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之源到科学理性第14课 理性之光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之源到科学理性第14课 理性之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5 13:2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理性之光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
想的发展。
【课标解读】
应掌握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伏尔泰;卢梭《社会契约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考试大纲】
启蒙运动
【知识梳理】
一、启蒙运动兴起
(一)条件:
1.经济和阶级基础: 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思想基础:自然科学进步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
3.政治上: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二)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基本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及教权主义,提倡民主自由和科学。
二、启蒙运动高潮
(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代表作:《 》
2.观点:最重要的贡献是 。
3.意义:成为资产阶级 的基本原则。
(二)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1.地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 。
2.主张:
①猛烈抨击 和 ,倡导生而平等、信仰 和民主政治。
②认为法国应建立资产阶级力量的 ,让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
3.评价: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 世纪是伏
尔泰的世纪”。
(三)卢梭:社会契约
1.地位: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代表作:《 》
3.主张:
①认为人本来平等,自从社会有了 ,才使人们不平等。
②主张创立 。
③在“天赋人权”学说基础上,提出“ ”口号和原则,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人非工具
1.代表作:《 》
2.主张:
①指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
②提出 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意义:
①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②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 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
四、启蒙运动的伟大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 的内涵,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不仅为 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高考】
例1.(08年广东理基,67)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解析:B.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例2.(09年上海卷,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解析:B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分立学说最早由洛克提出立法、执行和外交,后经孟德斯鸠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学说,并首先在美国得以实现监察权和考试权是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补充的。
例3.(09年江苏卷,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解析: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近代史上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将矛头对准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所以选B。A、D只能反映启蒙运动,C只能反映宗教改革。
例4.(09年北京卷,20)世界现代化进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解析: C。解题关键是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中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二者的共同点”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在人文主义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A、B、C项分别为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和伏尔泰的主张,排除。人文主义的内容包括:自由、科学、理性、追求幸福等。正确答案为C。
例5.(09年海南卷,11)19世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解析: A。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因为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运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故应选A.
【思维拓展】
1.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场手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兴起发展 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 起源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
实质 反映新兴(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反映发展中(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方式 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启蒙运动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性质 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新的文化运动,新的思想运动。 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影响 这场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同时也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精神支柱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批判精神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与此同时,在欧洲大地上也诞生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试比较中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同时思考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
(1)社会条件:
①经济条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②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专制统治却空前强化,重农抑商,闭关自守,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形成;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潮流和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并行不悖,殊途同归,重商主义政策推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文化条件:中国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制度空前窒息科学文化发展,消极作用突出,封建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勃兴,文艺复兴运动推陈出新,人文主义潮流深入人心。
(2)内容:
①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抨击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欧洲启蒙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并为资本主义社会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政治方案,并付诸实施。
(3)影响:
①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辛亥革命有一定影响,但无法撼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②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并深刻的影响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发社会巨变。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英国,著名思想洛克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权分立学说最早体现于法国的179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宪法②三权分立思想的核心是权力间的制衡③中国近代没有出现过三权思想的法律④《论法的精神》是洛克分权思想改造者的作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卢梭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比较,不同之处主要在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对主权在民的认同
C.对财产私有制的认识 D.对政权建设模式的构想
3.“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4.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对未来社会加以构想,提出了许多社
会学说,其中卢梭提出了①天赋人权说②社会契约论③三权分立学说④人民主权说
5
5.欧洲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两者的共同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束缚
C.反对私有制,要求平均分配 D.反对特权,重视公共道德
6.主张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7.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沉重打击了欧洲的教会势力 B.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共同置于共同意志的最高指导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论述体现出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9.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10.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所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11.“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2.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二次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解放运动。下列内容属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主张的是①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②反对等级制度,主张权利平等③号召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④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14.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不包括: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外交权
16.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禁欲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7.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道:“(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于在美国结出了果子。”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B.“果子”包括《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
C.美国独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结出的唯一“果子”
D.美国政体的确立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18.以下各项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教权主义和等级制度③主张权利平等④倡导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2007广东文科基础)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20.(2007江苏历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 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第14课 理性之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DCB   6―10 BCABD  11-15 CABAD 16-20 DDBBB
二、非选择题:
21.
(1)“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3)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