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录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隋朝大运河
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的灭亡
壹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东
汉
西
晋
齐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
西魏
东魏
北朝(439-581)
北魏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 晋
宋
南朝(420-589)
(266-316)
灭
383年淝水之战
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
魏
蜀
吴
三国
(220-280)
(317-420)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 城
统一时间
统一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灭陈)
结束了长期分裂
的局面,顺应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大趋势。
隋的建立和统一
隋
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经济: 政治: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
③统一度量衡制度
恢
复
社
会
经
济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人口增加,隋朝国力增强。
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贰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像杨广
杨广,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次子。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
公元604年7月继位,年号“大业”(寓意富有和强盛),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605年4月14日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604年7月29日 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
隋朝大运河
目的
时间、开凿者
概况
作用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起,隋炀帝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
涿郡,南至余杭,连
接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700多千米。
大运河的开凿有何作用?
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识记大运河:
一个中心
两个端点
三个作用
四段水渠
五条水系
——东都洛阳
——涿郡/余杭
——永、通、邗、江
南
北
——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钱塘江
——海、黄、淮、长、钱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开通大运河
申遗成功
叁
科举制的创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世卿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自下而上推荐
品行和才能
魏晋南北朝
中正官评
品门第授官
隋以后
知识拓展
秦
军功授爵制
军功大小
贵族子弟
世袭官职
分科考试
选拔人才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创立
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设立进士科,正式确立
科举制。
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扩大包括
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要标志。
隋文帝:
认真阅读下列两份简历,假如你是隋炀帝时期主考官,你会选谁做官呢?为什么?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子弟
学识:一塌糊涂、平庸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有才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小小主考官: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开始:科举制
阅读史料,分析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研读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得到选官的权力和大批人才
※中央政府(皇帝):
※世家大族:
失去选官的权力
影响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
的权力。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材料2: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薛明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研读
阅读史料,分析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寒门学子:
※权贵子弟:
得到凭才学做官的机会
失去凭出身做官的机会
影响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影响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拓展
唐朝:完善
宋朝:发展
科举制传播到东亚、欧洲,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世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清朝:结束
隋朝的灭亡
肆
创立科举制
修建长城与驰道
三下扬州
三征辽东
开通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派人三赴流求
阅读教材P4-5:
隋炀帝有哪些作为?
算一算
隋炀帝时期总人口4600万
好大喜功
滥用民力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连年征战
穷兵黩武
想一想: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直接原因:隋末农民大起义
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论君道》
统治者要以民为本、体恤百姓!
隋朝建立
(公元581年)
隋朝灭亡
(公元618年)
历经两代帝王,38年
借鉴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以史为鉴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隋文帝
隋炀帝
建立、统一
开通运河
励精图治
厉行节俭
不恤民力
残暴统治
兴
亡
隋朝
开创科举
小结
三省六部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