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分数乘法(一)》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则3台每小时可以耕地( )公顷。
A. B. C. D.
2.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米,这根绳子原来有( )米。
A. B. C.1 D.
3.6个相加的和是( )。
A. B. C. D.
4.一只乌龟每分爬米,它从8:30出发,9:10时它一共爬了( )米。
A.24 B.32 C.40 D.48
5.当n>1时,×n(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一节课的时间是时,一天6节课的时间是( )时。
7.21个相加的和是( );( )kg比kg少kg。
8.时=( )分 千克=( )克
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毫升
9.要想在装有8个球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球除颜色外均相同,在盒子里要放( )个白球。
10.在( )里填上“>”“<”或“=”。
12×( )12 ×( ) ( )0.66 ( )0.375
11.表示( ),也可以表示( )。
12.一袋大米10千克,每天吃掉千克,一周吃了( )千克。
三、判断题
13.求5个相加是多少?可列式为5+。( )
14.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乙均不为0),那么甲数<乙数。( )
15.3个与的意义不相同。( )
16.5千克的跟2千克的一样重。( )
17.一个自然数乘一个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
四、计算题
18.口算。
19.的5倍是多少?
90个的和是多少?
五、解答题
21.妈妈买来一桶油,每天炒菜约用去,7天大约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2.林林吃了一份披萨的,爸爸吃的是林林的2倍。爸爸吃了这份披萨的几分之几?
23.五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6本,二班修补的是一班的,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修补了多少本?
2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萌萌过生日了,她请来9个小朋友和她一起庆祝,她和小伙伴想每人都吃的蛋糕,妈妈买的1个蛋糕够分吗?
参考答案:
1.A
【分析】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的面积×台数=耕地总面积即可求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
(公顷)
所以 3台每小时可以耕地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整数乘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台拉机每小时耕地的面积×台数=耕地总面积。
2.C
【分析】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段长是米,则总长为8个米,即1米,据此解答。
【详解】8×=1(米)
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米,这根绳子原来有1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对折三次后,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乘法的含义,几个同样的数相加,就是几乘这个数,由此即可知道6个相加,就是6×,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6×=
所以6个相加的和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4.B
【分析】先求出乌龟爬的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乌龟每分钟爬的速度×爬的时间=乌龟爬的距离 ,即可解答
【详解】9时10分-8时30分=40分
×40=32(米)
一只乌龟每分爬米,它从8:30出发,9:10时它一共爬了32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乌龟爬的时间。注意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
5.A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0除外),得到的积大于它本身,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因为n>1,所以×n大于。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以及积和乘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4
【分析】本题是求6个时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6即可解答。
【详解】×6=4(时),一天6节课的时间是4时。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运算。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7. 15
【分析】21个相加,用×21解答;求多少kg比kg少kg,用-解答。
【详解】×21=15
-
=-
=(kg)
21个相加的和是15;kg比kg少kg。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与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45 700 800 750
【分析】1时=60分;1千克=1000克;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时=×60=45分钟
千克=×1000=700克
立方米=×1000=800立方分米
升=×1000=750毫升
【点睛】熟记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3
【分析】根据题意,要想在装有8个球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就要使白球的个数为球的总个数的即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8×=3(个)
所以在盒子里要放3个白球。
10. > < > =
【分析】(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3)把化为小数,和0.66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4)把化为小数,和0.375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因此12×>12;
(2)<1,因此×<;
(3)=,>0.66,因此>0.66;
(4)=0.375,因此=0.375。
【点睛】此题考查了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以及分数化小数、小数之间大小的比较方法。
11. 6个的和是多少 的6倍是多少
【分析】根据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几个数的和是多少,也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表示6个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的6倍是多少。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2.
【分析】一周有7天,已知每天吃掉大米千克,求一周吃了几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7即可解答。
【详解】×7=(千克),一周吃了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根据乘法的意义,找出有用的信息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求5个相加是多少,可以写成5个连加的形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还可以写成乘法的形式,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求5个相加是多少,列式可以是:
++++
=
=
或者:
5×=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14.√
【分析】由题意知,甲数×=乙数×,要比较甲乙两数的大小,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
【详解】甲数×=乙数×
>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
15.√
【分析】运用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个表示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与的和是多少,
由此可知,它们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
16.√
【分析】5千克的是把5千克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重1千克,2千克的是把2千克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重1千克,1千克=1千克,所以重量相同。
【详解】5×=1(千克)
2×=1(千克)
5千克的和2千克的一样重,都是1千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考虑自然数的取值范围,进行解答。
【详解】例如:0×=0,0乘任何数都得零。所以一个自然数乘一个分数,积不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故答案为:×
18.;;24;0
;;;
【详解】略
19.
【分析】根据题意,用×5,即可求出的5倍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5=
20.
【分析】90个的和,相当于90个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90个相加,即90×,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90×=
所以90个的和是。
21.;
【分析】求7天大约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就是求7个的和是多少,用×7计算;将这桶油看成单位“1”,求还剩下几分之几,用1减去用去的分率即可。
【详解】×7=
1-=
答:7天大约用去这桶油的,还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简单应用。
22.
【分析】用林林吃了一份披萨的分率×2,即可求出爸爸吃了这份披萨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2=
答:爸爸吃了这批披萨的。
【点睛】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进行解答。
23.147本
【分析】先把一班修补的本数看成单位“1”,二班修补的是一班的,用一班修补的本数乘,即可求出二班修补的本数;然后把二班修补的本数看成单位“1”,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用求出的二班修补的本数乘,即可求出三班修补的本数,最后把三个班修补的本数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二班:56×=49(本)
三班:49×=42(本)
三个班:
56+49+42
=105+42
=147(本)
答:三个班一共修补了147本。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4.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4=(米)
答:它的周长是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不够分
【分析】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10个小孩共需要的蛋糕量和总蛋糕量“1”进行比较,10个小孩共需要的蛋糕量小于或等于总蛋糕量“1”,说明够分,否则就不够分。
【详解】1+9=10(个)
10×
因此,不够分。
答:妈妈买的1个蛋糕不够分。
【点睛】此题数量关系较明显,很容易列式计算,解答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