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14节-离子共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14节-离子共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6:13:36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14节-离子共存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 +、Na+、NO3-、Cl B.K+、Na+、Al +、SO42-
C.H+、K+、SO42-、OH- D.Mg2+、NO3-、OH-、Cl-
【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气体、水或沉淀,那么离子可以共存,结合不能存在有颜色的离子分析判断。
【解答】A.Fe3+呈黄色,故A不合题意;
B.四种离子不会形成气体、水或沉淀,也没有颜色,故B符合题意;
C.H+和OH+形成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 Mg2+ 和 OH- 会形成Mg(OH)2沉淀,即离子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2023九上·萧山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是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B.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氯化钠,食盐,NaCl D.碳酸钠,纯碱,Na2CO3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中所给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析。
【解答】A、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 ,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八上·江北期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FeCl2、MgSO4、Cu(NO3)2
B.AgNO3、NaCl、Mg(NO3)2、KOH
C.Ca(OH)2、NaNO3、Na2CO3、NH4Cl
D.HCl、K2SO4、Na2CO3、NaNO3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相互之间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那么它们就能共存。
【解答】A.四种物质之间不能生成水、沉淀和气体,因此可以共存,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和硝酸银会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氨气,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aCl Na2SO4 Na2CO3
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 Na2CO3 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 Ba(NO3)2 CaCl2
【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那么这些离子可以共存。
【解答】A.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不合题意;
B.三种物质不会发生反应,且不和酸反应,因此可以共存,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铁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CO3 盐
B 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酸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D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NaOH 碱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药品的名称和类别分析。
【解答】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
B.碳酸钙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为盐,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碱,故C错误;
D.氢氧化钠的俗名为苛性钠和烧碱,化学式为NaOH,是碱,故D正确。
故选D。
6.(2019九上·萧山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就以下物质的鉴别方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B.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
C.有酚酞溶液,就能鉴别盐酸、Na2CO3和KNO3三种溶液
D.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鉴别三种物质,至少要有两种物质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组内的物质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检验,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二者现象几乎相同,无法区分,故B错误不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盐酸显酸性,硝酸钾溶液显中性;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再将碳酸钠分别滴加至另外两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溶液,可以鉴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2023九上·杭州月考)“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NO3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排污口
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MgCl2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HNO3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镁、硝酸来自同一排污口,则氢氧化钠和K2SO4 来自同一排污口,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镁、硝酸来自同一排污口,则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故B正确;
C.HNO3和NaOH不能共存,不能来自同一排污口,故C错误;
D. 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显酸性或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8.(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小苏打发面,做包子 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
B 厨余垃圾制花肥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以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D 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物质的俗称;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分析;
B、根据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分析;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酸碱指示剂特点分析。
【解答】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是碳酸钠,符合题意;
B、 厨余垃圾制花肥,是由于垃圾中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不符合题意;
C、白醋中含有醋酸,能溶解碳酸钙, 可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不符合题意;
D、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所以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0九上·温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HCl、ZnSO4、K2CO3、NaCl B.KNO3、BaCl2、Na2SO4、NaOH
C.NaOH、K2CO3、NaCl、Na2SO4 D.HCl、NaNO3、H2SO4、KCl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各组内物质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即可共存,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分析。
【解答】A、盐酸和碳酸钾能反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与硫酸钠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各物质间相互不反应,且因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使溶液呈碱性,能使珍酞变红,符合题意;
D、各物质间不反应,可以共存,但溶液因含有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1九上·义乌期中)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硫酸铜、胆矾、CuSO4 5H2O、混合物
B.碳酸钠、纯碱、NaCO3、盐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碱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及其所属类别分析。
【解答】A、硫酸铜属于盐,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 ,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生石灰为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类物质 ,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3九上·安吉期中)下列各级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
A.Na2CO3、MgSO4、NaCl、K2SO4 B.CuSO4、KCl、NaNO3、CaCl2
C.Na2SO4、BaCl2、NaNO3、NaOH D.Na2SO4、KCl、Mg(NO3)2、AlCl3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解答】A、 Na2CO3与酸能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不符合题意;
B、 CuSO4 的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C、 Na2SO4、BaCl2 能发生反应, NaOH与酸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 Na2SO4、KCl、Mg(NO3)2、AlCl3相互间不反应,且与酸也不能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溶液都呈无色,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九上·余姚期中)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候式制碱法”(反应:NaCl+CO2+H2O+NH3=NaHCO3↓+NH4Cl),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候式制碱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候式制碱法”制的是纯碱,不是碱。
B.在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饱和食盐水
C.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先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
D.碳酸氢钠能沉淀是因为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较小而沉淀析出
【答案】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A、根据纯碱为碳酸钠俗称分析;
B、根据图示中各反应步骤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能析出是由于溶解度较小分析。
【解答】A、“候式制碱法”制的是纯碱,属于盐,不是碱,不符合题意;
B、 在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饱和食盐水之外还有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水中吸收少,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多,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先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能沉淀是因为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较小而沉淀析出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1九上·衢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Na2SO4、NaCl B.CaCl2、Na2CO3、AgNO3
C.BaCl2、KNO3、KOH D.K2SO4、NaNO3、NH4Cl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离子之间不能组合成沉淀、气体或水,那么它们就能共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不是无色透明的,故A错误;
B.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B错误;
C.pH=1的溶液呈酸性,能够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水,故C错误;
D.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没有颜色,且不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4.(2024九上·瓯海期中)下列各项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稀HCl,没有气泡产生,可以确定NaOH溶液没有变质
B.为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必须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过程
C.用加入适量铜粉再过滤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D.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溶液中的存在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盐、碳酸盐、硝酸银溶液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SO42-的存在,也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硝酸银溶液等,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15.(2024九上·瓯海期中)能一次性区别AgNO3、Na2CO3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试剂与三种物质反应的过程中能够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将这三种物质区别出来。
【解答】A.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与氯化钠不反应,即无现象,所以能够把这种物质区分开,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B错误;
C.氯化钡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C错误;
D.硝酸钾与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都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2024九上·瓯海期中)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和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铜和铁;
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和硝酸镁。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④⑥ D.④⑥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镁>锌>铁>铜>银,进行分析,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镁>锌>铁>铜>银,故将一定量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不能够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
①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锌,没有镁,故错误;
②如果锌不足,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和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故正确;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一定有铁,而滤液中可能有部分硝酸亚铁,故错误;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则一定是铜和铁,故正确;
⑤由于每65份质量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56份质量的铁,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故错误;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锌、铜和铁,则滤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锌和硝酸镁,故正确。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7.(2023九上·萧山月考)我市经济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离子,共含有Na+、Ag+、Cu2+、CO32-、OH-、NO3-六种离子:
(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的阴离子为   ;
(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
(3)写出检验其中一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   .
【答案】(1)NO3-
(2)Na+ 、CO32- 、OH-
(3)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铜离子溶液呈蓝色及所给各离子的共存情况分析;
(2)根据溶液中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结合所给信息、离子共存分析;
(3)根据碳酸根离子对氢氧根离子检验产生干扰,需先除去,再利用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检验分析。
【解答】(1) 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乙车间废水呈蓝色,则一定含铜离子,铜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产生沉淀,不能共存,则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甲车间,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则银离子在乙车间,由溶液中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可知,甲车间还一定含有阳离子钠离子,乙车间一定含有阴离子硝酸根离子。
(2) 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Na+ 、CO32- 、OH- 。
(3)甲车间物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根离子,需先除去碳酸根离子,再利用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检验,即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
故答案为:(1) NO3- ;(2) Na+ 、CO32- 、OH- ;(3) 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
18.《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黑色湿泥”(有效成分为磷酸铁)作为熔剂可加快反应,磷酸铁属于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答案】(1)Fe2O3+3CO2Fe+3CO2
(2)氧化性;盐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失去氧元素被还原,具有氧化性;得到氧元素被氧化,具有还原性;
②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解答】(1)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2)①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即C和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②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铁由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3九上·温岭期中)学习完盐的化学性质以后,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如图所示,它们在倾倒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左侧的无色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倾倒并经过沉降后,他们对最终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展开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丁:Na+、K+、OH-、Cl-
(1)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
(2)为验证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甲同学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乙同学猜想正确的结论。请你完整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   。
(3)乙同学重新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上述实验观察到   现象,乙同学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1)CO32-和Ba2+不能共存
(2)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3)生成白色沉淀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 CO32-和Ba2+不能共存分析;
(2)根据碳酸钠只能证明钡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碳酸根离子是否存在分析;
(3)根据氯化钙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解答】(1) CO32-和Ba2+不能共存 ,所以丙猜想不正确。
(2) 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
(3) 乙同学猜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可产生碳酸钙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乙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1) CO32-和Ba2+不能共存 ;(2) 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3)生成白色沉淀。
四、解答题
20.实验设计
石灰石、纯碱和小苏打的化学式分别为:CaCO3、Na2CO3、NaHCO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们都是碳酸盐。
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设计实验方案:加入稀盐酸
现象分析:都产生气泡,将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碳酸根离子和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2NaHCO3 +2HCl=2NaCl+CO2↑+H2O;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 正确的方法是: 1. 先向原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钙盐 (或钡盐),如果有沉淀将沉淀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为了排除碳酸氢根的干扰) 2. 如果沉淀有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五、综合说理题
21.在硫酸盐和盐酸盐的鉴别中,为什么都要用到稀硝酸?
【答案】提示:为了排除碳酸盐对实验的干扰。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加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有氯离子。若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就会受到干扰。因此,我们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先用硝酸把要检验的溶液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里含有氯离子。 先取少量液体,用稀盐酸(稀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42-。
22.物质鉴别
现有4包白色粉末,编号为A、B、C、D,它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请通过实验一一加以区别。
⑴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物质的性质特征,设计实验方案,鉴别物质。
⑵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以简图的形式画出你设计的方案,并写上相应的现象和结论。
⑷写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第一步:先把四包白色粉末都溶解在水中,变蓝色的是硫酸铜;
第二步:去剩下的三种溶液少许,各自放入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
第三步:将剩下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剩余的是硝酸钾;
设计到的化学方程式是:AgNO3+HCl=AgCl↓+HNO3;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遇水变蓝色,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是否有水的存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加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有氯离子。若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就会受到干扰。因此,我们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先用硝酸把要检验的溶液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里含有氯离子。
1 / 1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14节-离子共存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 +、Na+、NO3-、Cl B.K+、Na+、Al +、SO42-
C.H+、K+、SO42-、OH- D.Mg2+、NO3-、OH-、Cl-
2.(2023九上·萧山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是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B.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氯化钠,食盐,NaCl D.碳酸钠,纯碱,Na2CO3
3.(2023八上·江北期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FeCl2、MgSO4、Cu(NO3)2
B.AgNO3、NaCl、Mg(NO3)2、KOH
C.Ca(OH)2、NaNO3、Na2CO3、NH4Cl
D.HCl、K2SO4、Na2CO3、NaNO3
4.(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aCl Na2SO4 Na2CO3
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 Na2CO3 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 Ba(NO3)2 CaCl2
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CO3 盐
B 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酸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D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NaOH 碱
A.A B.B C.C D.D
6.(2019九上·萧山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就以下物质的鉴别方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B.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
C.有酚酞溶液,就能鉴别盐酸、Na2CO3和KNO3三种溶液
D.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7.(2023九上·杭州月考)“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NO3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排污口
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8.(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小苏打发面,做包子 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
B 厨余垃圾制花肥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以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D 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A.A B.B C.C D.D
9.(2020九上·温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HCl、ZnSO4、K2CO3、NaCl B.KNO3、BaCl2、Na2SO4、NaOH
C.NaOH、K2CO3、NaCl、Na2SO4 D.HCl、NaNO3、H2SO4、KCl
10.(2021九上·义乌期中)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硫酸铜、胆矾、CuSO4 5H2O、混合物
B.碳酸钠、纯碱、NaCO3、盐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碱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
11.(2023九上·安吉期中)下列各级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
A.Na2CO3、MgSO4、NaCl、K2SO4 B.CuSO4、KCl、NaNO3、CaCl2
C.Na2SO4、BaCl2、NaNO3、NaOH D.Na2SO4、KCl、Mg(NO3)2、AlCl3
12.(2023九上·余姚期中)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候式制碱法”(反应:NaCl+CO2+H2O+NH3=NaHCO3↓+NH4Cl),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候式制碱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候式制碱法”制的是纯碱,不是碱。
B.在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饱和食盐水
C.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先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
D.碳酸氢钠能沉淀是因为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较小而沉淀析出
13.(2021九上·衢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Na2SO4、NaCl B.CaCl2、Na2CO3、AgNO3
C.BaCl2、KNO3、KOH D.K2SO4、NaNO3、NH4Cl
14.(2024九上·瓯海期中)下列各项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稀HCl,没有气泡产生,可以确定NaOH溶液没有变质
B.为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必须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过程
C.用加入适量铜粉再过滤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D.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溶液中的存在
15.(2024九上·瓯海期中)能一次性区别AgNO3、Na2CO3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
16.(2024九上·瓯海期中)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和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铜和铁;
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和硝酸镁。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④⑥ D.④⑥
二、填空题
17.(2023九上·萧山月考)我市经济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离子,共含有Na+、Ag+、Cu2+、CO32-、OH-、NO3-六种离子:
(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的阴离子为   ;
(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
(3)写出检验其中一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   .
18.《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黑色湿泥”(有效成分为磷酸铁)作为熔剂可加快反应,磷酸铁属于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3九上·温岭期中)学习完盐的化学性质以后,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如图所示,它们在倾倒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左侧的无色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倾倒并经过沉降后,他们对最终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展开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丁:Na+、K+、OH-、Cl-
(1)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
(2)为验证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甲同学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乙同学猜想正确的结论。请你完整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   。
(3)乙同学重新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上述实验观察到   现象,乙同学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四、解答题
20.实验设计
石灰石、纯碱和小苏打的化学式分别为:CaCO3、Na2CO3、NaHCO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们都是碳酸盐。
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综合说理题
21.在硫酸盐和盐酸盐的鉴别中,为什么都要用到稀硝酸?
22.物质鉴别
现有4包白色粉末,编号为A、B、C、D,它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请通过实验一一加以区别。
⑴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物质的性质特征,设计实验方案,鉴别物质。
⑵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以简图的形式画出你设计的方案,并写上相应的现象和结论。
⑷写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气体、水或沉淀,那么离子可以共存,结合不能存在有颜色的离子分析判断。
【解答】A.Fe3+呈黄色,故A不合题意;
B.四种离子不会形成气体、水或沉淀,也没有颜色,故B符合题意;
C.H+和OH+形成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 Mg2+ 和 OH- 会形成Mg(OH)2沉淀,即离子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中所给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析。
【解答】A、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 ,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相互之间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那么它们就能共存。
【解答】A.四种物质之间不能生成水、沉淀和气体,因此可以共存,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和硝酸银会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氨气,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那么这些离子可以共存。
【解答】A.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不合题意;
B.三种物质不会发生反应,且不和酸反应,因此可以共存,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铁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药品的名称和类别分析。
【解答】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
B.碳酸钙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为盐,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碱,故C错误;
D.氢氧化钠的俗名为苛性钠和烧碱,化学式为NaOH,是碱,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鉴别三种物质,至少要有两种物质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组内的物质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检验,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二者现象几乎相同,无法区分,故B错误不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盐酸显酸性,硝酸钾溶液显中性;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再将碳酸钠分别滴加至另外两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溶液,可以鉴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MgCl2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HNO3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镁、硝酸来自同一排污口,则氢氧化钠和K2SO4 来自同一排污口,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镁、硝酸来自同一排污口,则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故B正确;
C.HNO3和NaOH不能共存,不能来自同一排污口,故C错误;
D. 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显酸性或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物质的俗称;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分析;
B、根据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分析;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酸碱指示剂特点分析。
【解答】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是碳酸钠,符合题意;
B、 厨余垃圾制花肥,是由于垃圾中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不符合题意;
C、白醋中含有醋酸,能溶解碳酸钙, 可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不符合题意;
D、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所以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各组内物质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即可共存,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分析。
【解答】A、盐酸和碳酸钾能反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与硫酸钠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各物质间相互不反应,且因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使溶液呈碱性,能使珍酞变红,符合题意;
D、各物质间不反应,可以共存,但溶液因含有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及其所属类别分析。
【解答】A、硫酸铜属于盐,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 ,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生石灰为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类物质 ,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解答】A、 Na2CO3与酸能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不符合题意;
B、 CuSO4 的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C、 Na2SO4、BaCl2 能发生反应, NaOH与酸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 Na2SO4、KCl、Mg(NO3)2、AlCl3相互间不反应,且与酸也不能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溶液都呈无色,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A、根据纯碱为碳酸钠俗称分析;
B、根据图示中各反应步骤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能析出是由于溶解度较小分析。
【解答】A、“候式制碱法”制的是纯碱,属于盐,不是碱,不符合题意;
B、 在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饱和食盐水之外还有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水中吸收少,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多,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先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能沉淀是因为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较小而沉淀析出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如果离子之间不能组合成沉淀、气体或水,那么它们就能共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不是无色透明的,故A错误;
B.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B错误;
C.pH=1的溶液呈酸性,能够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水,故C错误;
D.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没有颜色,且不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盐、碳酸盐、硝酸银溶液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SO42-的存在,也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硝酸银溶液等,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试剂与三种物质反应的过程中能够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将这三种物质区别出来。
【解答】A.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与氯化钠不反应,即无现象,所以能够把这种物质区分开,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B错误;
C.氯化钡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C错误;
D.硝酸钾与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都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镁>锌>铁>铜>银,进行分析,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镁>锌>铁>铜>银,故将一定量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不能够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
①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锌,没有镁,故错误;
②如果锌不足,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和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故正确;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一定有铁,而滤液中可能有部分硝酸亚铁,故错误;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则一定是铜和铁,故正确;
⑤由于每65份质量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56份质量的铁,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故错误;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锌、铜和铁,则滤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锌和硝酸镁,故正确。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1)NO3-
(2)Na+ 、CO32- 、OH-
(3)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铜离子溶液呈蓝色及所给各离子的共存情况分析;
(2)根据溶液中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结合所给信息、离子共存分析;
(3)根据碳酸根离子对氢氧根离子检验产生干扰,需先除去,再利用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检验分析。
【解答】(1) 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乙车间废水呈蓝色,则一定含铜离子,铜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产生沉淀,不能共存,则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甲车间,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则银离子在乙车间,由溶液中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可知,甲车间还一定含有阳离子钠离子,乙车间一定含有阴离子硝酸根离子。
(2) 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Na+ 、CO32- 、OH- 。
(3)甲车间物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根离子,需先除去碳酸根离子,再利用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检验,即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
故答案为:(1) NO3- ;(2) Na+ 、CO32- 、OH- ;(3) 取样,先加入足量CaCl2,再加入酚酞 。
18.【答案】(1)Fe2O3+3CO2Fe+3CO2
(2)氧化性;盐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失去氧元素被还原,具有氧化性;得到氧元素被氧化,具有还原性;
②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解答】(1)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2)①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即C和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②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铁由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19.【答案】(1)CO32-和Ba2+不能共存
(2)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3)生成白色沉淀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 CO32-和Ba2+不能共存分析;
(2)根据碳酸钠只能证明钡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碳酸根离子是否存在分析;
(3)根据氯化钙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解答】(1) CO32-和Ba2+不能共存 ,所以丙猜想不正确。
(2) 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
(3) 乙同学猜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可产生碳酸钙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乙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1) CO32-和Ba2+不能共存 ;(2) 甲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猜想正确 ;(3)生成白色沉淀。
20.【答案】设计实验方案:加入稀盐酸
现象分析:都产生气泡,将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碳酸根离子和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2NaHCO3 +2HCl=2NaCl+CO2↑+H2O;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 正确的方法是: 1. 先向原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钙盐 (或钡盐),如果有沉淀将沉淀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为了排除碳酸氢根的干扰) 2. 如果沉淀有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1.【答案】提示:为了排除碳酸盐对实验的干扰。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加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有氯离子。若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就会受到干扰。因此,我们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先用硝酸把要检验的溶液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里含有氯离子。 先取少量液体,用稀盐酸(稀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42-。
22.【答案】第一步:先把四包白色粉末都溶解在水中,变蓝色的是硫酸铜;
第二步:去剩下的三种溶液少许,各自放入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
第三步:将剩下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剩余的是硝酸钾;
设计到的化学方程式是:AgNO3+HCl=AgCl↓+HNO3;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遇水变蓝色,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是否有水的存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加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有氯离子。若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就会受到干扰。因此,我们检验氯离子的时候,先用硝酸把要检验的溶液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里含有氯离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