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14: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引发一战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思考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一战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苏俄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一战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苏俄
一战爆发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武装干涉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制
背景:四年大战和战时政策使苏联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
内容:推行固定粮食税
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
农民无法承受余粮收集制的沉重负担致使他们对苏俄政权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抵触。在1921年接连爆发了农民反抗征粮暴动,2月中旬一些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而且工人还与军校学生发生了冲突。
内容: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1928-1937)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
牧场主倾倒牛奶
股票崩盘,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经济大危机?
(一)一战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自由放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武力对外扩张
应对: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
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一战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重商主义 自由放任主义 凯恩斯主义
时间 16世纪—18世纪 18世纪—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70年代
阶段 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代表人物 / 亚当斯密《国富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主张 政府控制生产和商业活动、垄断外贸、提高关税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原因 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拓世界市场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典型表现 特权贸易公司、殖民掠夺 自由放任政策、 看不见的手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国家三大经济思想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思考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为何能够快速发展?
②科技革命的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
①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0—60年代:黄金时期
70年代:经济“滞胀”
80年代:缓慢复苏
90年代:持续增长
再次衰退
经济计划: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
福利政策:福利国家建设
新自由主义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新经济
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
马歇尔计划下重建德国汽车工业
马歇尔计划物资援助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思考4:结合材料和教材,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什么问题?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①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
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意图(1921-1940)
优先发展重工业
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牺牲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在经济上有何特征?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改革也陷入困境。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科技进步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经济上1985年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效果不佳,后期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目标:实现经济独立、工业化
手段: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
面临挑战: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展馆
1957—2022
时间
20世纪初
1914——1918
1918——1929
1929——1933
1933——1939
1939——1945
1945—19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
20世纪9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战
发展、繁荣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专政
二战
战后新变化
滞胀
新经济时代;金融危机
苏联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二战
改革——困境
解体
新中国
建立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较高速发展
结构性问题
【合作探究】根据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②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全球化的趋势明显,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
救急组织
世界银行
1945
救贫组织
关贸总协定
1947
临时协定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
1995
永久性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
提供短期贷款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促进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布林顿森林体系
美元支柱
美国中心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市场化 非歧视 公平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化 制度化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结合材料及课本内容概括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及其意义。
意义: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一)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面对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经济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中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纷的程序,并建立了一个框架性安排使各国通过旨在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期(即所谓“回合”)继续进行谈判。关贸总协定只是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局部性替代,到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终于正式建立,它在调解谈判和处理贸易争端上的权力有所扩大。
地位: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的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和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
(2)原则: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
(3)影响:
积极:①经济: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生活: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刺激了有效需求,提
高了生活水平。
局限: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主导游戏规则的制定,为一己私利往往成为世贸组织原则的破坏者。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二)国际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GATT(关贸总协定) 1947年 WTO(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
区别 性质 临时协定 非正式国际组织 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
管辖 范围 仅管辖货物贸易 货物 服务 知识产权
旅游 运输 教育 金融 通信 信息等
1997年签署《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信服务开放
管辖 权利 协议以守则式的方式实施 缔约方可以接受或不接受 协议一律必须遵守
缔约方不能选择性接受或不接受
联系 GATT协议经过修改成为新的WTO协议的一部分 降低关税 非歧视性 贸易自由化 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的比较
阅读教材,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有哪些新变化?
(三)国际贸易体系——世界贸易形式的变化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①贸易形式的变化: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②交易手段的变化: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成立 宗旨
运行机制 资金来源 作用 194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
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向财政暂时困难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救急)
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救穷),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获得最大投票权
稳定国际金融,促进国际贸易;强化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黄金
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相同点
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主要职能都是提供金融援助
都促进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
不同点
援助任务不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汇率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世界银行主要提供金融支持 帮助恢复发展经济
贷款时限不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一般是短期贷款
世界银行提供的一般是长期贷款
受援对象不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受援国大多是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的受援国大多是发展中的国国家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主导趋势:
(2)表现:
①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②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3)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
2、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全球化、电子化
发展趋势: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表现: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②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③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国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2009
2010
2016
2015
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贸易形式变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化
本课小结
1.美国钢铁业不熟练工人的小时工资从1936年的47美分上升到1937年的62.5美分,橡胶业从69.8美分上升到76.8美分,汽车业从80美分上升到93美分。这一现象
A.是计划经济实施的产物 B.体现了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C.得益于政府的计划指导 D.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范畴
2.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苏联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这主要是由于
A.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B.计划经济体制的推动
C.新经济政策实施加速工业化进程
D.1929年大危机冲击西方工业生产
C
B
3.1947年10月,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 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 D.源自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4.下图是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