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 三 单 元
欧阳修
作者名片
欧阳修,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本文选自《归田录》,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所作。
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康肃,是谥号,北宋大臣。
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宋史·陈尧咨传》
唐宋八大家
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王安石、曾巩。
文体知识 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小说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 中国古代“六艺”
1、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 乐——音乐
射——射箭 御——驾车
书——识字 数——算术
2、《诗》《书》《礼》《乐》《易》《春秋》
—— 六艺 六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精悍却又耐人寻味的文言小故事《卖油翁》。
冷兵器时代“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意,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朗读要求:①读时要把字音读准确,发音要饱满。②处理好停顿,控制好节奏。③把握重读和轻读。④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师生讨论朗读技巧。
明确:叙述部分:中速、平缓。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他曾经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都不离开。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卖油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1)但手熟尔( )
(2)徐以杓酌油沥之( )
通假字
字词清单
·
·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杓”同“勺”
一词多义
以
以我酌油知之( )
以钱覆其口( )
公亦以此自矜( )
而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康肃笑而遣之( )
凭、靠
用
因为
表顺承
表转折
表修饰
射
尝射于家圃( )
尔安敢轻吾射( )
自
公亦以此自矜( )
自钱孔入( )
尔
尔安敢轻吾射( )
但手熟尔( )
动词,射箭
名词,射箭的本领
自己
从
你
同“耳”,相当于“罢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顺承,然后
表转折,但是
而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表修饰,着
尝射于家圃
射箭
射箭的技艺
射
陈康肃公善射
射箭
久而不去
表修饰,地
吾射不亦精乎
一词多义
之
睨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康肃笑而遣之
代陈尧咨射箭
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代这个道理,射箭凭手熟的道理
代油(代葫芦)
代老翁
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 )
(2)吾射不亦精乎( )
(3)尔安敢轻吾射( )
·
·
·
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本领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抢答题
尝射于家圃
②这个小故事中涉及哪几个人?
③这个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陈康肃公、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④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睨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⑤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⑥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⑦最后陈尧咨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后怎么做的?
笑而遣之
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的内容。尽量贴近原文。
陈尧咨在自家院子里射箭,卖油翁看到后微微点头,陈尧咨认为他轻视自己的技艺,卖油翁以倒油本领告诉其“熟能生巧”的道理,最后陈尧咨笑着把他打发走了。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所阐释的道理。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两个人
两个场景
两次对话
两个表情
两
高手在民间,“两”字见天地
两个人 陈康肃公(尊敬、已去世)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介绍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场景一: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的两个反应:
其一:睨之——斜着眼看,不在意的样子
其二:但微颔之
见惯不惊
不过如此
引发冲突的主要因素:卖油翁的态度
场景二: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动作描写,一气呵成,可见翁身怀绝技,技艺娴熟高超。
乃:于是,有一股从容自信在其中。
徐:可见翁酌油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从容悠闲。
手熟+生巧
陈尧咨傲慢无礼,但对卖油翁的态度是有变化的。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不满
尔安敢轻吾射!——用更为强烈的句式怒斥
忿然——怒形于色
卖油翁两答
①无他,但手熟尔。
陈述句突出老翁的平淡沉稳和智慧,不卑不亢淡然回答。
②以我酌油知之。
平静回应,这显然是一个早已成竹在胸的回答。
两个表情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怒形于色,充满傲慢和暴躁。
2.康肃笑而遣之。
变为笑,喜形于色,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自我解嘲,“笑”和“遣”也表现了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平静沉稳,充满智慧,不卑不亢
骄矜暴躁,通达爽快
卖油翁
陈尧咨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
人物形象
精读细研
卖油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翁不动声色地控制着整个事态的走向。
面对陈尧咨的愤怒,他平静应对。
接着演示绝活,一气呵成,顺势强调: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至此,对方心理优势土崩瓦解。
翁用小绝活,运用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
令其心服口服,冲突随之化解。
分角色朗读
①熟能生巧。
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③术业有专攻。
④高手在民间。
……
本文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情节简单,但波澜起伏;文字通俗,却韵味无穷。
学完这篇文章,你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课堂小结
卖油翁是在职业上熟能生巧,我们也要苦练基本功,做到熟能生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每一行也通常只有一个状元,唯有吃苦训练,才能臻于至善,我们要做有为的年轻一代,只要肯吃苦,终究会取得成绩的。
通过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故事,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即使
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
课堂检测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
A项,“以”:因为;用
B项,“射”:射箭;射箭的技艺
C项,“去”:离开
D项,“自”:自己;从
2.下列各组加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D.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解释是( )
卖蒜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课外拓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
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有删改)
①旁睨而揶揄之( )
②卒不肯告人姓氏( )
(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红色词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杨二相公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相公,(只见杨二相公)已经摔得翻过一座石桥了。
斜着眼看
最终
明确:(杨二相公)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
(卖蒜叟)武艺超群,深藏不露。
(3)选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读了以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明确:强中更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