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唐 张九龄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世卿世禄制
选拔标准:血缘
人口
土地
奴隶主贵族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思考:概括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战国形势图
途径:荐举、军功
选拔标准:才能、军功
举荐有才能者或按军功授职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含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指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的制度。
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其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云梦睡虎地秦简
4.西汉时期——察举制
①内容:汉武帝时期,由郡、国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推举过程中,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推举着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科。
察举
常科
(岁举)
孝廉科
茂才科
非常科
(特举)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科
明法科
意义:
察举制度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提供了大批人才,保障了王朝的兴盛与强大;
儒家思想成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局限性:容易任人唯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4.西汉时期——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创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②方式:
A.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B.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 “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③评价:
(1)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
(2)后来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宋代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完善
6.隋唐至清朝科举制度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考试内容:
6.隋朝至清朝科举制度
大雁塔题名: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明清
6.隋朝至清朝科举制度
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从起股到束股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四副对子平仄对仗。八股文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着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科举制的衰落
官员选拔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①选拔标准: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严密科学。
③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系化,相对公平、公开、客观。
军功爵制 军功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汉代 察举制 品行 举荐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评定授官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明清 八股取士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
上计制
◎西汉《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木牍
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
2.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
3.隋唐:尚书省吏部负责
⑴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考察。
⑵唐朝以品德、才能标准考核,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4.宋朝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集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⑴明朝
①考满: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任职满:3年初考,6年再考,9年通考,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②考察:a.外地官员每3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每6年一次的京察;
b.重在查处贪、酷、不作为
⑵清朝
考课制度:每3年一次:京察考察京官、大计考察外省文官
5.明清:考核严密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汉:⑴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 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樊树志《国史概要》
2、隋唐
殿中御史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御 史 台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中央监察
谏院
御史台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曾任杭州通判的
苏东坡
北宋划分路为监察区示意图
3、宋朝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监察严密
中央
御 史 台
地方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清: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科 道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5、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
一、垂直管理,以轻制重;
二、选拔严格,素养要求高;
三、明清时期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特 点
作
用
积极: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实质: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