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博古和王明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二、长征的过程 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到达遵义(1935年1月) 强渡乌江放弃去湘西改道贵州1、长征开始 2、初期受挫 江西省瑞金 乌江上的纤夫3、历史转折:(1)时间:1935年1月
(2)两大议题:
组织:
军事:
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旧址(3)意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两大问题(组织和军事问题),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正是由于这一转折,才使长征取得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共诞生
(1921年) 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经历“左”和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4年14年转折点4、冲出重围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泸定铁索桥 油画《飞夺泸定桥》红军走过的雪山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5、胜利会师(1)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 红军部队在陕北第一次会师会宁会师楼延安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到达陕北后合影 三、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长 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 长征?长征前的红军队伍 红军长征中使用过的竹饭盒和水壶 红2方面军干部用的皮包 红2方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