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生物与环境(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生物与环境(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9 10: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2023·南通如皋三模)生物与环境只有和谐相处并保持生物多样性,两者才能稳定地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也是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低碳的目标。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C )
C
A. 高原地区紫外线强,边防战士们的面庞被晒得层层脱皮,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B. 北方的树木有抗寒冷的因子,沙漠植物有蒸发量小的叶片,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C. 在沿海地带,人们大量栽种红树林有效地防止了海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D. 在一片森林中,分别生长着贴地表的苔藓、矮小的草本植物、稍高一些的灌木植物和高大挺拔的乔木植物,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1
2
3
4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2. (2023·南京模拟)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乙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C. 乙和丙之间有捕食关系
D. 甲、丙、丁都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第2题
D
1
2
3
4
考点三 食物链(网)
3. (2023·连云港)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各种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图中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 草、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和系统
D. 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3题
D
1
2
3
4
考点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B )
A. 减少捕食者的寄生物的数量
B. 增加物种的数量
C. 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进行限制
D. 平衡生产者、消费者的数量
B
1
2
3
4
1. 入夏以来,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里的农作物大量死亡。这里描述的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 空气 B. 水分 C. 土壤 D. 温度
B
1
2
3
4
5
6
7
8
2. (2023·唐山路南期末)“海岸卫士”——红树林具有呼吸根和可排出多余盐分的结构,使它们能在海水中生长;它们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D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1
2
3
4
5
6
7
8
3. 小猫“种鱼”的故事描述的是小猫把鱼埋在土壤里,一段时间之后,鱼不见了。在自然情况下,“偷”鱼的是( D )
A. 小猫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4.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是( A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和分解者
C. 物质和能量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A
1
2
3
4
5
6
7
8
5.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D )
A. 阳光→草→牛→虎
B. 鼠→蛇→鹰
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
D
1
2
3
4
5
6
7
8
6.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 鼠妇是一种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和分节的附肢。
外骨骼 
1
2
3
4
5
6
7
8
(2) 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偶然性  ,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丙同学的实验  不遵循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湿  土一侧。
(5) 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
(6) 进一步分析: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温度(或空气等合理答案均可)  (写出一种即可)。
偶然性 
不遵循 
湿 
光 
温度(或空气等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7. 为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用于通入气体。
② 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品种相同且  生长情况(或大小;或叶片数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 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 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入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的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生长情况(或大小;或叶片数
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 别 通入气体 密闭情况 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 香烟烟雾 保持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 香烟烟雾 定时开盖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某气体 保持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1
2
3
4
5
6
7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  排除非实验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或控制变量;或保证单一变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
(2) C组通入的气体是  空气  。
(3) 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  香烟烟雾(或通入的气体;或气体等合理答案均可)  。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或有害)  。
排除非实验变量对
实验的影响(或控制变量;或保证单一变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空气 
香烟烟雾(或通入的气体;或气
体等合理答案均可) 
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
影响(或有害) 
1
2
3
4
5
6
7
8
(4) 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在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或不在室内吸烟;或吸烟有害健康等合理答案均可)  。
(5)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  进行重复实验(或设置重复组)  。
(6) 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内PM2.5的浓度。D组实验舱内除  放置一盆假的绿萝(或不放置绿萝等合理答案均可)  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在室内应定期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或不在室内吸烟;或吸烟有害健康等合
理答案均可) 
进行重复实验
(或设置重复组) 
放置一盆假的绿萝(或不放置绿萝等
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8. 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有机物  的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
食物链
和食物网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光合作
用 
呼吸作用 
1
2
3
4
5
6
7
8
(2) 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野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主要原因是  生存空间的减小和食物的缺乏(合理答案均可)  (至少答出两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存空间的减小和食物的缺乏(合
理答案均可)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3) 一般来说,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  相互替代  的生物越多,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相互替代 
1
2
3
4
5
6
7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