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2、通过聆听、感受、模仿、合唱训练和学生自主表现,来实现学习目标。
3、了解曲作者黄自的生平及贡献,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音乐情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感受合唱二声部之间的和谐平衡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完整熟练的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意境。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音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并能理解旋律中力度的渐弱渐强的变化。
2、掌握歌曲的二声部演唱。
【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式、表演式、启发引导式、合作式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配乐古诗,浏览秋的美景
师:欢迎来到音乐课堂。同学们,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古诗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借景抒情的诗词有很多,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这些诗词都描绘的哪个季节呢?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想象、等手法用西风诗词创设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模仿风声,教师提出要求
师:谁能用声音来模仿风声呢?
|3-2-|1---|2-1-|7---|1---|3-2-|5---|1---||
教师演唱带有风声的旋律,二声部旋律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出现的自然现象练习发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U母音可以更加容易获得高位置发声。
二、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节拍和情绪师:刚让我们走进西风的歌声中,仔细聆听歌曲的节拍和情绪?(拍;情绪柔和、抒情、舒服、轻快)
师:西风正是用这种柔美抒情的声音,为我们带来了这首清新自然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西风的话》。(板书歌曲名字)
【设计意图:仔细聆听歌曲,感知旋律,出示歌曲名字】
2、了解曲作者黄自
黄自:我国20 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他是我国第一位系统介绍欧洲创作技法的作曲家,被誉为中国音乐的一代宗师。他创作的作品题材比较多样,管弦乐序曲《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艺术歌曲《西风的话》《思乡》《政瑰三愿》等。
3、跟随律动为歌曲划分乐句
4、结合乐谱,分析歌曲主要节奏型师:观察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5、感受旋律起伏与力度的关系
(1)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线走向的力度变化思考:旋律线走向和力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总结:旋律向上进行时,力度逐渐渐强,情绪愈强烈;旋律向下进行时,力度逐渐减弱,归于平静。
(2)旋律线与歌曲表达
师:旋律线还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旋律线连贯性引导学生演唱时保持声音的连贯。
(3)学唱旋律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的旋律。
6、理解歌词内涵
师:西风还告诉我们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匆匆流走,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师: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西风比作慈祥的长辈,看到一年来小朋友和景物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告诉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
7、配乐朗诵歌词
8、随琴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师:如何让歌声更有诗意?
(小组讨论,用歌声呈现答案)提示:旋律与力度变化,声音连贯性,一字多音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歌曲节奏、旋律虽然简单,但演唱起来会有音准、气息控制的困难。一是重难点解决,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从而达到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升华。
三、拓展
1、学生体验二声部,在二声部学习和演唱中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意境。学生演唱本节课开始的二声部旋律,划分高声部和低声部。
2、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演唱,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黄自先生的这首经典音乐作品,同时又领略了合唱的魅力。纵然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但我们在短暂的生命中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后,老师真心地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西风的话: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在自己人生的秋天里,硕果累累,多姿多彩!
《西风的话》课后反思
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也就是说,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并将它贯穿始终。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解释,使整堂课将审美性与音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注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整个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着引导学生感受与欣赏为主题,加上课堂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展开教学,引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以及鼓励他们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二声部),发展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在音乐常识上,引导学生去认识,通过演唱再来表现所学的知识,在学唱歌曲时,我先让学生用“lu”音演唱,把学生的目光脱离书本集中到我的手上来,根据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手势划出一条条高低清晰的旋律线,在音域跨度较大的地方,如歌曲的第四乐句,用幅度较大的动作提示学生加以注意,多次练习下来,学生的音高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而用拳头表示力度“强”,用手掌表示力度“弱”,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从而使他们印象更加深刻。在这样在划旋律线的同时,加入了力度处理,解决了力度变化的难点,使学生用简单形象的线条,就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
然而,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艺术,本节课我在同学们的演唱上应该再多引导几遍,巩固主旋律的演唱后再加入二声部。另外,上课语言状态不够完美,语言需要精简不罗嗦。在课堂中,对学生感知音乐的情绪激发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