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4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4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13: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西周时期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举荐与军功授爵
春秋战国时期
汉朝时期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血缘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
(2)春秋战国时期:
举荐与军功授爵制
——才能、军功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特点:官位世袭、贵族垄断(世卿世禄)
特点:选贤举能(养士之风)、奖励耕战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材料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材料二: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材料三: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毋巨於罪。 ——睡虎地秦简《语书》
①途径:
②影响: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
(4)汉朝:
察举制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不足)。——《汉书·文帝纪)
◆途径——
◆标准——
◆内容——
◆作用——
先考察后推举
舆论评价(孝廉)、为官能力
常科和特科
开创了我国选官制度的新途径,选拔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常科:岁科,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
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
(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2)内容:
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评价:①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门阀士族)。
家世、道德、才能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
角度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 秦朝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 世官制 荐举和军功授爵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选官标准 贵族 血缘 才能和军功 学习律令 名望和才能(孝廉)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特 点 官位 世袭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⑴由地方官推荐取士;⑵形式多样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小结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演变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两宋
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孝、廉 家世、道德、才能 才学和考试成绩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是一种推荐制度,主观因素强烈。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选拔标准更加客观。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加完善的制度?
隋唐至两宋的官员选拔
标准: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内容:
①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③铨选: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隋唐——科举制的建立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攻。——《隋书·刘炫传》
影响:中央掌握官员的选拔权和管理权,抑制门阀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背景:
封锁考室
糊名与誊录
①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1313年恢复科举制,1314年开考,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元——科举制时断时续
两宋——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取士不问家世——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范围
一切以程文去留——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完善的表现:
①“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②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隋唐至两宋的官员选拔
内容: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贡士。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二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明清——科举制(八股取士)逐渐僵化
元明清的官员选拔
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
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1、明清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忽视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3、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有怎样的影响?
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由地方举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由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趋向制度化,越来越严密
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1.选拔标准:
2.选拔方式:
3.选拔原则:
4.选拔基础:
本质上,选官制度是加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制度 标准 特点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军功爵制 军功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汉代 察举制 品行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明清 八股取士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德才兼备,以德为根本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
木牍《集薄》,长23厘米、宽7厘米。1933年出土于连云港伊湾汉墓内容。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机构、官吏配备、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
2.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
3.提封、侯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
4.钱谷出入。
1.秦汉时期:上计制(1)考核方式: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2)考核人员:御史参与审核,防止造假。
(3)考核结果: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 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2.考核和监察制度
秦朝政府组织中的监察系统
三公九卿制
“典正法度”
“举劾非法”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管理
机构: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了郎中之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具体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考核内容广泛,标准系统详细
考核流程严密
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隋唐至两宋的官员管理
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制度: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隋唐
影响:形成了自上而下垂直严密的监察网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
制度: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变化: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宋朝
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御史拥有议事权
谏官拥有监察权
隋唐至两宋的官员管理
(1)明朝:考满和考察
(2)清朝:京察和大计
京察:对京师以内官员的考核。
大计:对除京师以外的各省份地方官员的考核。
清代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核标准,基本上照顾到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还把年龄也列入了考核标准,比较全面。考核时,吏部会同科道复查,结果上报皇帝。
——据张诚、王合群编《中国官场总览》
元明清的官员管理
①职能: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②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职轻权重。
(2)明朝:都察院和六科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3)清朝:六科并入都察院
(1)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正廉访司
元明清的官员管理
材料一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独立的机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十大特征:第一,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第二,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第三,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第四,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第五,历代统治者注重监察官的遴选。第六,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第七,监察活动法律化。第八,监察方式多样化。第九,允许风闻言事。第十,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
实质
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
特点
1.监察机构独立化并日趋完善(专门化、垂直领导)
2.监察对象广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
3.检查范围广(官员违法和不良行为等)
影响
1.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
2.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但受制于皇权,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世官制
举荐、军功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西周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 清
课堂小结
上计制
吏部
考满、考察
京察、大计
御史大夫
刺史


台谏
行御史台
科道
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