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专题七 人体免疫和传染病
人体免疫和传染病
考点一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1. 在打水时,小芳的手被烫伤,一天后感染了细菌,细菌主要突破的防线是( A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以上所有防线
A
1
2
3
4
5
6
7
8
9
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皮肤和黏膜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B. 血液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 免疫可防止疾病发生,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D. 接种疫苗可使人体永远具有相应的抗体
B
1
2
3
4
5
6
7
8
9
考点二 免疫的类型
3.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 人体皮肤和黏膜阻挡病毒侵入体内
B.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抑菌作用
C. 患过天花的人将不会再患天花
D. 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C
1
2
3
4
5
6
7
8
9
4. 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与这种免疫方式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C )
A. 皮肤过敏现象
B. 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不再患此病
C. 白细胞吞噬病菌
D.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
1
2
3
4
5
6
7
8
9
考点三 传染病流行的三大基本环节
5. 图中属于传染病流行中的传染源这一环节的是( A )
第5题
A. 甲 B. 乙
C. 丙 D. 都不是
A
1
2
3
4
5
6
7
8
9
6. 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抵抗该病的抗体;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 甲属于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 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 服用抗生素不能治疗该传染病
D. ③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
第6题
B
1
2
3
4
5
6
7
8
9
考点四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7. 据报道,北京、广东两地在2016年5月15日先后报告了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名患者都是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委内瑞拉回国人员,患者情况稳定,接受了隔离治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此举属于( C )
A. 计划免疫 B. 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 D. 切断传播途径
C
1
2
3
4
5
6
7
8
9
8. 根据如图,你认为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 B )
A. 戴口罩,空气消毒,消灭蚊蝇
B.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 锻炼身体
D. 预防接种
第8题
B
1
2
3
4
5
6
7
8
9
考点五 艾滋病
9.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HIV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B.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杀灭HIV
C.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D. 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B
1
2
3
4
5
6
7
8
9
1.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种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3 000万个,60分钟后只有170万个,120分钟后仅剩3 000个了。由此可见,皮肤对人体的免疫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皮肤的免疫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C.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D. 皮肤只对链球菌具有防御功能
D
1
2
3
4
5
6
7
8
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和接触水疱液传播,传染性极强。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引发该病的病原体
B.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个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
C. 水痘患者是传染源,患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
D. 该病传染性强,戴口罩可完全切断其传播途径
D
1
2
3
4
5
6
7
8
3. 如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相关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人体产生抗体抵抗病毒,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C. 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 人感染一次某病毒后将终生具有针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4. 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后,该病在我国现得到有效控制,据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不可以独立生活
B.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甲型流感病毒为该病的病原体
C.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 甲流患者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D
1
2
3
4
5
6
7
8
5. (2023·廊坊三河期末)1890年,贝林给豚鼠注射白喉杆菌,使它们患白喉,结果成百只豚鼠死亡,只有两只痊愈了。把白喉杆菌和从这两只豚鼠体内提取的血清同时注射给其他豚鼠,豚鼠不会患白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死亡豚鼠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 痊愈豚鼠体内生来就有抵抗白喉杆菌的抗体
C. 痊愈豚鼠体内提取的血清相当于疫苗
D. 痊愈豚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1
2
3
4
5
6
7
8
6. 2021年8月,全国多地出现炭疽确诊病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在发生了炭疽并可能会导致该病暴发流行时,有关部门评估后会组织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炭疽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炭疽杆菌是引起炭疽的传染源
B. 青霉素等可有效治疗炭疽患者
C. 应急接种炭疽疫苗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 炭疽疫苗可引发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B
1
2
3
4
5
6
7
8
7.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1) 人类战胜天花主要归功于 牛痘疫苗 的问世。该药物可刺激人体产生 抗体 (填“抗原”或“抗体”),从而使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 易感人群 获得免疫力。
(2) 图中提及的病原体中,属于细菌的是 鼠疫杆菌 ,它能被 抗生素 有效抑制。
(3) 据图可知,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 切断传播途径 。
牛痘疫苗
抗体
易感人群
鼠疫杆菌
抗
生素
切断传播途径
1
2
3
4
5
6
7
8
8.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侵入人体细胞的呢?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以和细胞膜表面一种叫ACE2的物质相结合,然后促使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与其他生物一样,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
1
2
3
4
5
6
7
8
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首要标准。抗原检测简便、快捷,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抗原检测卡如图Ⅰ所示。在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将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T)和质控线(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那么就可以观察到T线和C线均显示出红色条。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1) 根据资料一,戴口罩、勤洗手能够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这是因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 密切接触 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影响到 S蛋白 与ACE2的结合能力,那么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密切接触
S蛋白
1
2
3
4
5
6
7
8
(2) 甲、乙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Ⅱ所示(图中条带颜色实际为红色)。根据资料二,可以判断出样本 甲 为阳性。这是因为 抗原 和 抗体 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两者的结合引起检测卡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
(3)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保护 易感人群 ,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
甲
抗原
抗体
易感人
群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