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如果声源静止,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
C.当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2.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火箭的飞行速度的是( )
A.增大喷出的气体速度 B.提高喷出的气体温度
C.减小喷出的气体体积 D.减小喷出的气体密度
3.在同一地点,两个摆长分别为和的单摆,做小角度的振动,它们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可知( )
A.1∶3 B.1∶9 C.3∶1 D.9∶1
4.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上午,小华一家来到公园玩。小华发现吹出的肥皂泡有彩色花纹(如图所示),彩色花纹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偏振 B.光的折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5.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距离是20cm,小球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经过2s首次到达B点,则( )
A.从O→B→O小球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s,振幅是10cm
C.从B开始经过6s,小球通过的路程是60cm D.从O开始经过3s,小球处在平衡位置
7.如图所示,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足够大的长方体透明材料后分成a、b两束,则( )
A.在该透明材料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相同条件下,a光比b光衍射明显
C.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a、b两束光可以发生干涉
D.从该透明材料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8.如图所示,A、B、C、D四个单摆的摆长分别为l、、l、,摆球的质量分别为2m、2m、m、,四个单摆静止地悬挂在一根水平细线上。现让A球振动起来,通过水平细线迫使B、C、D也振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中B的摆长最长,振幅最大
B.B、C、D中C的振幅最大
C.B、C、D中因D的质量最小,故其振幅是最大的
D.A、B、C、D四个单摆的周期均相同
9.如图所示,木块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在极短时间内相对于木块静止下来,然后木块压缩弹簧至弹簧最短。将子弹射入木块到刚相对于木块静止的过程称为Ⅰ,此后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称为Ⅱ,则( )
A.过程Ⅰ中,子弹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B.过程Ⅰ中,子弹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C.过程Ⅱ中,子弹、弹簧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
D.过程Ⅱ中,子弹、弹簧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10.如图中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传播的可能距离为7m或5m B.周期不可能是或0.8s
C.若波速是35m/s,波向右传播 D.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为3m或1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三、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6分)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碰撞实验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______间接解决这个问题(填序号)。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得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OP长度;然后,让被碰小球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S位置处由静止释放,与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分别得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分别测量OM、ON长度;最后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_____;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均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12.(8分)如图甲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双缝与屏的距离,双缝间距。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和手轮等构成(如图乙所示),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如图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______mm,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如图丁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______mm,则该光波的波长为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在调节过程中观察到图戊所示的干涉条纹,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A.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B.单缝与双缝的距离太近
C.设备安装时,没有调节光源的高度使光线把整个光屏都照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传播到质点处时记为初始时刻,图甲是初始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处的质点。求:
(1)波传播速度的大小;
(2)在0~16s内,质点Q经过的路程。
14.(12分)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为L,ADC为半圆,其圆心O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该透明物体,经过一次全反射后能照亮(有光射出)半圆某区域,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半圆ADC上被照亮(有光射出)的圆弧长度s;
(2)经过圆心O(不考虑AC光线)的光线在透明物体中传播的时间t。
15.(18分)如图所示,用长的轻绳拴住一质量为的小球,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起始时,小球位于O点竖直平面内右上方的A点,绳子处于绷直状态,O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给小球一向左的水平初速度,当绳子再次绷直时,小球刚好运动到O点左侧等高的B点(绳子绷直后立即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地面上质量为的木板发生弹性碰撞,木板最右端上静止有一质量为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板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已知,g取。
(1)求小球平抛出去的初速度大小;
(2)求小球与木板碰撞后的瞬间速度的大小;
(3)为使物块不掉落,木板的最小长度及物块最终静止位置与木板最右端的距离。
绥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A D C C C A
【解析】
1.波源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距离不一定变化,不一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A错误。声源静止时,若观察者相对声源运动,可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故B错误。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高,故C错误。声源相对观察者运动时,二者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可能变低,也可能变高,故D正确。
2.把火箭和喷出的气体看成系统,设原来的总质量为,每秒喷出的气体体积为、密度为,喷出气体的速度大小是,剩余的质量的速度大小是,由于系统动量守恒,以火箭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系统动量守恒得,解得,由上式可知,越大,一定越大,故A正确。
3.由图可知,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故D正确。
4.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在肥皂泡的内外两个表面分别发生反射,两列反射光在肥皂泡膜的外表面发生薄膜干涉形成彩色干涉条纹,故C正确。
5.两球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两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如果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则碰撞后的速度,故C正确。
6.小球从只完成半个全振动,故A错误。从是半个全振动,用时,所以振动周期是,故B错误。因为,所以小球经过的路程为,故C正确。从开始经过,小球处在最大位移处(或),故D错误。
7.由图可知,透明材料对光的折射率大于对光的折射率,即,又,得,故A正确。光折射率较小,则频率更低,波长更长,相同条件下,光比光衍射明显,故B错误。两种光频率不同,不可以发生干涉,故C错误。根据,可知光的临界角较小,故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BD BD AD
【解析】
8.A 做自由振动,其振动周期就等于其固有周期,而在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等于的固有周期,所以三个单摆的振动周期相等,故D正确。由于的摆长相等,则的固有周期与驱动力周期相等,产生共振,其振幅比摆大,故A、C错误,B正确。
9.子弹射入木块到刚相对于木块静止的过程,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近似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但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热量,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正确。过程Ⅱ中,子弹、弹簧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受到墙壁的作用力,外力之和不为零,则系统动量不守恒,但系统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D正确。
10.若波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当时,小于一个周期;当时。若波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当时,小于一个周期;当时,故A、D正确。当波向左传播时,传播时间为,解得,当时;当波向右传播时,传播时间为,解得;当时,故B错误。当波向左传播时,当时,可知该波向左传播,故C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每空2分,共6分)
(1)C
(2)
【解析】(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故C正确。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解得。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得。若碰撞是弹性碰撞,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
12.(每空2分,共8分)
(1)2.191~2.194均可 7.868~7.872均可
(2)C
【解析】(1)手轮测量装置为螺旋测微器,第1条读数为,第4条读数为,根据,,解得。
(2)分析可知,出现题图丁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光路调节中,没有调节好光源的高度,故C正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
解:(1)由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由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波速
①
解得 ②
(2)由图甲可知,当波传播到质点所在位置的时间为 ③
所以质点运动的时间为 ④
由图可知其振幅为,而质点是从平衡位置开始起振,所以其运动的路程为
⑤
⑥
解得
14.(12分)
解:(1)当光线入射在半圆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中光线,入射在点上方的光线不能射出来,故被照亮(有光射出)的圆弧长度为圆弧的2倍,由
①
②
③
解得 ④
(2)由图,经过圆心的光线在透明物体中传播的距离为 ⑤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速度,则 ⑥
则传播时间 ⑦
15.(18分)
解:(1)小球从到,有
①
②
由几何关系有 ③
解得 ④
(2)小球到点时,水平分速度因为绳子作用瞬间变为0,故小球到点时
⑤
⑥
解得
小球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有 ⑦
⑧
解得 ⑨
(3)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⑩
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共速时,有
得内解得
木板至少长
共速后,对木板,有
物块,有
距右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