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老子与孔子 (岳麓版学案)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解读】
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家、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法家、兵家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试大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1课 老子与孔子
【知识梳理】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其人: 时期 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 的利益;是伟大 家、 家和 家, 的创始人;曾整理出“六书”,即 、 、 、 、 和 等典籍,其主要思想保存在 中。
2.孔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
①“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 ”和“ ”(思想核心)
仁:
内容:a.对统治者而言:要求统治者 ,反对 ;
b.对所有人而言:提倡广泛地 ,以此 ;
实现途径:遵循“ ”之道,即要求做到“ , ”
“礼”:
a.内容: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 ”的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指 。它规定了一整套在 方面必须合乎 身份的礼仪规范,并发展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b.实现途径:提出“ ”的主张,体现了思想保守的一面。
②为政以德
a.要求统治者 ,用“ ”教化百姓;
b.在以“ ”治国的同时,逐步 。
③
(2)哲学思想——鬼神观:主张对鬼神 ,把 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
①教育原则——“ ”,即招收学生 ,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以扩大。
①教育方法——“ ”,即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
③学习方法—— 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当仁不让于师。
3。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
二、老子的思想
1。老子简介:老子即老聃, 时期楚国人,重要的 家, 学派创始人。著作《 》, 又称《 》。
2。老子的学说
(1) 哲学思想:
①宇宙观:“道”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的哲学概念,认为它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 。提出“ ”的思想,摒弃了了 的绝对权威。
②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 的两个方面; 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只要能“守静”,就可以 。
(2)政治思想:倡导 , 以“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 、 以及中国人的 、 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维拓展】
1.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政以德”的主张,也就是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国”。现在党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决定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请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一下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①社会前提不同:“为政以德”的主张是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正在形成时出现的;而“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时提出的。
②内容不同:“以德治国”思想包含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要求统治阶级修身养性。
③作用不同:孔子的“为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德”思想,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被历代封建统治者重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在的“以德治国”思想对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传统,加快经济建设发挥重要。
2. 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此的博大精深,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孔子作为一名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从而提出“仁爱”、“德治”等主张以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又提出“复礼”的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构建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的。
【走进高考】
例1.(2005上海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想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 材料中提到了“美”“恶”“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善”“有”“无”“难”“易”四组对立的概念,并讲到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其与道家思想特点相符。
答案A
例2.(2004上海3)在一次国际学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解析 题干中所引的名言,显然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了一种“重民”,而且2300多年前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曾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之相符。
答案C
例3.(2007重庆文综)(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解析:本题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1)第一问由材料“不少学子贫且贱,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分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后一个问实际上问的就是这一教育思想的重大意义,属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回忆教材即可。
答案要点:“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C.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
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4.下列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的主要体现在:
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改良政治
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6.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7.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
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
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9.2003年底至2005年,在法国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上,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时代开始,欧洲就承认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仁”学的提出 B.宣扬“吾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C.主张“为政以德” D.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1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C.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D.有利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
12.下列关于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儒家思想集大成者②私学的创办者③鲁国平民
出身④提倡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孔子曾用“而立”“不感”“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14.(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42题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3)小题)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
C.目的要实现“天下大同” D.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鲁国大夫季氏使用8排64人规格的乐队在庭院奏乐,被孔子看到,感叹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三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者焦土断垣,急切的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却只字未提。
材料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6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有那些?(12分)
17.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 ( http: / / www.21cnjy.com )8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认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材料四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5)某学生兴趣小组欲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究,请你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CADCC 6—10 BCA DD 11---12 CACDC
二、非选择题
16..(1)仁 礼 (6分)
(2)为政以德(6分)
(3)哲学方面:对鬼神敬而远之(2分)
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当仁不让于师”(10分)
17. (1)核心内容:“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
(2)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容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5)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研究曲阜孔氏族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