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苏教版4.19《三峡》说课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苏教版4.19《三峡》说课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5 16: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一、说教材 六、说教学效果PPT 3D《三峡》说课二、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三、说教法四、说学法 《三峡》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七年级上册安排了两个文言文单元。基本上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上一个文言文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通过自主合作 ,疏通文章大意,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感受三峡四季不同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从而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三、说教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文章,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意。
2.(运用)品读赏析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感悟、赏析三峡四季美丽的景色。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3.(辅助)活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憧憬三峡之旅”的活动。四、说学法1.(采用)朗读法,学生通过朗读,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思想感情,欣赏到课文中的美。我的做法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文内容所体现的美、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背读积累文学作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2.(运用)讨论法,主要通过设计 “疏一疏、品一品”这两个环节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辅助)联想法,主要通过设计“绘一绘”教学环节来实现,让学生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1.读一读2.疏一疏3.品一品4.绘一绘5.背一背三峡之首瞿塘峡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幽深秀丽的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滩多水急的西陵峡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谷内,两岸怪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山夏春冬秋教学过程一:读一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给加点字注音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巫教学过程一:读一读教学过程二:疏一疏1.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解释下列红色字教学过程二:疏一疏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你知道下列句子的意思吗?(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不能看见日月。译: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这样快。译: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有很多趣味。译:每到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出一片清冷寂静。3.检测反馈,巩固效果教学过程二:疏一疏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重岩叠障……不见曦月教学过程三:品一品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悬泉瀑布 多生怪柏素湍碧潭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本文描写了三峡四季雄伟壮丽
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
大好山河的情怀。概括中心教学过程三:品一品教学过程三??:绘一绘 大家来谈一谈: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
三峡景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假如你要到
三峡旅游,你准备哪个季节前往?教学过程五:背一背 在“背一背”的环节中,我先从情感上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我的做法: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在听背的同时,也可以小声和背、吟诵。接着就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好全文。五、说教学效果 这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新课程理念的“新”与课堂教学的“实” 相结合,教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品得多,感得多;教师的适当的激发点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美,领会了文章写作手法的美。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Thanks!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