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14: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胡福明
送审稿
杨西光
胡耀邦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1933年6月回到领导岗位。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
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
1976年,被撤销职务。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三落三起始终无私无畏
1978年3月9日到4月6日国家联络部副部长乔石率团出访东欧
1978年3月28日至4月22日上海市委书记林乎加率团访日
1978年4月至5月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率团访港
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考察西欧五国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率团访问日本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
会议突破原有议题,突破了僵化思想的束缚。
1978年11月10日——12月15日,召开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
(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
“(两个凡是)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的思想。……但责任应该主要由我承担。”
——华国锋1978年12月13日 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被初步否定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历史》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路线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从今以后,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政治路线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政治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材料三: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这次会议虽然华国锋扔担任党中央主席,但就确定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改革开放重大方针政策来说,邓小平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共党史简明教程》
内容 路线 树立正确路线
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两个凡是”
工作重点:
阶级斗争
盲目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经济建设
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
形成第二代
中央领导
集体
思想路线
前提
政治路线
核心




组织路线
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左倾”错误
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
开始确立毛泽东
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拨乱反正
上访信
“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在审查中,滥用专政手段,大搞逼供信,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假错案,加上受牵连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邓小平为老舍平反的批示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5月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其骨灰撒向大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主持和推动下,文革时中断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1977年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王光美忆刘少奇临终遗言
此时的中国,国力如何?
1965年倍数 1978年倍数
美国 41 76
法国 22 69
德国 21 81
日本 11 66
巴西 2.6 13
1965、1978年他国与中国人均GDP比值变化
四十多年过去了……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
“两个凡是”
引起
促进
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
奠定
基础
拨乱
反正
推动
思想
政治
组织
否定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是针对
A.“文化大革命”积累下来的问题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1980年,“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_______的名誉得以恢复
A.刘少奇 B.贺龙
C.陈毅 D.彭德怀
4.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标志着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C.党在组织路线上完成拨乱反正 D.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5.唯物史观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