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3“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8 13: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解剖”原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C.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D.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子、原子核、中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B.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
C.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宇宙正以地球为中心向外膨胀
4.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5.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在水面下上升时,受到的压强与浮力都变小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C.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用力水平推水平面上的桌子没推动,此时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7.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的模型最相似(  )
A.葡萄干布丁模型 B.熟鸡蛋模型
C.西瓜模型 D.太阳系模型
8.19世纪末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9.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寸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生物体、分子、夸克 B.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
C.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 D.分子、夸克、原子、生物体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二、填空题
11.原子由 和 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组成,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永无止境.
12.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汤姆生发现了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中,原子是由带 (选填“正”或“负”)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
13.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组成。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分别在上海和昆明进行实验,则玻璃管内外汞面高度差较小的地方是 。
14.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由上图分析可得a粒子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
15.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其中原子核带 电(“正”或“负”)。
16.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等构成的,请将太阳系、地球、宇宙、银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构成物理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运动.
17.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高速运转。原子内部空间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空间;质量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质量且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
18.1911年,卢瑟福基于α射线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间有一个带 电的核,它只占有 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的 全部质量,带 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旋转.
19.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0.城市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综合题
21.学习了《认识分子》后,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身边的器材来估测下分子的直径呢 在这里,我们来学习下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7.5×10-6 cm3.
(2)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 cm.我们可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格子未满半个的不计入各数,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这个油膜的面积是 cm2.
(3)假设这层油膜是按如图所示,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膜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cm.
22.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类曾做过许多猜想,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1)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内部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的,这两种粒子统称 ;
(2)真理的得出经历了前辈的艰辛探索,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这两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 模型,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 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初二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有 (举一例)。
23.如图1为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正电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电子像西瓜籽那样嵌在其中.如图2为卢瑟福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a粒子几乎不受任何阻挡地穿过金箔,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
(1)卢瑟福的实验支持还是否认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请说明理由.
(2)建立符合卢瑟福实验的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文字叙述,也可作图说明).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D
6.D
7.D
8.D
9.B
10.D
11.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夸克
12. 电子 正 质子
13. 负 昆明
14. 原子核 B 正电
15. 核外电子 正
16.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质子 电子
17. 很小部分 绝大部分 正电
18. 正 很小 几乎 负
19. 电子 电子 B
20. 比热容 不可再生
21. 232  3.2×10-8
22. 质子 中子 核子 错误 枣糕 核式 光线
23. 否认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因是:大部分a粒子几乎不受任何阻挡地穿过金箔,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很小,里面有很大的空间;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