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8 20: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故乡的唢呐是斑lán多姿的,像一阵暖风掠过寂寞的田野,像一团炽焰燃遍漫漫荒原,像一只铧犁豁开黄土地板结的肌肤。节日的唢呐,是胸膛压抑了一整年郁闷的喷涌。会飞的不是音符,是庄稼人粗门大嗓的直率,是庄稼人敢作敢为的宣泄,是庄稼人挺直了腰杆子的豪壮。节日的唢呐,吹出了铜质的月光和天籁,那么柔软,那么甜美。那些风中摇曳的高梁,是唢呐的声音染红的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斑lán( ) 胸膛( ) 喷涌(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宣泄”的“泄”意思应为( )
A.液体、气体排除 B.泄露 C.发泄
(4)选文中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二、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天下家国”主题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2.【撰写开场白】
古往今来,“天下家国”四个字道出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我们从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看到了巾帼英雄替父从军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从陆定一的《老山界》里,读到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还有闻一多锲而不舍地钻研古代典籍,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邓稼先的一生没有彷徨,为国家事业历尽心血,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光未然用铿锵之音让我们体会到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势……每一个 (家喻户晓/大庭广众)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 (可歌可泣/气冲斗牛)的故事。
(1)小明为活动撰写了一段开场致辞,但他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线字的字形有疑惑,请你帮他选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
A.“锲而不舍”的“锲”在这里的意思是“刻”,应读作“qì”。
B.“当之无愧”的“当”在这里的意思是“承受”,应读作“dàng”。
C.“万丈狂澜”中的“澜”,此处意为“波浪”,应写作“澜”。
D.“历尽心血”中的“历”,此处意为“经历”,应写作“历”
(2)小语对文中横线处使用哪个词语犹豫不决,依据文意填入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 B.家喻户晓 气冲斗牛
C.大庭广众 可歌可泣 D.大庭广众 气冲斗牛
(3)一名同学根据“国”字的义项制作了知识卡片,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义项 举例 释义
国 ①国家 ②国都、京城 ③处所、地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甲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乙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丙
A.①②③ B.①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②
3.【编辑感言区】
有同学撰写了一段活动感言,请你结合语境,判断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家国情怀,最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关心国家命运, ;赞美祖国的山河,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从历史到现实,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①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②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欣赏了这些表现家国情怀的古诗词,为了表达内心的震撼,一位组员写下了一副对联,横线处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驰骋① ,志士豪情②
挥洒③ ,英雄气概④
A.①笔墨 ②壮山河 ③边塞 ④冲霄汉
B.①边塞 ②冲霄汉 ③笔墨 ④壮山河
C.①边塞 ②壮山河 ③笔墨 ④冲霄汉
D.①笔墨 ②冲霄汉 ③边塞 ④壮山河
5.下面是同学摘抄的一首歌颂祖国的小诗,请你仿照诗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赞祖国
您是一片草原,广阔无边,在您的怀中,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为您绽放是我的心愿。
您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在您的枝头,我快乐地成长。
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您歌唱是我的愿望。
您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在您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惊涛澎湃,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结成九曲连环;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从你这儿发源;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7.诗中,诗人称“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8.“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9.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10.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
11.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①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②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③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2.第①段画直线句用疑问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13.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兴奋地”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15.作者为什么称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④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⑤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虽然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⑥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⑦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
16.《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
17.辨析语句: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B.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A、B两句哪句好?为什么?
18.第③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19.第⑤段加点词运用了 描写,作用是
20.请为⑤—⑦段拟一个小标题:
21.读了上述文字,你想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请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五、文言文阅读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节选自《英烈夫人祠记》)
【丙】
王昭君(其二)
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22.参考下表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愿驰千里足 课内积累法 (1)
恨身不为男儿 课内迁移法: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
于是意少懈 查阅字典法:①意料。②心情。③情趣。 (3) (填序号)
腰腹为敌刃割裂 成语解词法:鲜为人知 (4)
23.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25.下列是关于三篇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梁红玉因意识松懈而遭遇敌军伏击,后被敌军残忍斩杀,说明沙场征战须知己知彼,随时保持警惕。
B.王昭君为保大汉和平,出塞匈奴。李白用“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热情赞扬了昭君出塞的大义之举。
C.三篇选文均刻画了为国奉献的“女英雄”形象,打破传统认知中“男英雄”的形象定式,纤弱柔美的女性亦有可作为。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归来却辞官回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普通农家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26.三篇选文分别写了花木兰、梁红玉、王昭君三位巾帼英雄,但在内容,主题思想方面各有异同。【甲】文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及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编写者(1) 的思想;【乙】文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的激烈画面,刻画了梁红玉(2) 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扬;【丙】文李白侧重写昭君(3) 的场景,并抒发了个人感慨。
2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唯闻女叹息
②愿为市鞍马
③万里赴戎机
④赏赐百千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请你选出不是互文的句子( )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句话连续用4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六、名著阅读
28.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小福子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小福子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小福子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七、作文
29.请以《谢谢你的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 (1)斓、 táng、 yǒng; (2)高梁、 高粱; (3)C (4)比喻、 排比。
2. C A B 3.D 4.B 5.示例:为您奋斗是我的理想
6.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8.“啊!黄河!”在诗歌中出现三次,将对黄河的赞颂清晰地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9.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可以写出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字,是单纯地用眼看,无法体现这种效果,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因此换成“看”不好。 10.把黄河比作“摇篮” ,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黄河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同时,黄河所体现的伟大坚强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上的屏障,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更加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11.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2.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下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属于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兴奋地”一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乐观精神和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14.运用排比修辞,从工人、农民、学生、职员等不同角度列举不同的生活情景,概括描绘了祖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15.示例: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为保卫国家、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所以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16.魏巍 17.A句好。用设问句提出文章主旨,同时承上启下、呼应题目,起到激发读者思考的效果。 18. 排比; 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饱含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烈赞颂,表明他们的不平凡、不简单,增强了文章气势,有利于感染读者。 19. 动作; 定格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赞美了志愿军战士伟大的献身的精神! 20.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等 21.合乎题意即可。
22. 赶马快跑 遗憾 ② 被 23.梁 氏 多 力 通 技 击 /能 开 强 弓 /射 二 百 步 无 不 中 的 24.(1)将士们身经百战,所剩无几,多年后胜利归来;
(2)梁氏的血浸透了层层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25.B 26. 表达了编写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于战争的厌恶(答出2点)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答出2点) 刻画王昭君离开大汉时啼哭愁苦的场景。
27.(1)只;买;战事;有余
(2)①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
②雌雄两只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知是雄兔,哪知是雌兔呢?
(3)③
(4)强调回到故居连续流畅的动作;增强诗歌的节奏和感染力;表达了急切做回女儿身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28.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了。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29.谢谢你的陪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终于明白了“陪伴”这个词。有了它的存在,我们不再孤单。
八年前,我胆怯的走进了那个被父母称作“学校”的地方。陌生的环境,还有一群未曾谋面的同学、老师。
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可谓生疏。有一次,我端着水杯往前走,不巧正在和同学嬉戏打闹的你一不留神把我的水杯打翻在地。大大咧咧的你立马跑去拿拖把,我们一起把地上的污水清理干净。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流。慢慢地,我们一天天的熟络。一星期后,我们似乎成了挚友。从此,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和你在一起,时光总是快乐而短暂的。
你还记得吗 一次考试我发挥失常,分数低的让人害怕。当老师站在讲台上念我名字和成绩的时候。全部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我毫不犹豫的把这种目光当作嘲笑。一下课,你立马跑过来安慰我。几分钟后,仍不奏效,你开始软硬兼施,不一会我就抛开分数的烦恼。
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我身边总有一个你。有一次,体育课结束后我们气喘吁吁的走回教室,一摸口袋,原本在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我立马拉上你去操场找了一圈。途中,有人说是被一位五年级三班的男生捡走了。我们跑到他的教室门口,正巧看到他手上攥着我的钱包。一见到我们,攥有钱包的那只手立刻背向了身后。我们把它叫到门口,问他是不是见到了我的钱包。他脸色一变,大喊道“我没捡到,你们找我干嘛!”你毫不示弱,便发挥了你大嗓门的功力。最终他理亏把钱包还给了我。
毕业在即,我们约好考同一所初中。最终,我们都履行了当初的约定,成功的在同一所中学出现。不幸的是,我们不属于同一个班。
初中已度过两年的时光,虽然身边都有了不同的朋友,但我们的感情仍没有减退。
谢谢你,陪伴我度过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