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丁坡度最大,植被最少水土流失最严重。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⑴植被: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⑵土质: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⑶坡度: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⑷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读下图,完成2 4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一秦一太原 B.②一鄂一武汉C.③一渝一重庆 D.④一宁一兰州
4.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答案:2.C3.B4.D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解析:
分析: 第2题,黄土高原跨越山西省的全部和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大部,兼有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区)一隅,纵横七省(区).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第3题,①是山西省,②是湖北省,③是四川省,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行政中心是太原,湖北省的简称是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是宁,行政中心是银川。①一晋一太原,②一鄂一武汉,③一川或蜀一成都,④一宁一银川。第4题,图中山脉为秦岭,为东西走向,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5.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洪涝灾害频发 D.水污染严重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6. “……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A、上海 B、山东 C、山西 D、四川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解析:
分析:黄土高原土壤呈碱性,人们吃醋以中和。山西以能“吃醋”闻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风俗。
7.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地面坡度大B.黄土土质疏松C.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地面坡度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这些都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8~9题。
8.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9.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8.B 9.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第I 组,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组,地表植被覆盖越差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I组,降水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V组,沙土比粘土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1.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能力要求: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易错分析:
答案:10. B 11. C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答题时不认真审题,未看清题 目要求,把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回答成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二方面回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2.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 )
A.太行山 B.大兴安岭 C.贺兰山 D.武夷山
6.解析: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解析:
分析: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13.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 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B. ①黄土梁、②黄土峁、③黄土塬
C. 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梁 D. 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解析:
分析:在黄土高原中部,分割比较完整宽阔的高原面,称为“塬”。在高原边缘地区,一条条狭窄的山梁,当地称为“墚”;有的只剩下一个个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14~16题
14.图示地貌名称为(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坡
15.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①崩塌 ②涝灾 ③洪灾 ④滑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答案:14.C 15.D 16.D
知识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第14题,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上的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第15题,黄土梁坡度较大极易发生崩塌、滑坡自然灾害。第16题,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措施是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解决措施。
17.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 垦荒造田
答案:C
知识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黄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平地少斜坡多。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垦荒造田不属于自然原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 18~20题。
18.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③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④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滥垦乱伐,过渡放牧
C.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D.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20.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答案:18. A19.B20.A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第18题,图中①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②太行山是二、三阶段分界线;③祁连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④长城是农区与牧区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第19题,解题关键是问的是人为原因。A、C、D 都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第20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目前千沟万壑的外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形成塬梁峁独特的地貌类型;水资源紧张,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谷子是主要粮食作物;信天游是当地传统文化,锅庄舞是藏族舞。
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位置、范围,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二、综合题(共5题)
21.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别为中国28个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A省是 ,B 山脉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3)读云贵高原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适合在云贵高原发展的经济部门有 (至少2点)。
(4)两大高原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地表条件不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
崎岖;而黄土高原 。相同点:气候方面 ;人为方面
答案:(1)陕西 太行(2)煤炭 窑洞(3)经济部门有:采矿业、旅游业、水电业(任写2项)(4)原因是:地表条件不同:黄土广布,土质疏松,千沟万壑 相同点:气候方面 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多暴雨;人为方面原因是 采矿修路、过度垦殖、滥砍滥伐等破坏地表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及其特点。 第⑴题,读图可知A省为陕西省,B为太行山脉。第⑵题,根据图例及景观图可知煤炭资源丰富,传统民居是窑洞。第⑶题,根据图例及景观图可知云贵高原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景点较多,可发展采矿业、旅游业、水电业等产业。第⑷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千沟万壑,水土更易流失。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及其特点。
22.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1)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3)煤炭 (4)地上河(悬河) 凌汛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及其特点。第⑴题,读图可知A所在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表现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第⑵题,黄土高原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第⑶题,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第⑷题,黄河下游为地上河,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及其特点。
2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结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
答案:此题按等级给分,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1)没有作答或所答内容错误。(0分) (2)说出植被对水土流失有影响,但没有说出有何影响。(E级) (3)说出植被覆盖越好,水土流失越少的结论,但未根据实验现象说明。(D级)(4)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植被覆盖越好,水土流失越少的结论。(C级)(5)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植被覆盖越好,水土流失越少的结论,并说了启示。(B级)(6)根据实验现象,有条理的正确说明了结论以及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启示。我们要保持水土就要植树造林。(A级)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观察可得出植被覆盖越好,水土流失越少。我们要保持水土就要植树造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4.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__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乙地表植被______,水土流失多。观察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____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呈现____________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⑴B 大 中 ⑵少 稀疏 甲 ⑶黄土 千沟万壑⑷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第(1)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第⑵题,观察图二可得出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少。第(3)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第⑷题,保持水土可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25.某地理小组拟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1)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_______(多或少)。
(2)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3)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归纳总结:
(4)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植被 , 等。
验证迁移:
(5)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图如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地区名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A.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B.气温年较差大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拓展延伸
(6)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答案:⑴多 ⑷降水强度 坡度 ⑸黄土高原 C、D ⑹降水少(或降水强度小) 植被覆盖率高
知识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
分析第(1)题,根据图中杯子里沙土数量的多少,可以判断:没有覆盖草皮的杯子里的沙土量多。第(4)题,根据探究过程中的三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植被、坡度和降水强度。第(5)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由于这些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位于季风区,
夏季降水多,并且强度大,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根据①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是我国水土流
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第(6)题,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把握“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我国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度大,因此,不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我国的长白山区,地表植被是森林,有利于保持水土,因此也不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
云贵高原图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