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5 13:1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
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考试大纲】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_,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商代的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
(3)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 ”,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推广书写简便的 ,对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二、书艺历程
1.形成条件
(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空间和_____________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_____________审美情趣。
3.发展历程 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
(1)实用性文字:

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
(2)自觉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
原因: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融入绘画之中。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东晋___________,其书法理论是 。
(3)新的高峰:隋唐
原因: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
特点:既有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
书法_________日趋成熟。
(4)宋代:
原因:①政治: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________________
③思想:__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原因:书法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6)印章艺术: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明中叶以后,篆刻发展成与书法、绘画一起相得益彰的姊妹艺术。
【思维拓展】
1. 主要书法家及其艺术成就
书法家及其朝代 书体 艺术成就
王羲之(东晋) 行书 继承汉魏雄奇伟丽的传统,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
张旭(唐) 草书 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体现了盛唐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怀素(唐) 笔势飞动,意绪狂放,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
颜真卿(唐) 楷书 “颜体”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 后世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唐) “柳体”道劲森严,另创新意
“宋四家”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祝枝山(明) 草书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 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文徽明(明) 行、楷 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2.各种字体特点
小篆:笔画粗细均匀,所有横画竖画等距平衡,笔画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平衡对称,空
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①始
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④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
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走进高考】
例1.(2007 江苏)平定六国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考生辨别、比较问题的能力。秦统一后,官方的标准字体是小篆。B项是楷书、C项是行书、D项是草书。
 答案 A
例2.(2007 宁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3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图7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尚意”和图片字体特征可知这是行书。A项是楷书的特点,B项是隶书的特点,C项是篆书的特点,D项是行书的特点,苏轼的这幅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答案 D
例3.(2001年天津卷考题)下列关于殷墟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书写在龟甲上 B。造字有异于“六书“构字规律
C.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D。是占卜活动的记录
【点拨】本题考查课本重点知识。A、B明显不符合史实;C项迷惑性较大,殷墟出土的是商代的甲骨文,只能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解答】D
【总结】要结合商朝社会的时代特征。
【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2.2006年1月29日是我国农历丙戌(狗)年春节,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狗”字




A . B. C. D.
3.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书同文字”,其统一的字体是
A.金文 B.籀文 C.小篆 D.隶书
4.关于隋唐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B.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性
C.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为狂放不羁的草书
D.注重法度和规范是此时期书法的特征之一
5.汉字发展为自发的书法艺术应该是在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朝 D魏晋南北朝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作品是
A王羲之的《兰亭序》 B颜真卿《多宝塔碑》
D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D怀素的《自叙贴》
7.“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对唐代哪位书法家的评价
A怀素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8.书法艺术领域的“宋四家”是指
A欧阳询、苏轼、米芾、蔡襄 B苏轼、黄庭坚、米芾、祝枝山
C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D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
9.篆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朝 D清朝
10.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骨文 ②小篆 ③籀书 ④楷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1.文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
A.丰富了人类文化 B.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C.新创了一种艺术形式 D.其过程具有神秘色彩
1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13.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
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做出过重要的理论探究
14.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特点成因不正确的是
A.当时社会政治黑暗 B.士人群体的形成
C.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D.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15.宋代书法的特征是
A.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 B.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
C.讲究法度与规范 D.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16.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17.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在
A.秦汉之前 B.宋元之后 C.明代中叶以后 D.清代
18.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法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 ②魏晋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③秦篆汉隶大多是实用性文字 ④唐代开始出现法度规范的楷书
A.①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③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技巧创新的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包括①汉末社会危机引起士人的深刻反省②士人群体的形成③书法是士人表达自我的理想形式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0、下列“颜体”书法的贴切评价是
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C“端庄浑厚,刚正坚毅” D“遒劲森严,方折峻丽”
二、材料解析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文字起源的学说。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材料二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多士》
材料三 普天之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⑵材料二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⑶简述秦朝“书同文”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
一、 选择
1-5 CBCCD 6-10 ABCCB 11-15 BACDD 16-20 CCAAC
二、材料分析
(1)没有 。因为结绳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的真正起源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2)有。因为商朝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3)国家统一、加强统治的需要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束了中国战国时期汉子使用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