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读示意图,回答下题.
对该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广布 B.河湖众多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塔里木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
点评: 考查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
2.读示意图,回答下题.该地区的城镇资源分布在( )
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有地下水出露,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也分布在这里,该地区的城镇、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
点评:本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盆地中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读材料,完成3~4题.
3.该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题干中的提供的信息“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验证了描述的正是塔里木盆地,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4.该盆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我国北方地区 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受冬季风影响大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洋较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较小,故降水稀少。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5.塔里木盆地储量最丰富的非可再生能源是( )
A.核能 B.太阳能 C.石油和天然气 D.水能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已经勘探出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总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专家预测,未来10年,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著名油气田有:克拉玛依油田和轮南气田,其中的轮南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自然资源,比较容易掌握。
题。
6. 读示意图,完成题目。对该地区人文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
A.有著名的灌溉设施“都江堰” B.绿洲灌溉农业发达
C.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D.沙漠广阔,沃野千里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 分析: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故选B。
点评:考查新疆的农业发展特点,要理解记忆。
7. 读示意图,完成题目。①河下游河道多年断流,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2001年,人们调引博斯腾湖的水流入①河下游河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增加灌溉水源 B.开垦荒漠绿洲 C.调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从530千米以外的博斯腾湖调来的水流,经过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源源不断地流进干涸的台特玛湖,这是国家为挽救塔里木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塔里木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
读塔里木图,回答8~10题。
8.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向地势高处移动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水源,下游地区水资源减少是荒漠化现象所致。
点评:本题考查新疆地区的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分析解答此题。
9.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从图中交通线的分布可以直接看出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盆地边缘水源条件好,绿洲农业发达,人口主要沿着绿洲分布,而交通线路需要连接居民点,故呈现环状分布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新疆的交通线分布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10.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处于干旱地区,水源条件成为制约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点评:本题考查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读“我国四大盆地甲、乙、丙、丁分布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乙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是准噶尔盆地;乙是塔里木盆地;丙是柴达木盆地;丁是四川盆地;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位置,结合图掌握。
12.乙盆地中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A.铁矿 B.石油、天然气 C.铜矿 D.铅锌矿
答案:B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分析:新疆已经勘探出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总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专家预测,未来10年,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著名油气田有:克拉玛依油田和轮南气田,其中的轮南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自然资源,比较容易掌握。
13.我国把这种自然资源通过下列哪项工程运往东部地区( )
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输”工程
C.“西水东输”工程 D.“西电东输”工程
答案:A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既可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又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点评: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读塔里木盆地的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沙漠地区 B.沼泽地区 C.高山地区 D.绿洲地区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也是新疆人口、城镇和交通的主要分布区,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本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5.图中公路A、B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沙丘流动 B.开发旅游资源 C.开发油气资源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C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位科学家曾这样比喻过:塔克拉玛干表面是无边无际的流沙,地下是无穷无尽的油海。如今,有许多条公路(如A、B)深入大漠腹地,在沙漠中建成了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本地区的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理解记忆。
16. 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温带 ②半干旱地区 ③干旱地区 ④草原广阔 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的温度带,干湿类型,可判断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干旱地区,可以得出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故其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点评:该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比较容易掌握。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结合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
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A、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B、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C、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已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D、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D。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地理概况,综合分析掌握。
18.观察图中交通、城市的分布情况,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地方降水丰富 B.因冰雪融水,这些地方水源较充足
C.这些地方地形平坦 D.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
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地区绿洲的形成原因
解析: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农业的限制因素,应该理解掌握。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19~20题.
19. 西气东输线路采用的交通运方式是( )
A.铁路 B.管道 C.航空 D.水运
答案:B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选:B。
点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灵活应用
20.我国“西气东输”线路的终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香港
答案:B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 分析: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它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起止点,属于基础考查。
二、综合题(共5题)
21. 通过对图甲、图乙和有关材料的分析,完成下列探究题.
材料: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
(1)探究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
结论:______与______(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2)探究塔里木盆地中的城市分布规律及原因。
分布规律: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边缘或内部)的绿洲。
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绿洲地区______资源较为丰富,这种资源主要来自______。
(3)探究荒漠化最容易发生的区域及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结论:______地区最容易发生荒漠化。
原因:该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______。
答案:(1)山地;盆地;(2)边缘;水;高山冰雪融水。(3)绿洲边缘;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地区绿洲的形成原因
解析:分析:(1)新疆主要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中间夹着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即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2)塔里木盆地的边缘,有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3)绿洲边缘水源渐少,最容易发生荒漠化,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地理知识掌握。
22. 读图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完成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 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 ________盆地边缘
,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水源
.。
(2)荒漠化最容易在________绿洲边缘
发生.
(3)此区域的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请列举出此区域的两种特色农产品 ________长绒棉
、 ________。
答案:(1)盆地边缘;水源;(2)绿洲边缘;(3)长绒棉;哈密瓜.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其人口、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2)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脆弱,荒漠化最容易在绿洲的边缘地带。(3)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有长绒棉、哈密瓜等。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新疆的地形、城市和人口分布、农产品等知识点,要具备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3.读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
(2)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现代绿洲的位置比废弃绿洲的位置更靠近 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沿盆地边缘分布;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2)昆仑山脉;(3)河流上游;沙漠化使绿洲不断向河流上游方向迁移。
知识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1)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2)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地形区是昆仑山脉;(3)历史上塔里木河水量很大.但自20世纪初以来,塔里木河水量开始减少,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取水,水量大减,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绿色走廊濒临灭绝,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造成沙漠化使绿洲不断向河流上游方向迁移。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记忆。
24.读“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距四周的海洋________,周围有________环抱,所以气候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________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3)盆地内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________。
(4)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因群山环抱,流量丰富
B.城市散乱的分布在盆地上
C.因石油资源丰富,如今成了开发的热土
D.每天有大量的油罐车运输油气到广州、上海等地。
答案:(1)较远;高山;干旱;(2)绿洲;天山;昆仑山;(3)塔克拉玛干沙漠;(4)C。
知识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2)绿洲主要分布在有积雪或冰川融水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北侧为天山,南侧为昆仑山脉。(3)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形成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4)塔里木盆地降水极为稀少,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所以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边缘绿洲地区,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从西部向东方通过管道输送油气资源,故A、B、D叙述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本地区的地理概况,要理解记忆。
25. 读“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A至B,西起________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的________塔里木
盆地,东到终端 _______上海
市。
(2)下列关于主干管道A至B沿线地理事项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主干管道经过我国的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②主干管道三次穿越
黄河干流 ③主干管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第一、二、三级阶梯 ④主干管道沿
途经过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新疆维吾尔;塔里木;上海;(2)B;(3)对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治理大气污染,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对东西部的意义
解析:分析:(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A至B,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东到终端上海市;(2)读图可得: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我国的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干管道三次穿越黄河干流;主干管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第二、三级阶梯;主干管道沿途经过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区;(3)“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对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治理大气污染,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1)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2)绿洲主要分布在有积雪或冰川融水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北侧为天山,南侧为昆仑山脉。(3)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形成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4)塔里木盆地降水极为稀少,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所以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边缘绿洲地区,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从西部向东方通过管道输送油气资源,故A、B、D叙述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记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