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备考2024中考地理新课标总复习一轮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原卷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航】备考2024中考地理新课标总复习一轮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原卷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8 15:30: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案
【课标解读】(2022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专题考点解读】
考点内容 考点分频 考向预测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 ①本专题在学业考中大多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考查考生对可持续发展 方式的了解。 ②试题通常结合时事热点、漫画重点考查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及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及保护措施等知识点。 ③热点背景主要有可燃冰、地热能、耕地红线、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等。
考点2 土地资源 ☆☆☆
考点3 水资源 ☆☆☆
0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 自然资源的含义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物质和能量。
要点提示:
自然资源的两个要素:①存在于 ;②对人类活动 。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可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如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等。
(2)非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各种 资源等。
【易错警示】
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或者可循环使用,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利用不当,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如人们乱捕滥杀导致某些动物物种灭绝,水污染后也不能重复利用等。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1)基本特征: 。
(2)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破坏和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1)对非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以及寻找新的替代品。
(2)对可再生资源:保护、促进更新以及最充分地加以利用。
(3)低碳生活方式: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公交;人走时及时关灯;避免过度包装。
提醒 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这两个基本属性。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进行。
【要点提示】
一、1.自然界 有价值 2.土地 生物 水 气候 矿产
二、1.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中考典例】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③新能源④常规能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是( )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A.光伏鱼塘 B.光伏牧场 C.光伏大棚 D.光伏屋顶
4.“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 )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⑤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4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答案】1.A 2.B 3.B 4.A
【解析】1.可再生资源是指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进行再生更新,被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阳光、土地资源、水、草地等生物群落等。常规能源是指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碳、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相对于新能源而言, 新能源旨在新技术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 海洋能、地热能 、生物质能等。故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①③正确,故选A。
2.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太阳能丰富,我国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能丰富,③④正确;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太阳能较不丰富,①②错误。故选B。
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青藏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牧场广阔,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光伏牧场,B正确。青藏地区鱼塘少,不适合发展光伏鱼塘,A错误。青藏地区蔬菜大棚少,人口稀疏,不适合发展光伏大棚 、光伏屋顶,CD错误。故选B。
4.“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①增加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②小型光伏电站,可以满足农业用电需求;③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率;④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 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①②③④正确。光伏发电不能提高土壤肥力,⑤错误。故选A。
【点睛】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
02 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草地和______所占比重较大,耕地比重较小。
2.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3.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4.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严重______,且开发难度较大。
二、地区分布不均
1.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 用类型 所在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2.基本国策: 。
3.落实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_____________,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__________,治理沙化、盐碱化。
列表归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人均耕地少,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 制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林地 林地面积减少 乱砍滥伐,利用不合理,只采伐不栽培 切实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草地 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改变“靠天养畜”的粗放生产模式,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种,普及科学养畜方法,走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要点提示】
一、林地 不足
土地利 用类型 所在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林地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半干旱区(为主)、干旱区 高原(为主)、山地
二、
三、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人工草场 防护林
【中考典例】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3.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扩草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答案】1.D 2.B 3.D
【解析】1.由图可知,2022年建设用地占比84%,是该村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故选D。
2.从1980年到2020年,林地由3%变为6%。所以林地面积在扩大,A错误。耕地由原来的75%变为2%,大量耕地变为建设用地,B正确。图中未显示草地所占比例,无法说明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C错误。建设用地面积在变大,所以不存在大量建设用地变成林地,D错误。故选B。
3.大量耕地被占用成为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应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适当控制建设用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故选D。
【点睛】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6.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答案】4.A 5.B 6.D
【解析】4.读图可知,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②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为④和⑤,故选A。
5.土地类型②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但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主要产在水田分布区,而土地类型②为旱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少,A错;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B错;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并重,C错;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D对;故选D。
【点睛】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所占比例小,因此我们要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03 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1.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较少,
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2.时间分布不均: ______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在汛期,洪涝灾害频繁;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有些河流甚至干涸断流,干旱缺水现象严重。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也 ,导致河流在不同年份的流量差异也很大
【易错警示】
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所以南方不缺水。( ×)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许多淡水都白白流入海洋,充分利用的较少,同时因为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南方一些城市出现水污染,所以南方也存在缺水问题。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1)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兴建_________等蓄水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2)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修建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如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工程。
(3)南水北调工程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水资源______,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
(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水污染也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可利
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3.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1)农业:①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②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工业:①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利用;②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生活:①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②推广节水器具;
③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要点提示】
一、1.南丰北缺 2.夏秋 比较大
二、1.水库 跨流域调水2.短缺
【中考典例】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水分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温带草原地区 B.乙地多洪涝灾害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答案】1.B 2.B 3.A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因此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B正确;地形、热量、光照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降水较多,是温带草原地区,A正确;乙地属于缺水带,B错误;丙地河流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有结冰期,C错误;丁地位于多水带,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2月20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图左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图左,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②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③长江水量最大④河流分布东多西少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
A.年际差异大 B.季节分布不均 C.空间分布不均 D.城乡分布不均
6.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北地区位于干旱区,降水稀少 B.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C.让长江中下游地区免遭洪涝威胁 D.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小,引水发电
【答案】4.A 5.C 6.B
【解析】4.根据图左,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长江径流量最大;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河流分布东多西少,①②③④正确;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⑤错误。故选A。
5.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C正确,ABD错。故选C。
6.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主要原因是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B正确;华北地区位于半湿润区,A错;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但不会使其免遭洪涝威胁,C错;南水北调工程不具有引水发电的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人均耕地少,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 制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林地 林地面积减少 乱砍滥伐,利用不合理,只采伐不栽培 切实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草地 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改变“靠天养畜”的粗放生产模式,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种,普及科学养畜方法,走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二.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春季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③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社会原因:①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②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③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
三、我国水资源与降水的关系
(1)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2)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四、我国水资源问题及措施
【中考典例】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水资源
北方地区 62% 17%
秦岭—淮河
南方地区 38% 83%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土资源的基本情况是( )
A.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B.水资源南多北少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D.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
2.目前,我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海水淡化 D.兴修水库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其地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1月份0℃等温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1.B 2.B 3.C
【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土资源的基本情况是耕地资源南少北多,水资源南多北少,A错误,B正确;我国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CD错误。故选B。
2.目前,我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B正确;提高水价、海水淡化都不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AC错误;兴修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D错误。故选B。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主要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中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的径流量更少。
一、选择题
(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2004—2020年能源消费占比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2004—2020年之间,我国能源消费( )
A.石油消费占比最低 B.天然气消费占比逐渐提高
C.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减少 D.煤炭消费占比逐年降低
2.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不断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
③取消海外进口,实现自给自足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B 2.B
【解析】1.读图可知, 2004—2020年之间,我国能源消费天然气消费占比最低,A错误;天然气消费占比逐渐提高,B正确;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增加,C错误;煤炭消费占比先升后降,D错误。故选B。
2.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需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查,保障能源供给,不能盲目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这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①错误;还应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使我国能源类型多样化,②正确;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④正确;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较大,国内能源供给比较紧张,因此不能取消海外进口,③错误。综上所述,B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需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查,保障能源供给;还应发展可再生能源,使我国能源类型多样化;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国家赋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山东省重点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下图示意山东省“十四五”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3.山东省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有( )
A.生物能、风能、水能 B.地热能、核能、风能
C.潮汐能、水能、风能 D.太阳能、风能、核能
4.山东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A.带动消费,拉动内需 B.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C.工业聚集,技术进步 D.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5.与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一致的做法是( )
A.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B.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
C.垃圾混装、焚烧掩埋 D.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
【答案】3.D 4.B 5.B
【解析】3.由图可以看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和核能,没有体现出水能、潮汐能和地热能,排除ABC,故选D。
4.山东省清洁能源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是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故B正确。拉动内需、工业聚集和提高收入是经济效益,排除ACD,故选B。
5.“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垃圾混装、焚烧掩埋”和“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是污染环境的做法,不利于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只有“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有利于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低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推广绿色交通运输装备;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效率;强化创新驱动;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
(2023·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实现了正增长。发电量更加绿色,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超过80%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跨区输送电量快速增长,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东北送华北,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50%。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有力支持了2023年电源尤其是非化石能源的建设,推动了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B.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
C.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D.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
7.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8.我国跨区输电的特点是( )
①西电东送②南电北送③东电西送④北电南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6.A 7.D 8.D
【解析】6.由材料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可知,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对电能的需求量大,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及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问题,B、C、D错误,故选A。
7.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符合题意,故选D。
8.由材料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反映处我国跨区输电的特点是西电东送,东北送华北反映出北电南送,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因此,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我国西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该地做法正确的是( )
A.草地--合理控制载畜量 B.林地--陡坡种粮
C.耕地--主要发展水稻种植 D.水域--围湖造田
【答案】12.C 13.A
【解析】12.由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比重最大的是草地,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地应发展畜牧业 ,合理控制载畜量,A正确。林地位于山区发展林业,B错误。耕地主要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C错误,水域发展渔业,D错误,故选A。
【点睛】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15.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特点,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答案】14.D 15.A
【解析】14.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北方占比为20%,南方为80%;土地资源北方占比为60%,南方为40%;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北方地多水少,D正确,故选D。
15.由图可知,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不是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A正确,D错误;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会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与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需求不一致,C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16.(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由于地表形态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利用和开发土地的方式不同。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旱地 B.①—林地②—旱地③—水田④—草地
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
【答案】C
【详解】根据图例判断可知,①为水田,②为旱地,③为林地,④为草地,故选C。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京杭运河继2022年经补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后,2023年4月再次全线通水。此次补水,计划补水水量4.65亿立方米,其中约2.08亿立方米用于置换沿线农业灌溉取用的深层地下水。右面是京杭运河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京杭运河( )
A.连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B.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水系
C.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
D.沿线地势起伏大
18.京杭运河全线通水,可以( )
A.使北京到杭州的水运更繁忙 B.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提供水能资源
C.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促使华北地区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答案】17.C 18.C
【解析】17.京杭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连接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沿线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地势起伏小。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京杭运河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缓解了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为沿途省级行政区域提供大量生活、工业及农业灌溉用水;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旱地农业用水紧张问题。C正确,ABD正确。故选C。
【点睛】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完成下面小题。
19.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
20.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 )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④灌溉渠道防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9.A 20.C
【解析】19.南水北调东、中线经过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为了确保水质安全,首要任务是防止污染,A正确;加固堤坝、修建水库、清理泥沙对于水质安全作用不大,BCD错误。故选A。
20.结合选项分析可知,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以及灌溉渠道防渗都是可实行的农业节水措施,①②④正确;而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能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农业节水,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路径是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
二、解答题
21.(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耕地为粮食生产提供空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看分布 找规律】
(1)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大多数耕地分布在 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集中分布区以 (山脉)—淮河—线为界。
(2)西北地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耕地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
(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 ,耕地主要分布在热量较充足的河谷地区。
【读数据 找问题】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类型)比重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护耕地 找对策】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耕地。请列举一条: 。
【答案】(1) 400 秦岭
(2)干旱
(3)低
(4) 平原 低于
(5)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利用荒地、劣地,不得占用好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分析】本题以中国耕地分布图、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中国与世界人均耕地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耕地的分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我国耕地的特点和保护耕地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中的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
(2)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所以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
(3)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
(4)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读中国与世界人均耕地图可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为保护我国耕地,严守18亿亩的红线,我国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并且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还利用荒地、劣地,不得占用好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2.(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2022年7、8月份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四川省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而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出现严重缺电情况针对该情况,四川多措并举打好保电“攻坚战”。下图是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水能资源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属于这类资源的还有 、 。
(2)分析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 ② ③ ④
(3)试分析水电大省缺电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
(4)为缓解供电紧张,作为普通居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列举1条)。
【答案】(1) 可再生 太阳能 风能
(2) 丰富 大 大 大
(3) 干旱,降水偏少
用电需求激增
(4)节约用电、使用高效节能电器、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定期维护电器设备、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增加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
【分析】本题以四川省水电大省遭受罕见供电紧张的背景材料及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2022年四川省供电紧张的原因、为缓解供电紧张可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水能属于可循环再生利用的资源,故是可再生资源,类似的风能、太阳能也是可再生资源。
(2)四川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同时四川省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而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电。
(3)四川省2022年缺电的原因:自然原因是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发电站动力不足;社会原因是夏季高温,居民用电量激增,特别是空调的大量使用。
(4)作为普通居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缓解供电紧张:节约用电:注意用电的方式和节能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及时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设备、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调整空调温度等。使用高效节能电器:选择具有能源标识的高效节能电器,这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电能,减少能源消耗。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尽量避开峰值用电时段,如早晚高峰时段。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谷电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洗衣机、烘干机等。定期维护电器设备: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耗。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增加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对空调和照明的需求。积极参与节能活动:支持和参与社区或居民组织组织的节能活动,提高节能意识和行动力。
23.(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学者正在研究探讨的“红旗河”调水方案,拟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为水源,绕行青藏高原为广大西北地区提供水资源。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红旗河”调水方案拟定的调水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 ,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图中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盆地,该盆地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3)请简述图中白鹤滩水电站所在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M地的耕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请对该地耕地的保护献计献策。
(5)假如你是一名参与研讨的专家,请以“红旗河调水方案可行且必要”这一论点,写出你的论据。
【答案】(1) 藏 一
(2) 塔里木 西北
(3)处于阶梯转换处附近,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4)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5)红旗河可利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地势,使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为水源能够以自流的方式向西北地区输送。我国西北地区缺水严重,依靠红旗河调水,可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其经济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红旗河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地势三级阶梯、四大盆地和四大地理区域、跨流域调水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1)据图可知,调水方案的起点所在地位于西藏,该省级行政区简称为藏,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2)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四大盆地中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位于新疆,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3)据图可知,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附近,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4)M地为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保护耕地的措施也主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为首要目的,故可以植树种草,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弱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通过打坝淤地拦泥蓄水,减少水土流失;在坡度较陡地区植树种草,在坡度较缓地区,可以修建梯田,以减缓水土流失。
(5)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青藏高原发育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同时青藏高原边缘地势高于受水地的新疆、内蒙古地区,可以利用地势将这些大江大河的水源以自流的方式向这些地区输送,可以减少引水工程量;另外,我国西北地区缺水严重,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若依靠红旗河向我国西北地区调水,不仅可以极大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同时也能够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学案第2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案
【课标解读】(2022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专题考点解读】
考点内容 考点分频 考向预测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 ①本专题在学业考中大多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考查考生对可持续发展 方式的了解。 ②试题通常结合时事热点、漫画重点考查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及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及保护措施等知识点。 ③热点背景主要有可燃冰、地热能、耕地红线、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等。
考点2 土地资源 ☆☆☆
考点3 水资源 ☆☆☆
0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 自然资源的含义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物质和能量。
要点提示:
自然资源的两个要素:①存在于 ;②对人类活动 。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可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如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等。
(2)非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各种 资源等。
【易错警示】
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或者可循环使用,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利用不当,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如人们乱捕滥杀导致某些动物物种灭绝,水污染后也不能重复利用等。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1)基本特征: 。
(2)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破坏和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1)对非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以及寻找新的替代品。
(2)对可再生资源:保护、促进更新以及最充分地加以利用。
(3)低碳生活方式: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公交;人走时及时关灯;避免过度包装。
提醒 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这两个基本属性。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进行。
【中考典例】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③新能源④常规能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是( )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A.光伏鱼塘 B.光伏牧场 C.光伏大棚 D.光伏屋顶
4.“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 )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⑤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4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02 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草地和______所占比重较大,耕地比重较小。
2.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3.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4.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严重______,且开发难度较大。
二、地区分布不均
1.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 用类型 所在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2.基本国策: 。
3.落实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_____________,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__________,治理沙化、盐碱化。
列表归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人均耕地少,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 制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林地 林地面积减少 乱砍滥伐,利用不合理,只采伐不栽培 切实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草地 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改变“靠天养畜”的粗放生产模式,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种,普及科学养畜方法,走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中考典例】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3.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扩草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6.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03 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1.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较少,
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2.时间分布不均: ______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在汛期,洪涝灾害频繁;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有些河流甚至干涸断流,干旱缺水现象严重。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也 ,导致河流在不同年份的流量差异也很大
【易错警示】
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所以南方不缺水。( ×)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许多淡水都白白流入海洋,充分利用的较少,同时因为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南方一些城市出现水污染,所以南方也存在缺水问题。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1)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兴建_________等蓄水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2)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修建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如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工程。
(3)南水北调工程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水资源______,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
(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水污染也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可利
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3.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1)农业:①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②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工业:①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利用;②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生活:①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②推广节水器具;
③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中考典例】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水分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温带草原地区 B.乙地多洪涝灾害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2月20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图左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图左,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②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③长江水量最大④河流分布东多西少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
A.年际差异大 B.季节分布不均 C.空间分布不均 D.城乡分布不均
6.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北地区位于干旱区,降水稀少 B.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C.让长江中下游地区免遭洪涝威胁 D.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小,引水发电
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人均耕地少,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 制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林地 林地面积减少 乱砍滥伐,利用不合理,只采伐不栽培 切实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草地 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改变“靠天养畜”的粗放生产模式,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种,普及科学养畜方法,走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二.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春季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③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社会原因:①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②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③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
三、我国水资源与降水的关系
(1)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2)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四、我国水资源问题及措施
【中考典例】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水资源
北方地区 62% 17%
秦岭—淮河
南方地区 38% 83%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土资源的基本情况是( )
A.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B.水资源南多北少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D.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
2.目前,我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海水淡化 D.兴修水库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其地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1月份0℃等温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一、选择题
(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2004—2020年能源消费占比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2004—2020年之间,我国能源消费( )
A.石油消费占比最低 B.天然气消费占比逐渐提高
C.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减少 D.煤炭消费占比逐年降低
2.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不断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
③取消海外进口,实现自给自足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国家赋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山东省重点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下图示意山东省“十四五”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3.山东省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有( )
A.生物能、风能、水能 B.地热能、核能、风能
C.潮汐能、水能、风能 D.太阳能、风能、核能
4.山东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A.带动消费,拉动内需 B.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C.工业聚集,技术进步 D.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5.与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一致的做法是( )
A.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B.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
C.垃圾混装、焚烧掩埋 D.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
(2023·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实现了正增长。发电量更加绿色,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超过80%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跨区输送电量快速增长,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东北送华北,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50%。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有力支持了2023年电源尤其是非化石能源的建设,推动了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B.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
C.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D.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
7.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8.我国跨区输电的特点是( )
①西电东送②南电北送③东电西送④北电南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我国西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该地做法正确的是( )
A.草地--合理控制载畜量 B.林地--陡坡种粮
C.耕地--主要发展水稻种植 D.水域--围湖造田
(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15.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特点,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16.(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由于地表形态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利用和开发土地的方式不同。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旱地 B.①—林地②—旱地③—水田④—草地
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京杭运河继2022年经补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后,2023年4月再次全线通水。此次补水,计划补水水量4.65亿立方米,其中约2.08亿立方米用于置换沿线农业灌溉取用的深层地下水。右面是京杭运河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京杭运河( )
A.连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B.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水系
C.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
D.沿线地势起伏大
18.京杭运河全线通水,可以( )
A.使北京到杭州的水运更繁忙 B.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提供水能资源
C.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促使华北地区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完成下面小题。
19.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
20.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 )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④灌溉渠道防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耕地为粮食生产提供空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看分布 找规律】
(1)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大多数耕地分布在 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集中分布区以 (山脉)—淮河—线为界。
(2)西北地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耕地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
(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 ,耕地主要分布在热量较充足的河谷地区。
【读数据 找问题】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类型)比重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护耕地 找对策】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耕地。请列举一条: 。
22.(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2022年7、8月份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四川省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而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出现严重缺电情况针对该情况,四川多措并举打好保电“攻坚战”。下图是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水能资源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属于这类资源的还有 、 。
(2)分析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 ② ③ ④
(3)试分析水电大省缺电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
(4)为缓解供电紧张,作为普通居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列举1条)。
23.(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学者正在研究探讨的“红旗河”调水方案,拟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为水源,绕行青藏高原为广大西北地区提供水资源。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红旗河”调水方案拟定的调水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 ,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图中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盆地,该盆地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3)请简述图中白鹤滩水电站所在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M地的耕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请对该地耕地的保护献计献策。
(5)假如你是一名参与研讨的专家,请以“红旗河调水方案可行且必要”这一论点,写出你的论据。
学案第1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