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分类?
阅读课本42—43页,完成下列要求。
师生互动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和认知。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自身特色。地域文化就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与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
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百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风
感受地域文化
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多样性:依据文化属性可以划分为物质类(建筑、服饰、饮食)与非物质类(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独特性:地域文化受区域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体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时代文化特质
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较为稳定,但随着社会的长期发展仍会出现不同的程度的转变
地域文化景观
感悟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包括:
按景观成因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
土壤、植被、地貌等
农田、村落、道路、建筑、雕塑……
较少或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人类文化留在地表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探究活动: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1.结合剖面图,描述该景观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解释“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
常年不枯”的原理。
3.为什么哈尼族人的村庄多分布在梯田上方的半山腰?
山顶:森林,面积大
半山腰:村庄
近河流:梯田
当森林能够减慢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量,从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①避免生活用水被污染;
②河谷地带,气候湿热,且易受洪水威胁,不适宜人类居住。
意大利威尼斯
景观特色:
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
婺源·月亮湾
宅高: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
田低: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顺应自然、趋利避害、人地和谐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客家人的祖先原本居佳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边地区的山区中。深山里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而且还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建造了一种“抵御性”的堡垒式住宅一一土楼。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垒筑圆形或方形土楼,最大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1)历史上,客家人的土楼主要职能是什么?
(2)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建筑的方式又与________因素有关。
(3)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背景及其精神?
聚族而居(居住)、军事防御功能。
客家人由于数代人不断南迁,只有家庭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使其在新的居住地生存下来。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 的集体精神。
自然环境 技术水平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一样,也同样受到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苏州
丽江古城
凤凰古城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色彩色调体现文化底蕴
映衬着千年古都的气质和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
北京城老房子(灰墙灰瓦)
北京皇家园林(红墙黄瓦)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江南的古城镇建筑,多是粉墙黛瓦,意为粉白的墙壁,青黑的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辉映。体现了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房屋颜色五彩缤纷,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城镇建筑还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四合院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活动】结合教材P47图文材料,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正房(北房)
后罩房
东厢房
西厢房
游廊
倒座房
大门
N
材料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1)描述北京四合院的空间结构。
(2)读“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判断主人、儿孙、客人和堆放杂物的房间分别是哪间?
北京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外形方正,格局十分规整,有正房、厢房、倒座房、后罩房等,东西对称,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
图2.39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
主人—正房(级别最高,面积大,屋顶高)
儿孙—厢房
堆放杂物—后罩房
客人—倒座房
“天圆地方”
正统、严谨、尊卑有序、遵循礼制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3.下列国家传统民居与骑楼建筑特征差异最大的是( )
A.印度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埃及
D
B
D
我国广东某沿海地区盛行“冬至节,吃咸汤圆”的文化传统。所吃汤圆无馅,用虾、 蟹、生蛇等海鲜煮汤,味道鲜美。据此完成4 5题。
4.该地制作咸汤圆汤料中的海鲜主要来自(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5.冬至节,北方居民盛行吃饺子,南方居民盛行吃汤圆,形成这种地域文化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工艺 D.交通
A
A
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麻扎村于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中保存了大量黄黏土建造的传统民居,被称为“中国第一土庄”。该地建筑形态具有“墙体厚、窗口小”的特点。当地民居一般为两层,居民在不同季节居住在不同的楼层中,呈现出"半转移式生活方式"。 下图为麻扎村建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扎村建造的黄黏土古建筑“墙体厚、窗口小”,主要是为了 ( )
A.抵御洪水 B.阻挡台风 C. 冬季保暖 D. 通风散热
(2)下列关于麻扎村"半转移式生活方式"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夏季居住一层,该层房间更加凉快
B.冬季居住一层,该层房间更加温暖
C.夏季居住二层,该层房间风沙较弱
D.冬季居住二层,该层房间通风透气
C
A
[山东威海2022高一期末]地域文化是 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 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 色的文化。图 a 为法国巴黎街景图,图 b 为美国 芝加哥街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两地地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建筑风格 B.生活水平
C.宗教信仰 D. 饮食习惯
(2)欧洲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
而非摩天大楼,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 环境因素
A
C
下图示意我国某古镇的粉墙黛瓦景观,其“小桥、 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来此 观光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粉墙黛瓦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 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江南地区 D. 黄土高原
(2)形成该历史文化名镇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B.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C.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D.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3)该历史文化名镇所在地区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京剧 B.越剧 C.豫剧 D. 粤剧
粉墙黛瓦景观图
C
C
B
流动的江河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舟楫往来,商贾川行,造就 了河帮文化,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不同 的河帮菜派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饮食文化往往是地理和风土的融汇,河帮菜喜用辣调味,其成因与下列哪个地理因素最密切( )
A.气候 B.地形 C. 土壤 D. 河流
(2)下河帮的渝(重庆)菜花样多、用料大胆,被 称作"江湖菜"。"江湖菜"的主要成因是( )
A.重庆为山城,地形复杂,食材多样,所以菜品呈现多样性
B.重庆为重要水运枢纽,码头文化造就了食客的复杂性
C.重庆处河流交汇处,水域宽广,菜品食材来自江湖之中
D.重庆纬度低且多山,气候的复杂多变造就了菜品的多变性
C
B
云南双柏县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背山面水,全村房屋墙连墙,层叠而上,极具特色。土掌房屋顶用松木原木为梁,上铺木板、松针,并用泥土夯实,覆上石板块,最后夯上三合土。图a示意土掌房景观,图b示意云南双柏县气温和降水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 降水量 — 月均温
b
(1)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推测土掌房屋顶构造的最主要功能是 ( )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暖
B.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C. 防止雨水过多渗漏
D.利于房屋纳凉通风
C
云南双柏县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背山面水,全村房屋墙连墙,层叠而上,极具特色。土掌房屋顶用松木原木为梁,上铺木板、松针,并用泥土夯实,覆上石板块,最后夯上三合土。图a示意土掌房景观,图b示意云南双柏县气温和降水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 降水量 — 月均温
b
(2)土掌房自家屋顶成为其上家的晒谷场,从当地环境推测其原因是 ( )
A. 木材、泥土等原料丰富,便于建造
B.相互紧靠,促进邻里友好和睦的关系
C. 当地晴天多、降水少,利于晾晒
D. 地形坡度大、平地少,相互利用场地
D
船型屋是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过程费 工费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铺盖,盖檐宽而低矮, 用木板隔墙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墙体。当地船型屋经历了从干栏式(图 a)到落地式(图 b)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黎族人建造船型屋的最佳时期是( )
A.2—4 月 B.5—7 月
C.8— 10 月 D.11 月 一 次年1月
D
船型屋是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过程费 工费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铺盖,盖檐宽而低矮, 用木板隔墙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墙体。当地船型屋经历了从干栏式(图 a)到落地式(图 b)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船型屋盖铺搭茅草时采用多层结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茅草多 B.雨季长
C. 蚊虫多 D.冬季冷
B
船型屋是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过程费 工费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铺盖,盖檐宽而低矮, 用木板隔墙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墙体。当地船型屋经历了从干栏式(图 a)到落地式(图 b)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干栏式比,落地式船型屋( )
①方便起居 ② 冬暖夏凉 ③更能承重茅盖 ④ 更能抵御强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 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图 a)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图b),完成下面各题。
3.“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
A." 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 “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D. “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A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 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图 a)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图b),完成下面各题。
4.宏村的民居风格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 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
C. 秋季多雨 D. 冬季寒冷
B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 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图 a)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图b),完成下面各题。
5.宏村民居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其作用不包括( )
A. 保护隐私 B.增强遮阴
C. 防范火灾 D. 收集雨水
D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 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 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福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各地建筑、饮食等各方面地域文化的差异,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 建筑易于安装和拆运,灵活性好,适合游牧生活
B.② 建筑中西方地域文化融合,体现了包容性和开放性
C.③ 建筑具有粉墙黛瓦、四水归堂的特点,体现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D.④ 饮食适应当地湿度大的地理环境
C
C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以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四合院。下图分别示意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和奥林匹克公园四合院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四合院“北面窗小、墙体厚”的特点反映了当地 ( )
A. 夏季湿热,多洪涝 B. 河网密布
C. 冬季寒冷,多北风 D. 地势低平
C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以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四合院。下图分别示意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和奥林匹克公园四合院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四合院“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 为宾,杂屋为附"的布局体现了 ( )
A. 御外凝内的集体主义思想 B. 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C. 尊重自然的生态优先原则 D. 简朴耕读的传统美德
B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以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四合院。下图分别示意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和奥林匹克公园四合院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四合院。此现象蕴含的地域文化是( )
A. 由封闭保守到开放包容 B. 由中规中矩到天人合 一
C. 由平等自由到等级森严 D. 由传统守旧到渐趋西化
A
木刻楞(下图)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俄罗斯族典型民居 。屋内设有火炕、火墙,北窗小或无窗,在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据此完成下题。
13. 下列关于木刻楞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房屋多为木结构,是为了抗地震
B. 填塞苔藓,是为了净化屋内空气
C. 窗户朝北开,是为了更好地通风
D. 屋顶的坡度大,是为了减少积雪
D
飞檐是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不但可以扩大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图a为普通屋顶光照原理图,下图b为飞檐屋顶光照原理图。据此完成5~6题。
5.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C.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C
飞檐是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不但可以扩大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图a为普通屋顶光照原理图,下图b为飞檐屋顶光照原理图。据此完成5~6题。
6.南方的飞檐呈现高挑状态,北方的飞檐则较短且平直,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考虑到( )
A.南方飞檐高翘更利于雨水排泄 B.北方人们性格豪爽,偏爱平直的设计
C.南方飞檐高翘更利于减少积雪 D.北方飞檐短且平直更利于纳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