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8 17:00:32

文档简介

开远市重点中学校 2024 年春季学期高二年 B. 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级 3月月考试卷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生 物 4、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不幸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 ( )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024.03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D.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考生注意: 5、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农药可以( )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A. 使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 B. 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分钟。 C. 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 使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6、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
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 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 ... ...
A.A 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
上.作.答.无.效.。
B.B 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C.B 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D.C 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7、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酸奶、果酒、果醋、泡菜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饮
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人体内环境中能存在的成分的是( )
食多元化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B. 泪液、尿液
A.制作酸奶与制作泡菜控制发酵的气体条件是一致的
C. 胃蛋白酶、血红蛋白 D. 神经递质、胰岛素
B.酿果酒时无需对葡萄严格消毒,原因是缺氧、酸性的发酵液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C.变酸的酒表面和制作泡菜的坛内都会有白膜出现,都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局部淋巴管阻塞
D.家庭制作的泡菜因早期亚硝酸盐含量高而不宜过早食用,需等到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后食用
④组织液中细胞代谢产物增多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8、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人们用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下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列说法错误的是( )
3、当你在森林公园爬山时, 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
A.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应先冲洗 1-2 次,再去除枝梗,这样可减少杂菌污染
错误的是( )
B.在果酒发酵期间,为保持无氧条件,不能拧松发酵瓶的盖子
A. 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C.制作果酒、果醋时,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1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
D.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14、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9、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操作→挑选菌落
( )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A.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可利用干热灭菌箱进行干热灭菌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B.巴氏消毒法处理牛奶,能减少牛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C.无水酒精能加速蛋白质脱水,常用酒精对新冠病毒进行灭菌 15、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
D.由于紫外线能破坏 DNA 结构,病房中常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筛选目的菌种的标准是( )
10、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C.平板划线时,若划线区域有五个,则接种环至少需要灼烧五次
D.与紫外线照射相比,高压蒸汽灭菌防止杂菌污染的效果更好
A.透明圈直径的值大 B.菌落直径的值大
11、为筛选能平衡肠道菌群和降解胆固醇的乳酸菌,下列相关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C.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大 D.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的值大
A.从酸奶和泡菜中采样分离乳酸菌 B.平板倒置培养为筛选乳酸菌创造无氧环境
16.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C.对目的菌株进行胆固醇降解能力的测定 D.检测目的菌株对消化道环境的耐受力
①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12、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成功设计,发酵
②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及菌体本身
工程逐步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③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A.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细胞本身
④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B.发酵工程中的发酵条件不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⑤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C.发酵工程多为混合菌种发酵
⑥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D.发酵工程和传统发酵技术的唯一区别是所用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A.4 项 B.3 项 C.2 项 D.5 项
13、下列有关“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17、传统发酵技术促进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果酒发酵过程属于混合菌种发酵,不需要灭菌也不用消毒
B.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
B.果醋发酵时未进行密封导致酵母菌繁殖受抑制
C.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乳酸为自身供能
C.泡菜发酵过程中需要每隔 12 h 打开坛盖放出 CO2
D.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2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
D.腐乳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A.经常先筛选 F1 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18、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两个单倍体经植物体细胞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A.纯化培养时,在培养皿皿盖做标记后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一定可获得纯合植株
B.涂布接种时,需要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后,立刻涂布 D.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有染色体变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可用平板划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 23、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
D.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锅进行灭菌 如图为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工业化生产人参皂苷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9、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棉花全株含有对动物生长繁殖存在潜在危害的有毒物质——
棉酚,限制了以棉花秸秆为原料来生产青贮饲料的应用。研究人员试图以棉花田的土壤为分离基质,
利用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高效分解棉酚的菌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均可用来分离纯化棉酚分解菌
B.分离过程中所用的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A.过程①不需要光照,细胞不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分离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培养基都需要高压蒸汽灭菌 B.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人参皂苷的抗癌活性
D.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计数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C.人参皂苷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为人参生命活动所必需
20、DMF(一种含碳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革、化工、医药、 D.过程②利用了细胞分裂的原理,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农药等各个生产行业。含 DMF 的废水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某实验小组筛选分离得到能够 24、玉扇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多肉植物,以其肉质叶片呈扇形排列而闻名。科学家用组织培养技
高效降解 DMF 的菌株,用于 DMF 的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术实现玉扇的大规模培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从某化工厂排污口附近的污水中取样来筛选 DMF 降解菌 A.用酒精对离体的玉扇组织消毒的时间越长,培育效果越好
B.不能利用平板划线法对 DMF 降解菌进行计数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可以保持玉扇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C.筛选 DMF 降解菌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 C.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内添加的关键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可根据平板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区分微生物的类型 D.玉扇组织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及其他器械均需要灭菌处理
21、植物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均涉及对光照的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商业化生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脱分化过程通常需要避光,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 A.可利用发酵罐来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以实现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B.再分化过程通常需提供光,无光条件下形成的试管苗一般为黄化苗 B.脱分化和再分化所用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的相对含量不同
C.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有机物成分 C.对试管苗炼苗(驯化)的操作步骤之一是用流水除去根部培养基
D.光既是培养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调节培养物生长发育的信号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22、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26、草莓营养价值高,被誉为是“水果皇后”,我国栽培的草莓品种很多。下图为利用现代生物技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3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
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设想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前后共需要进行两次接种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对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
D.酶解法是制备植物原生质体常用方法
29、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草莓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
B.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能稳定遗传
A.过程 1 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C.红豆杉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工厂化生产紫杉醇
B.过程Ⅱ一般用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得到的细胞属于愈伤组织细胞 D.可采用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的方法来获得烟草抗盐碱突变体
C.凤梨味草莓植株的培育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30、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科学家用普通小麦(2N=42)与耐盐偃麦
D.杂种细胞 A 再生出细胞壁的过程,主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草(2N=70)体细胞杂交获得耐盐新品种“山融 3 号”,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序号代表过程或结
27、近年来,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植物细胞育种也在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发现马铃薯脱毒苗 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的成苗率和脱毒率与外植体的大小有关,结果如图 1;图 2 是获得马铃薯--番茄的流程图。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融 3 号”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物种
B.①和“山融 3 号”体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56 条染色体
A.图 1 表明马铃薯脱毒苗培育过程中适宜的茎尖大小为 0.60mm C.由愈伤组织到②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促进芽的形成
B.原生质体融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为防止杂菌污染,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 D.土壤盐渍化可能是导致偃麦草出现耐盐性的根本原因
C.图 2 中再生植株是异源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
D.将 X 细胞培育为再生植株需要更换 1 次培养基,提高生长素的比例有利于根的分化
2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外植体用酒精消毒 30s 后,立即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30min 后,再用无菌水冲洗 2-3 次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4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题,共 40 分。回答下列问题:
31、(10 分,每 2 分) 图甲为某家系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的遗传系谱
图,图乙为此家系中,部分个体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的结果,
图中条带表示检测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 1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 。胃液中的胃酸可以杀灭
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
(2)有些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现“白肺”症状,原因是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后,
由 对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物质 c 发挥作用属
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3)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图中的细胞 (填序号)会迅速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产
生相应的细胞去发挥免疫作用。
33、(10 分,每空 2 分)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
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
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 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若Ⅱ1 和Ⅱ2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
率是 。
(3)若Ⅲ3 为正常女孩,Ⅲ3 的相关基因经过酶切、电泳后将产生 种条带。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过程①常用的酶是 。
(4)研究发现:该家族突变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原基因发生了碱基的 (填“增添”“缺 (2)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 种不
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
32、(10 分,每空 2 分)胃液的分泌调节,可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人为地分为头期、 (3)若番茄细胞内有 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体细胞含
胃期和肠期,图 1为哺乳动物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图 2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
反应的图解,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字母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得到的植株属于 植株。
34、(10 分,每空 2 分)木质素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在细胞壁的形成中特别重要,赋予木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5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
材和树皮刚性且不容易腐烂的特性。科研人员从木材场土壤中筛选分离出木质素分解菌,实验流程
如下图所示。已知木质素能与苯胺蓝结合形成蓝色复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操作过程,共将 1g 土壤稀释了______________倍。
(2)图中对土壤悬浮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
所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培养,其中设置空平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苯胺蓝培养基筛选木质素降解菌时,得到了如图⑥所示的菌落,已知这些细菌均为异养型
细菌,则图⑥所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以木质素为唯一碳源”或
“添加了木质素的牛肉膏蛋白胨”)的培养基。
【高二年级 3 月月考试生物卷 第 6页(共 6页)】
{#{QQABIYSAgggAAgAAAAgCUwFaCAOQkBECCAoGxEAAoAAAyAFABCA=}#}高二年级3月月考生物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B
D
B
C
B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D
B
A
D
B
D
D
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31、(1)遗传物质
(2)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1/2
(3)2或3(各1分)
(4)替换
32、(1)①.胃泌素和神经递质(各1分)
②.一
(2)①.细胞毒性T细胞
②.体液
(3)④⑥(各1分)
33、(1)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各1分)
纤维
素酶和果胶酶(各1分)
(2)3
(3)m+n
单倍体
34、(1)104
(2)保证每个菌落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来
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3)添加了木质素的牛肉膏蛋白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