗人联想到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此,可以说这两首诗在引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时,虽然都有抒情言志的作用,但是张说的诗还通过引发联想和创新意境,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和深刻。
故答案为: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同之处:本诗还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
有相同也有不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李白读引国典故之后,仍发出“行路难”的慨败,隐含诗人对末来的忧虑、情绪有点低落茫然。而本诗在描写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部粼的光明景象后引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憧憬与信念,情感基调更为明朗乐观。
不同。(甲)诗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本诗有借用典故“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四: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着嗒嗒的蹄音、车轮的辘辘声、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里都有琳琅满目且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品、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把胡琴的乐音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人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不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
9.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
10.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
12.第⑧段以“难道这不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
【答案】8.“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也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9.①表示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内容上的省略);②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产生美好的联想。
10.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丽江人民的坚毅品质,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示例 1)[A]句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丽江的历史古韵,增强了气势,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示例 2)[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丽江比作新娘,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
12.“丽江秋韵”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旨,照应了题目,并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强烈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点】省略号;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内容含义的能力。理解时一般要联系文章内容,从上下文中寻找答案。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⑷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⑸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8.“古老的梦境”承接前面的描写,从“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嗒嗒的蹄音”“车轮的辘辘声”“晦涩的俚语”“叫卖声”“车轮印就的石板”“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村头的水车”“依门的胖金花”等内容可以看出,“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故答案为: “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也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9.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一般表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太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故用省略号表示;同时,省略号用在列举的事物之后可以调动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故答案为: ①表示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内容上的省略);②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产生美好的联想。
10.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时,首先要理解其内容,然后结合全文分析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全文来看,作者借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赞美和向往。第⑦段的[C]句写了丽江的酒中包含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的歌声传达出了人们的坚毅和志向。作者借酒和歌声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之情、对丽江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对丽江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丽江人民的坚毅品质,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题干给出了答题提示,即“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赏析。故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把握最大的一句。然后从这两个方面作答:如果选择[A]句,可从其使用的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如果选择[B]句,可从其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入手。最后结合语境分析相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 1)[A]句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丽江的历史古韵,增强了气势,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示例 2)[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丽江比作新娘,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
12.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解答这类题可从内容、结构、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这句话运用反问的句式作结,能引起人们对“丽江秋韵”的思考;从结构来看,位于结尾,总结全文,有点明中心、升华主旨的作用,同时照应了文章的题目;从感情来看,这一反问句强化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丽江秋韵”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旨,照应了题目,并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强烈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六、语言表达
13.《壶口瀑布》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壶口瀑布。请你至少选择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河流的文字,80字左右。
【答案】示例:门前的一条小河,窄的地方,潺潺作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到了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向暗绿色的河面,月亮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上,变成一条闪烁的银色光带。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小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某一河流的文字,突出它的特点。比如写黄河某一河段,作答时首先要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等作为文段的中心内容;然后进行具体描写时要注意从人的不同感官的角度入手,全方面展示黄河的魅力。为增加文采,可以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故答案为:示例:门前的一条小河,窄的地方,潺潺作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到了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向暗绿色的河面,月亮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上,变成一条闪烁的银色光带。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文训练,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写好作文最关键的一步。首先明确中心,选好材料;然后以突出景物的特点为目的,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选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同时还要注意字数方面的要求。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A卷)
一、填空题
1. 文学常识填空。
《壶口瀑布》选自《   》,其作者   是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
2. 文学常识填空。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作者   ,女作家。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等。
二、综合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推 sǎng(  )般涌上来,盖过了____(吵吵嚷嚷 人喧马嘶),天地间只留下一片喧 xiāo(  )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我们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那“哗哗”的水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未形成漩涡,反而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____(誉满全球 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推 sǎng    喧 xiāo   
(2) 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三、语段阅读
【文学之旅:开场白】
阅读下面的开场白,完成各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美不盛收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 chéng _澈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感受其艺术mèi _力,还能增长才干,冲破禁锢。让我们进入“文学之旅”的学习活动吧。
4.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5.语段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6.阅读语段,完成任务。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堤,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1)____ 瑟,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 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绚烂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g ____炼后的结晶……
(1)[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任务二]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硕果累累”的“累”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累赘 B.累积 C.劳累
四、诗歌鉴赏
7.诗歌鉴赏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①
【唐】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②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所作。
②林景千寻:指洞庭湖上君山层林叠翠,风景壮丽。
上面的诗歌和李白《行路难(其一)》都引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其作用是否相同?参考下面“用典”的四种作用,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小贴士 用典的作用: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炼,内涵丰富。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着嗒嗒的蹄音、车轮的辘辘声、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里都有琳琅满目且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品、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把胡琴的乐音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人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不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
9.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
10.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
12.第⑧段以“难道这不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
六、语言表达
13.《壶口瀑布》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壶口瀑布。请你至少选择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河流的文字,8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梁衡文集;梁衡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衡(1946年-),山西霍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中国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故答案为:梁衡文集;梁衡。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作家作品的考查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内容。本题根据平时积累答题。
2.【答案】马丽华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马丽华(1953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北京大学,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在藏工作27年,共出版西藏相关题材作品20余部,以纪实文学为主,主要代表作为“走过西藏”系列四部《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青藏光芒》等。
故答案为:马丽华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3.【答案】(1)搡;嚣
(2)人喧马嘶;远近闻名
(3)在“水”后面添加“声”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近成语辨析;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1)” 推搡 “是使劲推的意思。所以” 推 sǎng “的“ sǎng”应写为“搡”“ 喧嚣 ”是 吵闹;喧哗 。
(2) 人喧马嘶:喧指的是大声的说话;嘶指的是马的嘶叫声。 整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人在喊叫,马在嘶鸣。 吵吵嚷嚷: 热闹的大声喊叫。这里是指潮水的湍急和声音之大杂,应该填” 人喧马嘶 “,“誉满全球 :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形容好名声及其影响很大。 远近闻名 : 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这里的瀑布是个有名的景点,但还没有达到” 誉满全球 “的影响力。
(3)主宾搭配不当,把水的声音比作大合奏,不是水。
故答案为:⑴第1空、搡;第2空、嚣 ⑵ 人喧马嘶;远近闻名 ⑶在“水”后面添加“声”
【点评】⑴此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⑵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 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⑶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做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答案】4.澄;魅
5.盛;胜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不大。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4.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chéng 澈”写作“澄”;“mèi 力”写作“魅”。
故答案为:澄;魅
5.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美不盛收”应为“胜”。
故答案为:盛;胜
6.【答案】(1)萧|熔
(2)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重点词注音根据拼音“xiāo”写出相应的汉字:“xiāo”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音节,与“箫”、“消”、“宵”等字发音相同,但在这里与“瑟”字结合,构成“萧瑟”一词,常用来形容秋风的声音或秋天的景象。
(2) 根据拼音“róng”写出相应的汉字:“róng”是一个多音字,可以是“容”、“蓉”、“熔”等。但根据上下文,“酷暑róng炼”指的是在酷热的夏天经过熔化、提炼的过程。因为“熔炼”常用来比喻经过艰苦的磨练或考验。
(2)本题考查多音字,“硕果累累”的“累”读“léi”,“累赘”的“累”也读“léi”,“累积”中读“lěi”,“劳累”中读“lèi”
故答案为:(1) 萧|熔(2)A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7.【答案】示例一: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同之处:本诗还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二:有相同也有不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李白读引国典故之后,仍发出“行路难”的慨败,隐含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情绪有点低落茫然。而本诗在描写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部粼的光明景象后引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憧憬与信念,情感基调更为明朗乐观。示例三:不同。(甲)诗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本诗有借用典故“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四: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建功立业;用典
【解析】【分析】两首诗都使用了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自己的心迹。在这个典故中,伊尹梦见自己乘舟到了日边,象征着接近权力中心,实现梦想。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在人生路上遭遇困难时,仍然抱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张说在被贬为岳州刺史时写下《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在政治失意时,依然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坚守。但除了抒情言志的作用外,张说的《和尹从事懋泛洞庭》还通过引用这个典故,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创新了诗歌的意境。诗人在欣赏洞庭湖的美景时,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的景象。这种景象让诗人联想到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此,可以说这两首诗在引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时,虽然都有抒情言志的作用,但是张说的诗还通过引发联想和创新意境,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和深刻。
故答案为: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同之处:本诗还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
有相同也有不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李白读引国典故之后,仍发出“行路难”的慨败,隐含诗人对末来的忧虑、情绪有点低落茫然。而本诗在描写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部粼的光明景象后引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憧憬与信念,情感基调更为明朗乐观。
不同。(甲)诗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本诗有借用典故“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的作用。“忽惊水上光华满”,忽然惊觉湖上阳光灿烂,波光闪闪,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由此欣喜地联想到“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使诗歌意境显得阔大明朗,体现诗人乐观情怀。示例四:相同。两首诗歌都有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两位诗人都借这个典故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仕途不顺)时对前途的希望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答案】8.“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也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9.①表示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内容上的省略);②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产生美好的联想。
10.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丽江人民的坚毅品质,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示例 1)[A]句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丽江的历史古韵,增强了气势,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示例 2)[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丽江比作新娘,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
12.“丽江秋韵”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旨,照应了题目,并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强烈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点】省略号;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内容含义的能力。理解时一般要联系文章内容,从上下文中寻找答案。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⑷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⑸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8.“古老的梦境”承接前面的描写,从“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嗒嗒的蹄音”“车轮的辘辘声”“晦涩的俚语”“叫卖声”“车轮印就的石板”“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村头的水车”“依门的胖金花”等内容可以看出,“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故答案为: “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也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9.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一般表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太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故用省略号表示;同时,省略号用在列举的事物之后可以调动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故答案为: ①表示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内容上的省略);②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产生美好的联想。
10.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时,首先要理解其内容,然后结合全文分析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全文来看,作者借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赞美和向往。第⑦段的[C]句写了丽江的酒中包含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的歌声传达出了人们的坚毅和志向。作者借酒和歌声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之情、对丽江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对丽江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丽江人民的坚毅品质,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题干给出了答题提示,即“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赏析。故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把握最大的一句。然后从这两个方面作答:如果选择[A]句,可从其使用的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如果选择[B]句,可从其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入手。最后结合语境分析相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 1)[A]句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丽江的历史古韵,增强了气势,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示例 2)[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丽江比作新娘,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
12.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解答这类题可从内容、结构、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这句话运用反问的句式作结,能引起人们对“丽江秋韵”的思考;从结构来看,位于结尾,总结全文,有点明中心、升华主旨的作用,同时照应了文章的题目;从感情来看,这一反问句强化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丽江秋韵”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旨,照应了题目,并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强烈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3.【答案】示例:门前的一条小河,窄的地方,潺潺作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到了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向暗绿色的河面,月亮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上,变成一条闪烁的银色光带。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小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某一河流的文字,突出它的特点。比如写黄河某一河段,作答时首先要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等作为文段的中心内容;然后进行具体描写时要注意从人的不同感官的角度入手,全方面展示黄河的魅力。为增加文采,可以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故答案为:示例:门前的一条小河,窄的地方,潺潺作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到了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向暗绿色的河面,月亮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上,变成一条闪烁的银色光带。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文训练,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写好作文最关键的一步。首先明确中心,选好材料;然后以突出景物的特点为目的,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选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同时还要注意字数方面的要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