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8 13: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 B.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
C.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D.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土飞扬
2.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金原子之间间隙较小,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排斥力
3.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做二氧化氮和空气混合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二氧化氮的分子在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5.下列古诗或俗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弄花香满衣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纷纷暮雪下辕门
6.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7.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8.浣溪沙中的“春院无人花自香”,花自香是因为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从花朵向四周定向运动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
10.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吸盘吸在玻璃上——分子间有引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海绵能吸水——分子间有间隙
D.春天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1.厨房里涉及很多物理知识:打开醋瓶,闻到醋香,这是 现象;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 ,受热膨胀对外做功,把瓶塞顶出瓶口.
12.“格物致理”,通过物理学习,我们应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端午吃粽子时棕叶与米粒之间出现“拉丝”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炒菜时满屋飘香是 现象。
13.疫情防控期间,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喷洒过程中车厢里的消毒剂质量 ,密度 (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喷洒时离得较远的环卫工人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说明 。
1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 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 有关。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
15.4月中下旬开始的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往中国国花园欣赏牡丹盛开的美景。游客在游园过程中闻到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在 ,微风吹落花瓣,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6.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有 。
17.疫情期间,为了加强管理,某学校利用网络摄像机对进校人员进行监测。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要使所成的像大一些,人脸应该离镜头 些;学校配备了75%的酒精免洗手液进行消毒,在使用时,远处就能闻到酒精味,这是 现象。
18.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王亚平老师做了一个液桥实验,在两片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靠近,两滴水接触时一下子融合在一起,如图甲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接着王亚平老师用冰墩墩演示了太空抛物实验,如图乙所示,当冰墩墩离开王老师的手之后,它将处于 状态,这一实验近似证明了 定律。

19.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20.夏天的清晨,小明逛紫薇公园,看到水面有岸边的荷花倒影,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闻到荷花的香气是由于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 ; 旭日东升,照耀着湖面分外美丽,小明又想到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红是因为荷花反射 色的光。
三、综合题
21.请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天宫课堂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在“天宫课堂”上,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教学对象,采取大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分别于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和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在“天宫课堂”第一课时,航天员展示了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实验。“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又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等实验,精彩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广大少年的思考,激发了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1)空间站是用火箭送上太空的,火箭燃烧燃料时,向下喷射气体,火箭向上升空,这个过程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在太空完全失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入液体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质量随重力而消失
C.宇航员惯性减小
(3)猜想:在地面附近,将小球浸没在矿泉水中,随瓶子一起加速下落,小球受到的浮力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为零
(4)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在微重力环境中,你会有完全不同于地面的感觉。由于缺乏重力,航天员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身体是飘浮的。飞船舱内的东西,如果不用带子固定都会飘浮不定。若航天员在飞船舱内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进行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5)天宫课堂第一课时,我们透过水球看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如图乙),其成像特点与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同;我们观看直播时所用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 (选填“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遥控电视的;
(6)“空间站”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飞行,“空间站”从近地点向远地点飞行时,“空间站”的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飞行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7)如图丙所示,王亚平老师演示的液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

2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0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 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间的F斥和F引随都r的增大而 ;
②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
B.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
C.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23.宏观世界中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微观世界中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关于分子动能的大小:
(1)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分子的运动情况(带箭头的线段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类比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可以猜测 图中的分子动能较大;
(2)若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来反映。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A
7.C
8.C
9.C
10.D
11. 扩散 热传递
12. 引力 扩散
13. 减少 不变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 扩散 温度 引力
15. 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运动状态
16. 比热容 间隙
17. 缩小 近 扩散
18. 引力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
19. 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斥
20. 反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 红
21. C A D D 照相机 红外线 不变 变小 引
22. 分子间的距离 斥力 减小 D
23. B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