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8 12: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选择题训练
1.0.8×0.25×0.4×12.5=( )。
A.0.01 B.0.1 C.1 D.10
2.朱老师为参加文艺汇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每套服装需要1.67米布料,做完这些服装至少需要( )米布料。
A.26.82 B.26.72 C.26.7 D.25.6
3.某地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部分按每1千米1.5元计算(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李明叔叔坐出租车到10千米处的书店,他应付车费( )元。
A.15 B.16.5 C.21 D.33
4.0.125×88=0.125×80+0.125×8,运用了( )进行运算。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5.0.54×3.8的积是一个( )位小数。
A.一 B.两 C.三 D.四
6.把36.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则36.78会( )。
A.缩小到原来的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D.扩大到原来的10倍
7.下面各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
A. B. C. D.
8.12.5×0.79×0.8=0.79×(12.5×0.8),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9.下面与0.52×2.08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5.2×20.8 B.52×20.8 C.0.052×20.8 D.0.208×52
10.一条刚修建好的公路需要绿化,每天绿化3.25千米,6天刚好绿化完,这条公路长( )千米。
A.16.5 B.17.5 C.18.5 D.19.5
11.宏利百货商店有一种布料,每米售价12.5元,张阿姨买了4.8米这样的布料,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 )元。
A.32 B.40 C.46 D.48
12.商州区境内查明的金属矿产有10种,非金属矿产的种数是金属矿产种数的1.1倍。商州区境内查明的非金属矿产有( )种。
A.10 B.11 C.12 D.13
13.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收费0.5元,超过3分每分收费0.15元(不足1分按1分计算)。奶奶一次通话时间是12分46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 )元。
A.1.85 B.2 C.2.15 D.2.45
14.100千克大豆大约可以榨出16.2千克豆油,1吨这样的大豆大约可以榨出( )千克豆油。
A.162 B.16.2 C.1620 D.16200
15.把5692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A.5.692 B.56.92 C.569.2 D.0.5692
16.下面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7.5+23.4+6.6=7.5+(23.4+6.6)
B.7.36×0.4×2.5=7.36×(0.4×2.5)
C.0.36×2.5=0.9×(0.4×2.5)
D.12.5×(8+0.8)=12.5×8+12.5×0.8
17.下面算式中,与0.42×3.7的积不相等的是( )。
A.4.2×0.37 B.42×0.037 C.0.042×37 D.42×3.7
18.一桶油连桶共重5.8千克,用去一半油后重3.5千克,原有油( )千克。
A.1.2 B.2.3 C.5 D.4.6
19.每千克红薯1.45元,妈妈买了2.4千克,一共需要付多少钱?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在计算( )。
A.0.4千克需要多少钱 B.2千克需要多少钱
C.4千克需要多少钱? D.2.4千克需要多少钱
20.一个数(0除外)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D.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1.一种签字笔每支4.5元,买10支,付出50元,应找回( )元。
A. B. C. D.
22.要使8.74×□+1.26×□=819.1,里应填的数是( )。
A. B. C. D.
23.0.465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扩大到原来的( )。
A.1倍 B.10倍 C.100倍 D.1000倍
24.估算,6.5〇×0.9〇≈( )。
A.0.639 B.6.39 C.63.9 D.6.93
25.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3.35,这个数原来是( )。
A.335 B.33.5 C.0.335 D.3350
26.根据2.45×1.98=4.851,下面哪个推算是正确的?( )
A.24.5×19.8=48.51 B.0.245×1.98=0.4851
C.245×198=4851 D.24.5×0.198=0.4851
27.100粒绿豆约重30克,998粒绿豆约重( )。
A.3千克 B.30千克 C.3吨 D.300克
28.已知A、B是两个大于0的数,且A×0.82=B×0.43,那么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B>A D.无法确定
29.把972缩小到它的与0.972扩大到它的( )倍的结果相等。
A.10000 B.1000 C.100 D.10
30.妈妈下班回家乘坐出租车,起步价13元(3千米内含3千米),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增加2元车费。从单位到家的距离是4400米,妈妈下车时需要支付车费( )元(忽略堵车产生的费用)。
A.15 B.17 C.19 D.21
31.移动5.8×7.9=45.82中的两个小数点,使等式仍然成立,下面( )方法是不正确的。
A.58×79=4582 B.5.8×0.79=4.582 C.58×7.9=4.582 D.0.58×0.79=0.4582
32.根据,可以知道( )。
A.73.6 B.7.36 C.0.736 D.0.0736
33.下列式子中,与3.2×2.6的积不相等的是( )。
A.6.4×1.3 B.0.32×0.26 C.0.32×26 D.1.6×5.2
34.小明从甲地走到乙地,共用2.15时,平均每时走5.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A.11.61 B.7.55 C.23.22 D.3.25
35.下列各式中,积最大的是( )。
A.0.61×2.4 B.6.1×0.024 C.0.061×0.24 D.6.1×2.4
36.已知A、B是两个大于0的数,且A×0.45=B×0.54,那么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B>A C.A=B D.无法确定
3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674精确到十分位是3.67 B.把5.1缩小到原来的0.01是0.051
C.6.982保留一位小数是7.0 D.把0.8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800
38.某种细菌在培养的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每次一分为二,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到16个,那么这个过程要经过( )。
A.1.5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39.a×1.28=b×0.28(a、b均不为0),那么(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40.一个小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是38. 6,这个小数原来是( )
A.38.6 B.3.86 C.0.386 D.386
41.已知3.6×2.7=9.72,那么得数是0.972的是( )
A.36×0.27 B.3.6×0.27 C.36×27 D.0.36×0.27
42.6.8×0.8( )6.8
A.< B.= C.> D.不能确定
43.“0.58=5.8”,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正确的是( )
A.×,1000 B.÷,100 C.÷,10 D.×,10
44.“1.75→0.175”,如果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缩小( )倍.
A.10 B.100 C.1000 D.10000
45.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  )
A.907.15 B.860.05 C.700.56 D.586005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分析】运用乘法交换律,把原式化为0.4×0.25×0.8×12.5,再运用乘法结合律化为(0.4×0.25)×(0.8×12.5),依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0.8×0.25×0.4×12.5
=0.4×0.25×0.8×12.5
=(0.4×0.25)×(0.8×12.5)
=0.1×10
=1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用16×1.67即可求出做完这些服装至少需要多少米的布料。
【详解】16×1.67=26.72(米)
做完这些服装至少需要26.72米布料。
故答案为:B
3.B
【分析】李明叔叔前3千米收费6元;余下的(10-3)千米,每千米收费1.5元,车费=每千米的单价×千米数,求出第二部分的车费,将两部分的车费加在一起即可。
【详解】6+(10-3)×1.5
=6+7×1.5
=6+10.5
=16.5(元)
他应付车费16.5元
故答案为:B
4.D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
【详解】0.125×88
=0.125×(80+8)
=0.125×80+0.125×8
=10+1
=11
0.125×88=0.125×80+0.125×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
故答案为:D
5.C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求出0.54×3.8的积,进而知道0.54×3.8的积是一个几位小数。
【详解】0.54×3.8=2.052
则0.54×3.8的积是一个三位小数。
故答案为:C
6.B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二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向左移动二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
【详解】把36.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也就是小数点最终向左移动了一位,则36.78会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B
7.B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A.=17.64
B.=1.764
C.=17.64
D.=176.4
1.764<17.64<176.4,积最小的是。
故答案为:B
8.D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详解】12.5×0.79×0.8
=0.79×12.5×0.8→乘法交换律
=0.79×(12.5×0.8)→乘法结合律
=0.79×10
=7.9
12.5×0.79×0.8=0.79×(12.5×0.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9.C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观察可知,题干和各选项算式都是按52×208先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分析各算式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即可。
【详解】0.52×2.08的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
A.5.2×20.8的因数中一共有二位小数;
B.52×20.8的因数中一共有一位小数;
C.0.052×20.8的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
D.0.208×52的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
与0.52×2.08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0.052×20.8。
故答案为:C
10.D
【分析】用每天绿化的千米数乘天数,所得结果即为6天绿化的总数,也就是这条公路的总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3.25×6=19.5(千米)
因此这条公路长19.5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把相应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11.B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每米的售价乘米数,求出所需费用,再用所付的钱减去所得费用即可求解。
【详解】100-12.5×4.8
=100-60
=40(元)
即应找回4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12.B
【分析】已知非金属矿产的种数是金属矿产种数的1.1倍,用金属矿产种数乘1.1,即可求出非金属矿产的种数。
【详解】10×1.1=11(种)
商州区境内查明的非金属矿产有11种。
故答案为:B
13.B
【分析】12分46秒约是13分钟;把13分钟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3分钟,收费0.5元,剩下的10钟是第二部分,每分钟0.15元,用0.15乘10求出这部分需要的钱数,再与第一部分需要的钱数相加即可。
【详解】12分46秒≈13分钟
(13-3)×0.15
=10×0.15
=1.5(元)
1.5+0.5=2(元)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分情况探讨,明确题目中所给数量属于哪一种情况,由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14.A
【分析】平均每千克大豆榨油的千克数不变,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平均每千克大豆榨油的千克数,进而求出1吨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
16.2÷100×1000
=0.162×1000
=162(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不变的单一量,再用单一量求出总量。
15.B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解答。
【详解】569200=56.92万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改写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整数数位顺序表以及数的分级情况。
16.D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如a×(b+c)=ab+ac;据此解答。
【详解】A.7.5+23.4+6.6=7.5+(23.4+6.6),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B.7.36×0.4×2.5=7.36×(0.4×2.5),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C.0.36×2.5=0.9×(0.4×2.5),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D.12.5×(8+0.8)=12.5×8+12.5×0.8,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在四则运算中的应用,需熟练掌握:a×(b+c)=a×c+b×c。
17.D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A.4.2×0.37是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
B.42×0.037是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不变;
C.0.042×37是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乘10,积不变;
D.42×3.7是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变化了。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不变性质的灵活运用。
18.D
【分析】由题意得:倒出一半油后减少的重量是原来油的重量的一半,再乘2就是原来的油的重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8-3.5)×2
=2.3×2
=4.6(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倒出一半油后减少的重量只是一半油的质量。
19.B
【分析】观察竖立可知,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1.45与2的乘积,表示2千克红薯需要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在计算2千克需要多少钱。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明确乘法计算每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D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原数乘10、100、100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原数除以10、100、1000……,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一个数(0除外)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实际这个数向右移动了一位,则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21.B
【分析】用4.5乘10,求出10支签字笔的价钱;再用50减去10支签字笔的价钱,求出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由分析得:
正确的列式为:
(元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10支签字笔的价钱,再进一步解答。
22.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8.74×□+1.26×□=819.1化为:□×(8.74+1.26)=819.1,再用819.1除以8.74与1.26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8.74×□+1.26×□=819.1
□×(8.74+1.26)=819.1
□×10=819.1
□=819.1÷10
□=81.91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乘法分配律。
23.D
【分析】由题意可得,0.465去掉小数点后变成465,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3位,此数就扩大了1000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465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24.B
【分析】根据题意“〇”里最小填0,最大填9,然后分别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6.50×0.90≤6.5〇×0.9〇≤6.59×0.99
5.85≤6.5〇×0.9〇≤6.5241
所以6.5〇×0.9〇≈6.39。
故答案为:B
【点睛】分别算出这个算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再比较即可。
25.C
【分析】“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3.35”,可知相当于是把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后是3.35,即把原数扩大了10倍,要求原数,把3.35缩小10倍,就把3.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
【详解】3.35÷10=0.335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26.B
【分析】仔细观察四个选项中的乘数和已知式子中的乘数,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所以只需根据小数点移动了几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详解】A.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24.5×19.8=485.1。
B.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变,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0.245×1.98=0.4851。
C.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245×198=48510。
D.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变,24.5×0.198=4.851
故答案为:B
【点睛】小数乘小数,两个乘数小数点右面共有几位,积就是几位小数。
27.D
【分析】100粒绿豆约重30克,用除法求出1粒绿豆的重量,把998粒绿豆看成1000粒,用乘法求出答案。
【详解】30÷100×998
≈0.3×1000
=300(克)
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了估算,解题的关键是把998粒绿豆看成1000粒。
28.C
【分析】因为A、B未知,所以可以先判断另外两个乘数的大小,若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即可解答。
【详解】0.82>0.43,所以A<B
故答案为:C
【点睛】此类题,学生们要从已知的数入手去判断,进而得出结论。
29.D
【分析】972缩小到它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是9.72,相当于0.972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即扩大到它的10倍。
【详解】把972缩小到它的是9.72, 与0.972扩大到它的10倍的结果相等。
故答案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30.B
【分析】从单位到家的距离是4400米,需按5千米计算,超过3千米的千米数×2+起步价即为所求。
【详解】(5-3)×2+13
=4+13
=17(元)
妈妈下车时需要支付车费17元。
故选择:B
【点睛】明确收费标准,超过3千米的需分阶段计算,求出两个阶段各需要的钱数是解题关键。
31.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如果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A.58×79看成将5.8×7.9中的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是原来的100倍,是4582,该选项正确;
B.5.8×0.79看成将5.8×7.9中的7.9缩小到原来的,则积是原来的,是4.582,该选项正确;
C.58×7.9看成将5.8×7.9中的5.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是原来的10倍,是458.2,该选项不正确;
D.0.58×0.79看成将5.8×7.9中的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则积是原来的,是0.4582,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2.C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知:积中小数点的位数等于各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可以知道乘数中一共是三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三位小数,0.736;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33.B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倍数,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选项A,3.2×2=6.4,2.6÷2=1.3,积不变;
选项B,3.2÷10=0.32,2.6÷10=0.26,积缩小为原来的;
选项C,3.2÷10=0.32,2.6×10=26,积不变;
选项D,3.2÷2=1.6,2.6×2=5.2,积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牢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4.A
【分析】时间和速度已知,求路程,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来解答。
【详解】2.15×5.4=11.61(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5.D
【分析】仔细观察4个选项的两个乘数,数字一样,不同之处是乘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同,所以积的数字也是一样,只是小数点位置不同,所以我们只需要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即可找到积最大的是哪个算式。
【详解】A选项:积是三位小数。
B选项:积是四位小数。
C选项:积是五位小数。
D选项:积是两位小数。
故答案为:D
【点睛】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6.A
【分析】因为A、B未知,所以可以先判断另外两个乘数的大小,要使它们的积相等,一个较大数乘较小数才能等于较小数乘较大数,据此来判断。
【详解】0.45<0.54,所以A>B。
故答案为:A
【点睛】此类题,学生们要从已知的数入手去判断,进而得出结论。
37.A
【分析】将一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或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据此解答;将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直接将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将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直接将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据此解答。
【详解】A.3.674精确到十分位是3.7,原题说法错误;
B.把5.1缩小到原来的0.01是0.051,原题说法正确;
C.6.982保留一位小数是7.0,原题说法正确;
D.把0.8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8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知识,在学习中要多归纳总结,熟练掌握小数的近似数或小数点的移动。
38.B
【分析】每半小时分裂一次,每次一分为二,相当于每半小时总数量乘2,2×2×2×2=16,故分裂4次即可分裂到16个,分裂4次共需(4×0.5)小时。
【详解】2×2×2×2=16,分裂4次数量达到16个。半小时即0.5时,所以:4×0.5=2(小时)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数量的变化规律,关键找到规律的变化即可求解。
39.B
【解析】略
40.B
【解析】略
41.B
【解析】略
42.A
【详解】略
43.D
【分析】先判断小数点移动的情况,然后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判断.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这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这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详解】0.58变成5.8,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应该是0.58×10=5.8
故答案为D
44.A
【详解】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这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1.75的小数点移动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
故答案为A
45.C
【详解】试题分析:小数的读法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解:A、907.15读作:九百零七点一五,读一个零;
B、860.05读作:八百六十点零,读一个零;
C、700.56读作:七百点五六,一个零不读;
D、586005读作:五十八万六千零五,读一个零;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数的读法和整数读法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