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学习内容:政治生活
国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职
能
对内
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
第三单元
法律
与
教化
第四单元 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发展演变;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
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
体制的演变脉络。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如何理解原始民主制到奴隶制的变化?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原始部落到国家的过渡)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原始民主制时期的人们生活在以集体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共产制度下,每个氏族部落组成部落管理机构,在推选有威信和能力的人担任部落首领。各部落之间的战争使得部落首领权力加强,掠夺的财富让极少部分人富裕起来。他们将掠夺的奴隶无条件的进行劳动,而逐渐形成了以奴隶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奴隶社会。
如何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变化?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
世袭制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
(二)商朝
1.地方行政制度:
内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内外服制度
⑴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⑵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二)商朝
2.国家机构: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自称“余一人”;
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尹”;
次于尹而常置的高级政务官称“百僚”;
商人每事必卜,设有巫、祝、宗、卜、史;
商代战车成为主力,驾马两匹,甲士三人。
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员
(三)西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记·北山》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1.目的—为什么分?
2. 内容—分什么?
3.对象—分给谁?
4.义务—分到后做什么?
5.影响—分的效果?
快速问答
1.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
分封制
一个目的
三个对象
四大义务
两点内容
巩固统治
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
旧贵族
土地
人民
镇守疆土
缴纳贡赋
随从作战
朝觐述职
(三)西周
1.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
积:①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贵族等级结构,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消: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影 响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
(1)目的:
(2)特点:
(3)影响: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政权与族权相结合;③确立了大小宗的等级关系。
①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国野制——阶级划分
西周社会的平民阶级是“国人”和“野人”,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国人”居住在城郭之内,原是周族公社农民,他们虽然也受剥削和压迫,但由于与贵族还保存着某种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有服兵役的义务。“野人”居于郊外野、鄙之中,因此又称为“鄙夫”,是原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的成员,也以种田为生,地位虽低下,但能够组织家庭,并随土地赏赐给贵族,不会被任意屠戮。
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国人意见
国人暴动
西周末,周厉王垄断山林川泽一起利益,横征暴敛,激起广大国人的愤慨,出现了“国人谤王”的情况。周厉王利用卫巫“监谤”,钳制舆论。国人敢怒不敢言,以致人人“道路以目”,不到三年最终掀起了一场群众暴动。
一方面维系等级制度,一方面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4.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
思考 西周实行礼乐制的目的是什么
政治上的表现
血缘纽带
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分封制
权力分配形成贵贱有序的政治关系
国家层面
宗法制
权力继承依赖长幼亲疏的血缘关系
家族层面
拓展1
分封、宗法、礼乐制的关系?
食肉是贵族的特权,按照周礼各级贵族的饮食按其身份高低享用不同规格。天子用九鼎八簋,九鼎内分置牛、羊、豕、鱼等肉食,八簋用来盛各种黍稷食粮,另外再用壶、盘、豆等盛放酒、水和果蔬。诸侯配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则用三鼎或一鼎。
拓展2
商的内外服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 同 划分依据 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
地方控制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强
相同 1.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色彩浓厚;
(2)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
(3)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诸侯权力较大);
(4)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君主权力受到制约(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等级森严、具有延续性、稳定性。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拓展3
结合教材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封建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
1、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快速发展,井田制崩溃。
2、各国开展变法改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3、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四)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政治大动荡 思想大争鸣 经济大变革 王室衰微、五霸七雄、变法改革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民族交融
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大
发
展
1.郡县制
2.官僚制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原因
【名词解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中央
地方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集权到皇帝
皇权VS相权
集权到中央
中央VS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1.核心——皇帝制度
立足教材并结合所学,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等,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所有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最高的权力。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廷议
特点:1.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2.以皇权为中心,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3.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天下特点,“国”与“家”同治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据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有何作用?
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周秦之变:
1、社会性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2、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3、中央上层政治:从奴隶主贵族政治到封建官僚政治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4.文书行政系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萧何
任务一:梳理从隋唐到清朝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画出权力结构图)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西汉:1.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2.中外朝制度
东汉:1.确立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三 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 部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皇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
特点:
体系完整
三分相权
职责分明
互相制约
宋:二府三司制度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财政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枢密使(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军政
三司
三司使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不参与政事
枢密院
中书门下(政事堂)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元:中书省一省制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监察)
枢密院(军事)
左丞相
右丞相
平章政事
相权反弹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明:废丞相设内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省
(行政)
内阁(辅政)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明: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品秩低、仅顾问、无决策)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票拟:
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批红:
内阁大臣 “票拟”后,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批红高于票拟。
司礼监:
明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批红权逐渐交由司礼监太监代理。除此之外,司礼监太监还控制东厂、锦衣卫等特务
机构,监察臣
民言行,权力
日渐加重。
名词解释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废丞相设内阁
司礼监
(东厂、西厂、锦衣卫)
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制相互牵制),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清:军机处制度
皇帝
内阁
军机处
(雍正)
办理一般事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南书房
(康熙)
特 点
简、速、密
性 质
中枢秘书机构
本 质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外朝”制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一省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军机处
(一)中央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发展达到顶峰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行政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国野制、(礼乐制)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外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县二级制(西汉)
州、郡、县三级制(东汉)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君、监)、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
西汉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州、郡、县三级制
汉初: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郡国并行制)
(二)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
唐
宋
元
明
清
州、县二级制 → 道、州、县三级制
州(府、军、监)、县二级制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实行行省制(特点、影响:纲要上P57)
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省、府、县三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未改变,原行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二)地方行政制度
(二)地方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趋势:1.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2.县始终作为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的行政单位
【思考】 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二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路、府、州、县多级的演变,这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历史上这两条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越占上风。如元代的省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无视历来与划界相关的山川边界——秦岭 、淮河、南岭、太行山,使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行省这样的划分就使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但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
——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种行政区划有什么作用?
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夏:禅让制→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思维导图
皇帝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推行)
文书传送系统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