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练测
班级: 姓名:
【基础导学】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法、日、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奋勇抵抗,八国联军逃回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1·cn·jy·com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www.21-cn-jy.com
(5)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训练测评】
1.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2·1·c·n·j·y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3.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5.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反割台 D.三元里抗英
6.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2-1-c-n-j-y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8.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有密切联系。该条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9.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0.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21教育网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右图)。21cnjy.com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21·世纪*教育网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www-2-1-cnjy-com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
参考答案
1-10 DDBDB BDCCA
11. (1)林则徐 (2)鸦片战争 (3)圆明园 (4)甲午中日战争 (5)《辛丑条约》
课件42张PPT。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了解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2.过程与方法:
甲午战争后引发义和团,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讨论《辛丑条约》的内容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危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八国联军侵华,认识到列强的残暴。继承中华民族爱国反侵略的传统,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反抗是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难点:《辛丑条约》的危害二.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义和团的口号和图片导入。义和团是怎么回事,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2.课堂前5分钟
集体浏览课文。让学生抓住本课内容的主干知识。
3.分组讨论
问题一 本课的标题及关键词。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是哪八国?为什么会勾结在一起侵华,战争的结局如何?
学生:为了镇压义和团;英美俄法德日意奥;勾结---估计回答很困难 ,结局—中国战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原因---镇压义和团(表面原因或直接原因,根本上是为了瓜分中国)材料---时局图结合甲午战争的危害讲解;八国----哪几个是原来侵略过中国的,回忆其侵华历史,强调国家多,说明清政府的腐败重。结局
问题二
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如何,看地图找到几个关键地点的位置和这里的故事。(大沽,廊坊,北京,西安),
学生:
经过----八国1900年从大沽进犯 ,廊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北京---列强占领,抢劫屠杀, 西安---慈禧光绪逃到西安教师补充:
经过:八国为镇压义和团而来-----(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大沽登陆—图片, 北京----列强的暴行,瓦德西的话,列强暴行图片。
问题三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内容如何(归纳),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有什么巨大危害?
学生:四条(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清严禁反帝,军事上----拆炮台,列强驻军,外交上---使馆界),特点-----控制清政府。危害----负担加重,严重损害主权。
教师补充:列强为什么不强调瓜分中国而是控制清政府呢?讲解中国人民的反抗对列强政策的影响,也讲解慈禧清政府的腐败。材料----瓦德西给德皇的信(瓜分为下策),慈禧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三。归纳整理
1.要点整理
要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及影响
关键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大沽炮台,东交民巷
2.课堂练习、默写、作业
练习册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材料二: “不下雨,地发干,都因教堂遮住天。”
材料三:“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义和团义和团是怎么回事?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义和团战士: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本图中展示的,就是义和团战士的形象。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河南、直隶(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流行。他们以练习拳棒、传授武术为掩护吸收成员入会进行反帝活动。1898年,山东义和拳在朱红灯领导之下,砸教堂,逐教士,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此后义和拳改名义和团,为了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预习课文(五分钟)
快速浏览课文,并一边找到课文的骨干知识。问题一 学习本课标题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是哪八国?为什么会勾结在一起侵华,战争的结局如何?
问题二
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如何,看地图找到几个关键地点的位置和这里的故事。(大沽,廊坊,北京,西安)
问题三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内容如何(归纳),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有什么巨大危害?看书同时思考:二。教学过程1.问题一 学习本课标题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是哪八国?为什么会勾结在一起侵华,战争的结局如何?俄国英国法国京师南海德国日本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时局图》是谢瓒泰所作的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时事的漫画。图中: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肠代表德国
注:有关谢缵泰绘制《时局图》的最早记载,见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著的《革命逸史》一书:戊戌6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国人。直接原因------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运动
根本原因------列强为了瓜分中国。法德
八国-----英、法、俄、美、日、德、意、奥匈勾结侵华。
结局:中国战败,被迫与11国签到《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教学过程2.问题二。
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如何,看地图找到几个关键地点的位置和这里的故事。(大沽,廊坊,北京,西安)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底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义和团廊坊大捷西摩尔(1840—1929)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八国联军前期总司令。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以保护各国使馆为由,由他率领一支2000余人的联军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在廊坊车站遭到义和团与部分清军的狙击,溃不成军,狼狈逃回天津。“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西摩尔八国联军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和清军在东郊民巷与外国军队发生激战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阿尔弗雷德?冯? 瓦德西 (1832—1904)德国陆军元帅,1900年8月起程来华,由于西摩尔廊坊之战失利,瓦德西被推举为八国联军统帅。1900年8月14日,瓦德西率领联军攻占北京。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杀害义和团成员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炮火下的北京城 英国人说:一座昔日充满着辉煌精奇房舍的北京城,现在可只是一片罗列着萧条残雾的荒野。德国人说:北京今天已成为一个强盗世界。
中国人说:……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联军司令瓦德西二。教学过程3.问题三。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内容如何(归纳),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有什么巨大危害?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列表归纳思考: 战争结束后列强为什么不再强调瓜分中国而是转而靠控制清政府来实现自己利益呢?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呈给德皇的报告慈禧回銮图 八国入侵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后,才挟光绪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尽管出逃时狼狈不堪,还京时慈禧却威风十足。但正是这个在中国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在回宫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区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何不同?现在中国北京美驻华大使馆外依然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想一想: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其政治、经济等行为;今天的使馆区是中国政府管辖的,具有绝对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赔划拆禁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泱泱大国成了的木乃伊帝国主义国家成了太上皇不平等条约成了裹尸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条约完全沦为大大加深开始沦为XYO沧桑回眸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战争 、条约影响(程度)沧桑回眸落后就要挨打!!三。课堂练习1、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
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四、知识要点1.本课知识点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及影响
2.关键词:
义和团,《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