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晋教版1.2感受地球运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七年级上晋教版1.2感受地球运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5 15: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底中学 七 年级地理 导学案 主备人: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月 日 课型:
课题: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大特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三、交流展示讨论:1)看图后讨论,假如地球不自转,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当北京市正午时,美国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2)看图午夜、正午、早上、黄昏图,判断,讨论:书上问题。(先思考,再交流)四、巩固提升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5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6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1)你认为宇航员的爸爸说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2)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五自我检测: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2小时 B、24小时 C、1年 D、36小时
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3.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4.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五带的划分5、“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指( )
A.15小时 B.20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6.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登高望得远B、刮风、下雨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运动一周的时间相同 B、运动方向相同C、运动围绕的中心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学习目标】1. 地球自转及影响。【学习重点难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练习1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绕什么转动方向周期产生现象2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 )公转是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倾角,而且北极总是( )附近。3(1)地球自转绕着 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所以太阳东升西落。假如自转方向发生改变则会出现太阳 升 落。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即 小时。 (2)地球由于不透明,被太阳照射的半球叫 半球,没有被太阳照射的半球叫 半球 。(3)地球不停的自转,加上地球不透明,从而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 的差异。
河底中学 七 年级地理 导学案 主备人:刘静琳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月 日 课型:
课题: 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三、交流展示四、巩固提升1.一年中,阳光能够直射两次的地点是 ( )A、海口(20°N) B、杭州(30°N) C、昆明(25°N) D、北京(40°N)2.澳大利亚中学生放暑假,正是我国的中学生 ( )A、放暑假 B、五一节放假 C、国庆节放假 D、放寒假3.下列四天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 )A、妇女节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4.下列四城市中,正午时人的影子有可能朝南的是 ( )A、北京 B、济南 C、海口 D、乌鲁木齐5.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可能出现极昼的地方是 ( )A(38.5°N,135°W) B(47°S,24°E) C(76°S,12°W) D(81°N,67°E)
【学习目标1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2.知道五带的界限及其地理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公转与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关系。2.五带划分依据及地理意义。
.一师生共同演示地球公转过程,结合课本 “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名称日期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二自主练习自主学习课本, “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1.热带与温带的界限是 线,即( °N和 °S)2.温带与寒带的界限是 圈,即( °N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