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课件(共4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马说》课件(共4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8 13:24: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0张PPT)
教学目标
了解韩愈及其作品;积累重点字词;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征;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不平的情感。




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灵活,形式上采用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也可夹叙夹议,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核心是议,往往是托物寓意。
文体介绍
“马说”即谈马、论马。
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发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介绍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请求被提拔任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视,他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秦国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对着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伯乐相马
新课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历史上的名马有哪些?
赤兔马——吕布、关羽
乌骓马——项羽
的卢马——刘备
白龙马——唐僧
新课导入
其次,这些马为何那么有名呢?
第一、本身才华
第二、(重点导入)拥有者懂马,尽其才。
正所谓“良将辅明主,宝马配英雄”这些马能名传千古有自身原因,更主要是有赏识它的英雄能尽其才。但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遇到赏识他的人吗?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近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日行千里的良马。
常常,经常。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即使
同“衹(只)”,只、仅。
奴仆
助词,的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和普通马)一同死。
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马槽
凭借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这样之后
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
课文探究
1.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用原文回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用原文回答)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写出了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现的遭遇,
暗含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无限痛惜之情。
3.“祗辱于”“骈死于” 等词语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探究
4、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5、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性。
第一段:阐述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者”

吃一次
有时
形容词做动词,吃完
粮食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
这,这样。
才能,本领。
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表现。
犹,尚且。
普通的,凡庸的。
同样,相等。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
责求,要求。
代词,指代千里马。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数量词做动词,行千里
能够
表顺承,来
才能
美好的素质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千里马”与“常马”有什么区别?(用原文回答)
一食或尽粟一石。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代词,它,指千里马。
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按照。
才能,才干。
能够。
让......竭尽。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握,拿着。
马鞭。
面对。
连词,表修饰。
表示感慨的语气,相当于“唉”。
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判断句。
“......也”,
表判断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用马鞭赶它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表推测语气
代词,它的
省略句。
省略主语
“食马者”
1、找出本段体现出食马者不知马的排比句并赏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运用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其愚妄无知的形象,增强了语言气势。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课文探究
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的强烈不满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课文探究
第三段: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点明中心。


感知
1、本文用“伯乐” “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千里马
伯乐
人才
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的强烈不满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食马者
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托物寓意
2.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1)直称,如“千里马”。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2)暗称,如“名马”“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3)代称,如“是马也”。表意简洁含蓄。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托物寓意,讽刺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表现了作者渴望遇到识才的统治者,呼吁他们重视人才。
概括主题
写作特色
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将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昧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指出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写作特色
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文章开篇说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最后,痛斥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由此引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的现状总结,表现了作者渴望遇到识才的统治者,呼吁他们重视人才。
马 说
伯乐
千里马
食马者
千里马的
遭 遇
食马者……外见
祗辱于……称也
策之不……无马
以马喻人
托物寓意
意图:揭露统治者不识人
才、埋没人
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
情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痛惜
嘲讽
愤怒
板书设计
字词、句式总结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才美不外见( )
“祗”同“衹(只)”只、仅
“食”,同“饲”,喂
“见”同“现”,显现、表现
通假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奴仆。
古义:
今义:
为奴隶主劳动而
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或许,或者。
有时。
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
今义:
这样之后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
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古今异义
这,这样。
古义:
今义:
判断动词,
“对、正确”跟“非”相对。
古义:
今义:
安全,平安,安定,安装。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相当于“哪里”“怎么”
是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
古义:
同样、相等。
今义:
等候;
用在人称代词、
名词后,表示复数
或列举。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同“饲”,喂

执策而临之( )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
马鞭,这里是动词,
用马鞭驱赶。
食不饱,力不足( )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 )
才能,本领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能够

千里马常有( )
常常,经常。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普通的,凡庸的。
食之不能尽其材( )
能够
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
动词,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让……竭尽

不以千里称也( )
介词,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
介词,按照。
一词多义

而伯乐不常有( )
连词,表示转折,
相当于“却”“但是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表顺承,来
执策而临之( )
连词,表示修饰
一词多义

安求其能千里也( )
代词,指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 )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策之不以其道( )
代词,它的
其真不知马也( )
大概,表推测语气
一词多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助词,的
策之不以其道( )
代词,它,指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 )
定语后置标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实义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 )
形容词做动词,吃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数量词做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名词做动词,用马鞭驱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让……竭尽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马之千里者( )
策之不以其道( )
其真不知马也。( )
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省略主语“食马者”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3、判断句:
课后思考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睛。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