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具的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具的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8 21: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具的家》这篇文章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养成整理,保管好自己文具的习惯,在本课教学设计时,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认识三种熟悉的文具、铅笔、橡皮擦、转笔刀的方式导入,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文具的家在哪里,文具的家指什么,然后以读、想、勾、圈的形式、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养成收拾整理文具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课文的意思,教会学生要养成整理,保管好文具有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的实际,理解句子,课文的意思,教会学生要养成整理,保管好文具有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几位新朋友,想不想去。
生:想。
师:那你们就跟随老师的脚步去看一看是哪几位新朋友(多媒体展示、铅笔、转笔刀、橡皮擦)。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谁来叫叫它们的名字(教师抽人读,指导读,全班读)。
过渡:不错,刚才你们认识的这三位新朋友都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好帮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文具,可这些“小伙伴”经常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为这些小伙伴找到家。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思: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认识三种熟悉的文具、铅笔、橡皮擦、转笔刀引出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最想问点什么。
生:文具的家在哪里?
生:文具的家指什么?
师:问得不错,你们要想知道答案,请翻开语文书78页,文中会告诉你答案。
设计意图:从课题质疑入手,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和理解的字、词、句子注意记号,同方交流)。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而义自见。通过你们的朗读,你们知不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和谁。
生:贝贝和妈妈。
师:讲了贝贝和妈妈之间的什么事?
生:贝贝习惯不好,妈妈耐心教导她。
师:那么,你们是从哪里知道主人公贝贝的习惯不好呢?再读课文,找出并勾画出贝贝习惯不好的语句。
生: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师:老师重点指导读这两句(抽人读,全班读)。通过你们的朗读,你读出了贝贝是个怎样的女孩。
生:粗心的,丢三落四,习惯特差,没规边的女孩。
师:不错,你们是抓住了哪些字、词来体会到的呢?
生:只用了一次,丢了。
只擦了一回,找不到。
师:这里的只是什么意思:仅仅、唯一、丢又是什么意思,在这两个句子中找一个词语来回答。
生:丢就是找不到的意思。
师: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有(学生各抒己见)。
A.橡皮擦经常擦着擦着,不见了。
B.妈妈昨天给我买的新铅笔,第二天就弄丢了。
C.三角板上节数学课还在用,第二节课又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
师:那你们弄丢后是怎么做的呢?
生:A.向同学借。B.用讲台上丢弃的铅笔。C.晚上回家又向妈妈要。
师:那么,我们来看看文中的贝贝弄丢了铅笔、橡皮擦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生: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想、勾、圈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感悟贝贝的粗心。
师: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大声朗读,没有站起来的同学思考,贝贝弄丢了铅笔,橡皮擦后是怎么做的呢?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擦。
师:谁能用一……就……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一……就……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贝贝十分着急。
师:因为铅笔,橡皮擦对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师:那么,贝贝的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生: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师:这是一句疑问句,妈妈也感到十分疑惑。
师:谁来学一学贝贝妈妈的口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妈妈很生气。
师:妈妈为什么那么生气。
生:因为贝贝是天天丢东西。
师:那贝贝又是怎么回答妈妈。
生:我也不知道。
师:出示插图,结合插图说、演,从中谈体会。
过渡:看着贝贝一脸的懵相,她还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幸好妈妈告诉了她一个好办法,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好办法。
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妈妈面带微笑,手轻轻地抚摸着贝贝的头,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妈妈的亲切、和蔼可亲。
师:贝贝眼睛睁的大大的,认真地听着妈妈的教导猜一猜,妈妈可能在说些什么呢?
生:学生各抒己见。
师: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读第四自然段,用—勾出妈妈教育贝贝的句子。
生: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擦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出示多媒体)
过渡: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文具有家在哪里了吗?
生: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师: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过渡:贝贝明白了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那她又是怎样把文具送回家的呢?
师: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但要注意呀、哇是语气词,读时要轻、短(再抽人读)。
师:思考贝贝是怎样把文具送回家的,在文中找出来。
师:多媒体出示句子(每天仔细检查所有)
师:粗心的贝贝通过妈妈的耐心教育,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这又是一位怎样的贝贝。
生:知错就改。
设计图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探究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的实际,教会学生要养成整理、保管好自己文具的好习惯。
三、知识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又该怎样来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呢?
A.用完铅笔,橡皮擦后及时放回文具盒。
B.也要像贝贝一样,每天放学后,都要仔细检查铅笔、橡皮擦、转笔刀是不是都放回了文具盒。
四、教师小结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整理好,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的好习惯,做一个生活有心的人。
五、板书设计



家 起因: 铅笔 只 一次 丢 粗心 回归文具盒
橡皮 只 一回 找不到
经过: 耐心教育→文具也有“家”
结果: 每天 仔细检查→ 知错就改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