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 化学 重难专项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 化学 重难专项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8 19: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难专项6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重难点突破]
例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反应原理】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溶质是Na2CO3
探究1: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
[方法指导1] 物质是否变质 (核心是检验生成物是否存在) 实质:检验是否含有CO 试剂选择原则:能和CO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产生同样的现象。
【实验设计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酸,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碱,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盐,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假设一不成立。
探究2:验证该溶液的变质程度
[方法指导2] 物质变质的程度 (核心是检验反应物是否存在) 实质:检验是否含有OH- 试剂选择原则(先除后检):CO会干扰OH-的检验,应先除去CO;除CO时不引入OH- ①除CO:可溶性钙盐、钡盐 ②检验OH-:根据碱的性质确定(指示剂、pH试纸、可溶性铜盐或铁盐等)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_____ 上层清液变红
【实验结论】假设二成立。
【反思交流】步骤①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
1.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CO2=== Na2CO3+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的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2.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同学们对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设计】同学们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分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结论分析】
(1)甲组的小亮同学根据溶液变为红色认为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但有同学指出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的小芳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
(1)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芳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因为足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________,对实验结论造成干扰。于是小芳对实验进行改进,将石灰水换为________________,最终得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除去该部分变质的样品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有两个试剂瓶,各装有8克氢氧化钠固体,久置未用。为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小科和小丽对瓶中样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小科取其中一瓶氢氧化钠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甲。
图甲
(1)图中蓝色絮状沉淀是________。
(2)上述探究可得出该瓶氢氧化钠________(填“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
【定量实验】小丽取另一瓶氢氧化钠样品进行定量实验。将瓶中样品全部倒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当溶液的pH恰好为7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0克。
(3)小丽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如图乙)。小科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图乙
(4)要确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在小丽实验方案中,缺少________质量的测定。
4.某化学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包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钙固体,于是对这包氢氧化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观察到烧杯底部有不溶固体,得出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2)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分析交流】有同学提出甲同学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定性探究氢氧化钙固体的变质程度
【提出问题】这包氢氧化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碳酸钙  猜想二: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继续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探究三:定量分析这包氢氧化钙固体的成分
甲同学称取该固体12.4 g于锥形瓶中,加入32.6 g水振荡后形成悬浊液,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体产生,测得收集到的气体质量为2.2 g,则该固体中含有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题关键点】 第4题探究三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通过生成气体的质量,计算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再用固体总质量减去碳酸钙的质量得到氢氧化钙的质量。
[方法指导] (1)检验是否含有Ca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等,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 (2)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OH-: ①向滤液中通入CO2,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部分变质,否则全部变质。 ②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否则全部变质。 ③向滤液中加入可溶性铜盐,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部分变质,否则全部变质。
重难专项6
重难点突破
例 【反应原理】2NaOH+CO2=== Na2CO3+H2O 【猜想与假设】NaOH、Na2CO3 【实验设计1】方案1:稀盐酸(合理即可) 有气泡产生 方案2: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3: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设计2】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无色酚酞溶液 【反思交流】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不能,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且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强化训练
1.C 
2.【结论分析】(1)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NaOH、Na2CO3 【交流反思】(1)氢氧化钠 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 CO2+2NaOH=== Na2CO3+H2O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合理即可)
3.(1)Cu(OH)2(或氢氧化铜) (2)部分变质 (3)不论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当pH为7时,消耗盐酸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用盐酸的质量来计算是错误的 (4)CO2(或二氧化碳)
4. 探究一:(2)足量稀盐酸(合理即可) 2HCl+CaCO3=== CaCl2+H2O+CO2↑(与上一空对应) 【分析交流】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少量水,氢氧化钙可能未全部溶解 探究二:【继续探究】滴加酚酞溶液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合理即可) 溶液先变红后红色褪去,且剩余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与上一空对应) 探究三:7.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