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22: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回顾与学法指导
穿线索
构框架
巧记忆
善联想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重巩固
穿线索——构建历史时间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
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目 录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课 程 标 准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627年 649年 713年 741年 755年 763年 907年








隋朝
安史之乱
唐朝
五代
十国
隋文帝
隋炀帝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朝建立
统一全国
唐朝灭亡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开凿
大运河
创立
科举制
建立
唐朝
玄奘
西行天竺
文成
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
穿线索——构建历史时间轴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尝试绘制时间轴
构 框 架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创立、发展、意义
创立、发展、意义


1.制度创新
2.经济繁荣
3.文化辉煌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隋朝确立
唐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有利于加强皇权
人物 科举制度的演变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科目。
增设殿试、武举。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隋朝
诞生
唐朝
完善
科举考试制度的依据:
才能/考试成绩
意义(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领跑大本第6页22题(3)材料三中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领跑大本第11页17题(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张帆教授的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较好地适应了唐初的社会现实,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跑大本第29页14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创立、发展、意义
创立、发展、意义


1.制度创新
2.经济繁荣
3.文化辉煌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隋朝
唐朝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隋朝大运河
曲辕犁、筒车
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
长安
含嘉仓示意图
识记大运河
为什么开通大运河?(直接/根本)
直接原因:加强南北交通
根本原因:巩固全国的统治
识记大运河:
一个中心
两个端点
三个作用
四段水渠
五条水系
——东都洛阳
——涿郡/余杭
——永通邗江
——海黄淮长钱
长安


钱塘江
——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创立、发展、意义
创立、发展、意义


1.制度创新
2.经济繁荣
3.文化辉煌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隋朝
唐朝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隋朝大运河
曲辕犁、筒车
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
长安
邢窑白瓷
皮囊式壶
越窑青瓷
秘色八棱净水瓶
1、布局严整对称;
2、坊市界限分明
3、营业时间受限
地位: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创立、发展、意义
创立、发展、意义


1.制度创新
2.经济繁荣
3.文化辉煌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曲辕犁、筒车
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
长安
唐诗
书法
绘画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阎立本、吴道子
诗仙
诗圣
隋朝
唐朝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隋朝大运河
颜真卿
(709-784)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
欧阳询
(557-641)
《九成宫醴泉铭碑》
于平正中见险劲
柳公权
(778-865)
方折峻丽
笔力劲健
2.书法
颜 筋 柳 骨
《玄秘塔碑》(局部)
特点:
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人物故事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绘画特点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3.绘画
《送子天王图》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阎立本
吴道子
人物画称作“吴带当风”


1.社会风气
2.民族交融
3.对外交往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政策
方式
开明
唐太宗
天可汗
武力征服:
册封:
任职:
设置机构:
和亲:
妇女受教育
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尚武风气盛行
民族交流方式 军事 册封 机构 和亲
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太宗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文成公主VS松赞干布(吐蕃[今西藏])
唐中宗:金城公主VS尺带珠丹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密切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人物
影响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社会风气
2.民族交融
3.对外交往
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政策
方式
开明
唐太宗
天可汗
武力征服:
册封:
任职:
设置机构:
和亲:
妇女受教育
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尚武风气盛行
政策
引进来
走出去
开放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朝鲜半岛音乐传入
交往国家 时期
目的
到达
贡献
目的
影响
鉴真东渡日本 (6次) 时期
目的
影响
贞观初年(唐太宗)
求取佛经精义
天竺(古印度)那烂陀寺
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玄宗时
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传播了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唐与天竺
唐与日本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华
“走出去”
“引进来”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比较 秦朝 隋朝
分裂后又统一
制度创新
灭亡原因 大工程
为后世提供教训
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实现统一
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实现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暴政、农民起义
秦长城
大运河
西汉吸取秦朝灭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巧记忆——对比记忆法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巧记忆——对比记忆法
年号 政治 经济 用人 形成局面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
贞观
前期“开元”
后期“天宝”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虚心纳谏,善用人才;重用魏征(敢于直言)、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等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之治”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丰富科举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如姚崇、宋璟);
“开元盛世”
(在位前期)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武举制度。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任用狄仁杰、张柬之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经济: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选贤用能、善用人才
盛世出现的原因:
学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
项目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不同点 性质
影响
领导者
相同点 都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战争,都是因为政治腐败而出现,都是为了推翻当朝统治者 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的异同
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争权夺利的一场叛乱
是一场反抗统治者的农民起义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安禄山、史思明
黄巢
善联想——知识拓展与延伸
西汉
汉文帝
汉景帝
东汉
光武帝
唐朝
唐太宗
唐朝
唐玄宗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清朝
康熙
雍正
乾隆
康乾盛世
光武中兴
汉武盛世
西汉
汉武帝
盛世局面
朝代皇帝
共同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开皇之治
隋朝
隋文帝
解题方法
[典题举例]有人认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隋朝之前,选官主要看重才学
B.隋朝建立后,选官的标准注重门第
C.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D.科举制有利于推动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
[解题指导]
1.寻找题眼:解读题干和选项的关键信息——科举制。
2.关联教材:联系教材中科举制的相关内容。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错点诊断:
(1)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2)隋文帝继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以上说明A、B、C三项均不符合教材中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4.正确判答:根据分析,科举制注重才学,有利于推动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故选 D项。
[答案]D
思路归纳:1.根据设问定位教材知识及考查角度;2.获取题干信息主旨,找到关键信息;3.题干信息要素和教材知识要素对接关联;4.排除显性错项;5.找出迷惑项的错点(不对应点);6.分析正确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对应点,正确作答。
史料探究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史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2)根据史料二,概述“开元盛世”时期的社会状况。
[答案]社会状况:人口多,粮食产量大、价格低,农业、丝织业、商业发达,国库充盈,社会稳定。
史料三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日]舍人亲王《日本书纪》
(3)史料三中日本派遣到唐朝的使节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答案]遣唐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
[答案]表现:繁荣的社会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