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题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难点:大胆表达对两种艺术风格的看法和评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中介绍的几种外国绘画主义流派,请学生看图回答,借此引入本课主题——《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二、课程新授
1.播放菲迪亚斯雕塑作品《雅典娜女神像》和安格尔油画作品《布罗格利公主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件作品的共同之处,由此初步了解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审美定位。
2.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新古典主义美术代表画家有达维特和安格尔。
3.画作赏析
(1)引入《马拉之死》创作背景:18世纪政治家马拉在浴室被刺身亡。
简介作者创作历程:①在现场画出素描头像 ②将浴缸和笔带回画室继续作画 ③借鉴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圣母哀悼基督》的造型构图。
展示绘画作品《马拉之死》,讲解画面内容:达维特将马拉的表情刻画得很安详,如同因过度疲劳而睡熟一样,手中还握着鹅毛笔,以及一份正待签署的申请书。构图压得很低,上方的黑色占去了大片面积,整体风格单纯、简洁,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息。
《马拉之死》1793 油画
题材:现实斗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造型:精准 严谨
风格:沉稳 庄重
(2)赏析油画作品《拿破仑一世的加冕》,请学生思考并讨论,分别从作品的题材、造型、色彩、构图方面探索本副作品;
题材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
构图方面:构图宏大,人物众多,强调平稳性和完整性。
造型方面: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细节的塑造。
色彩方面:富丽堂皇且深沉厚重。
4.教师简介印象主义画派的形成与初期发展状况。
展示法国莫奈的作品《日出·印 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
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其他系列作品。
三、拓展延申
了解印象画派其他代表画家以及他们的绘画作品。如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莫奈的《莫奈夫人和儿子》等,讲解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课后练习: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画派的作品,制作成 PPT 文件,在下一次课上向大家演示、介绍和分析。选择两个流派中其中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自己改变创造。
课程小结:
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开展综合测评。复习和强化本科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在课下进行探讨的热情。
板书设计:
标题《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画派
印象主义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