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3、掌握全球板块的名称,以及板块运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1、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地球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原来的海洋变成了现在的桑田,原来的桑田变成了现在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原因是什么?
3、板块构造学说的由来,板块运动的方向以及板块的名称。
四、学生阅读课本P44-46,教师巡视。
五、检测:
1、请个别学生回答1的问题,老师补充。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2、学生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变迁”。
3、请个别学生回答2的问题,老师点拨。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是因为非洲与南美洲在形状和许多
生物的相同,逐渐发展成后来的板块构造学说。)
4、个别学生回答3的问题,其他学生作补充。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它们的运动方向参看课本P42的图3、17)
六、老师提问:
1、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2、地中海会消失吗?为什么?
七、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八、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九、检测:
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
2、德国科学家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 、 、 、
和 、 六大板块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掌握世界主要火山的分布及地震的预报和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掌握世界主要火山的分布及地震的预报和防灾、减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哪六大板块组成?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说出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
2、全球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
3、如何预防火山和地震的发生?
四、学生阅读课本P47—48,教师巡视。
五、检测:
1、请个别学生回答1的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六大板块之间相互拉伸或挤压,从而形成板块之间形成火山、地震带。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2、个别学生回答2的问题,老师小结。
(全球有两大火地震带,即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
3、请个别学生回答3的问题,老师点拨:
(地震预报难度大,因此,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4、学生谈谈课本P48“活动”的有关看法。
六、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七、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 容。
八、检测:
1、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2、全球有两大火地震带,即 和 。地球上有 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习题
一、选择题
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4.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日本 D.中国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7.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9.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
A.碰撞 B.张裂 C.分裂 D.隆起
10.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二、读图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和 。
2.读下图,回答:
(1)请将字母A(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填注在图的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_ 板块的接触地带。
(3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B 5.A 6.B 7.C 8.B 9.A 10.A
二、1.(1)六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洲 美洲 南极洲
(2)运动 碰撞或张裂 (3)交界 火山 地震
2.(1)略 (2)亚欧 印度洋 南极洲 美洲 (3)环太平洋《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习题
1.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山中岩石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形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
3.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内部比较活跃,交界地带比较稳定
B.红海正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C.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海洋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的下方,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4.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有(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5.新西兰南北二岛形成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彼此张裂
D.南极洲板块俯冲到印度洋板块之下,印度洋板块受挤上拱
6.以下叙述中,与大陆漂移说不相符合的是( )
A.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
B.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C.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不会再发生移动
D.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
7.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
8.读下面二则消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消息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消息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1)二则消息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息一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消失。试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学说来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
1.D 2.D 3.D 4.A 5.B 6.C 7.B
8.(1)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着
(2)海陆变迁中由海洋变为陆地 海陆变迁中由陆地变为海洋
9.由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使得亚洲和非洲的之间距离在不断扩大,欧洲和非洲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将会逐渐消失。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看图,并运用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内容来回答。(共46张PPT)
拼图比赛,看看哪组最快拼出世界全图。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版块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44页到48页内容,完成《分层导学》29到30页《知识归纳》部分的练习。
沧海桑田
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沧海桑田
海洋变陆地(沧海变桑田)
陆地变海洋(桑田变沧海)
哪些例子可以说明海陆的变迁呢?
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三叶虫
笔石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原来在距今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成山。
台湾海峡
科学家发现,在我国东南部海底有古河床的遗迹,在台湾海峡地层中也发现有森林植物化石……
印度的海底城市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也能造成海陆变迁吗?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人类的填海造陆活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
堂上练一练
1.下列属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的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海平面升降 ③地壳变动
④任意乱砍滥伐森林 ⑤填海造陆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② ③ ⑤ D、 ① ③ ⑤
【典例 1】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D.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答案】C
想一想
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呢?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所以魏格纳认为七大洲在很久以前是合并在一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
运动,七大洲、四大洋
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多么坚固、
稳定。海陆轮廓自古
就是这样的。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远飞。按理来说,他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你能解释这种巧合吗?
关于“大陆漂移假说”叙述错误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
B. 地球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和大洋
C. 现在仍无法证明大陆漂移学说
D.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可嵌和在一起
C
【典例 2】 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答案】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只是后来的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
为什么大陆会漂移呢?
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 。
全是海洋的板块: 。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板块的运动
板块的运动
喜马拉雅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板块哪里比较稳定,哪里比较活跃?
认识火山、地震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 ,通产表现为
、 、 等,容易形成 和 。
稳定
活跃
张裂拉伸
俯冲碰撞
断裂错动
火山
地震
连接中考(2011 广东)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图10).回答26 ~27题。
26.图中地壳较为稳定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扳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处
D
B
【典例 3】有关板块学说,正确的是(
①地球表层是由一块整体岩石组成
②板块是静止不动的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④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地震火山的危害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伤亡人数: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印尼大地震
印尼默拉皮火山
1、地震来临时有哪些预兆?
2、地震来临我们该怎么做?
课外拓展:
地震前兆
讨论48页活动,我们该怎样做才对呢?
本节小结
课堂练习:
1、现代研究表明,地壳的( )和海平面的(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另外,( )也能引起海陆变化,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国科学家( )提出的。
3、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 )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4、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板块。
变动
升降
人类活动
德
魏格纳
太平洋
亚欧
印度洋
美洲
太平洋
5、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 板块 板块相向运动所致。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形成。
(3)红海不断扩张是由 板块和 板块张裂拉申的结果。
红
海
亚欧
非洲
亚欧
印度洋
非洲
印度洋
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2. 台湾是我国多地震地区,其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答案: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
3.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C
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