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二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2024.3
课 题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表内除法(二)
课标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借助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
学情学法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一),对于根据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经验比较熟悉了,所以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借助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学习经验,经历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巩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促使学生产生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强调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沟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发展运算能力,举一反三,进而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关键问题 能熟练的应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预学单 写算式,我最棒!(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四七二十八
教学流程(教——学——评)
一、复习旧知 你们能快速的说出它们的答案吗? 4×5= 6×7= 24÷6= 24÷4= 3×6= 8×5= 试一试:根据下面的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6×4=24 7×5=35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提供学生研究7、8的乘法口诀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非常棒,今天我们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学会。每年的6月1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育红小学的同学们都忙坏了。瞧,他们在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三个组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扇花,有的在准备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小朋友正忙着为举行“六一”庆祝会而布置教室呢。 【设计意图:从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开始,使学生一直保持热情高涨的状态。】 三、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这些小朋友准备的到底如何呢 下面我们去第一小组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课件出示:教材例1) 出示矩形模型,理解算理 师:从图中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会提出什么问题 生:有8行彩旗,每行挂7面,一共有多少面?(乘法问题) 师:求一共有多少面,就是求8个7是多少。大家用的是乘法,在计算的时候,想什么口诀? 生:想七八五十六,所以7×8=56(面),一共有56面彩旗。 【设计意图:通过矩形模型引出乘法算式,唤醒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课件出示:有56面彩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除法问题) 师:那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就是把56平均分,每份为8,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56÷8=7。计算的时候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出来的。 师:很好,我们以前学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现在也一样,求56÷8的商是几,应该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所以商就是7。 课件出示:有56面彩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除法问题) 师:这又该怎样列式呢 大家自己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想法。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进行迁移、类比、独立思考,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经历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一句乘法口诀能同时解决乘法和除法问题,感受乘法和除法的联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乘法算式的积相对应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一个乘数相当于除数,另一个乘数相当于商。 师:说得真棒!试一试:你能运用规律快速得出下面算式的答案吗? 7×4= 8×2= 8×6= 28÷4= 16÷2= 48÷6= 28÷7= 16÷8= 48÷8= 师归纳总结 :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商就啥。”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充满了童趣,正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论,更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根据口诀写算式。 三八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每支钢笔7元,明明有35元,可以买几支这样的钢笔? 教师: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教师: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商的。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的应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 ) 56÷8=( ) 想:( )八五十六 56÷7=( ) 想:七( )五十六
作业设计
A类: 谁先到家 (考查知识点: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力要求:能又快又准地计算除法) B类: 一个帐篷最多可以住7个小朋友,有36个小朋友,5个这样的帐篷能住下吗 (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师指导组建议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用7、8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除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建议: 在练习中要乘法、除法一起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知道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选用除法、会用乘法口诀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