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试题汇编(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试题汇编(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23: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必3第6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4·江西高三2月联考·12)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表1)。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
表1
历史时期 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偏安(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 B.民族迁徙决定东西历史走向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D.历史发展存在相似性和特殊性
2.(2024·广东深圳一模·5)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
A.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3.(2024.1·浙江高考·20)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蒙古军队西征
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D.中国造纸术的传播
4.(2024·江西上饶一模·3)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
A.人口内迁与南迁 B.政权更迭频繁
C.生态环境的恶化 D.民族交流交融
5.(2024·广东高三2月联考·11)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表1)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
表1
历史时期 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 B.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D.民族迁徙决定中西历史走向和趋势
6.(2024·湖南岳阳一模·1)自古以来,汉语就存在复杂的方言分歧,历史上汉语形成了7个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这种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  )
A.与古代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
B.是古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
C.与古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关系不密切
D.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无必然联系
7.(2024·辽宁丹东高三上期末·4)从唐代中期到宋代末期,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处的大片山区,曾经接受过五次大规模的外来移民,分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末五代宋初、两宋和平时期、两宋之际、宋元之际。这些移民与本土人混合后,福建汀州等地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这反映了(  )
A.移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士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C.人口迁移推动文化认同 D.南方山区与中原习俗趋同
8.(2024·广东深圳龙岗区高三上期末·11)图4所示历史事件(  )
图4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 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 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9.(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32)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材料说明(  )
A.民族迁徙推动文明发展 B.冲突成为文明发展主要动力
C.游牧民族文明较为先进 D.雅利安语是欧洲语言的源头
10.(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末·7)有学者认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影响人口大规模迁徙的重要原因。观察下图,下列人口迁徙中符合这一论点的是(  )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B.中国沿海民众下南洋
C.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 D.犹太难民移民上海
11.(2024·四川绵阳二模·24)考古研究发现,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玉璋、玉戈在广大华南地区都有发现,玉锥、玉琮等带有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当时(  )
A.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B.西周礼制不断扩散
C.区域文明交流与互动 D.中原文化辐射周边
12.(2024·海南高三调研一·3)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约十二万人,这些户皆是编户。这些人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据此可推知,汉武帝时期(  )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B.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传播
C.海南移民以民间移民为主 D.完善了海南的基层管理
13.(2024·辽宁高三12月联考·3)下面是东汉末至十六国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人口的变迁源于门阀士族的壮大 ④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4·浙江绍兴一模·17)下面为印欧人早期(公元前3000—前1000年)迁徙路线图。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的迁徙,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下列项中,其中与图中“乙”处族群相关的是(  )
①广泛使用了马以及马拉战车 ②制定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③率先掌握了冶炼铁器的技术 ④首次将西亚与北非文明统一起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2024·北京海淀区期中·13)某学生在历史选择性必修的学习中,根据拓展阅读的相关内容制作了如下的时空变迁图示。据图可以推断,该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是(  )
A.古代印欧人的迁徙 B.苏美尔人的城市与商贸
C.古代埃及国家统一 D.美洲作物在欧亚的传播
16.(2024·河南青桐鸣10月联考·3)秦汉时期,政府多次进行移民活动。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武帝元狩五年“迁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这些移民举措(  )
A.保障了边防地区的安定 B.彻底地消除了关东的安全隐患
C.有利于地方统治的稳定 D.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大规模开发
17.(2023·北京海定区高一第二学期合格性模拟考试·5)“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河),亦有过(长)江在晋陵郡界者。”魏晋南北朝时期此类现象大量存在,其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晋完成短暂统一 B.有利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推动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 D.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冲突
18.(2023·;山东临沂高二下期末·12)下图是公元前3000一前1000年的人口迁移图。图中的人口迁徙(  )
A.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繁荣 B.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C.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D.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
19.(2023·浙江绍兴柯桥区高一下期末·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23·安徽合肥六校高二下期末·17)从公元前2千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印欧人开始了史诗般的大迁徙。之所以被称为“史诗般”是因为(  )
A.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 B.促成了贵霜帝国的形成发展
C.促成了许多文化区域的形成 D.推动了世界早期农业的出现
21.(2023·山东聊城高二下期末·5)如果能打破“夷夏之辨”等传统的思想壁垒便可发现,所谓“五胡乱华”的本质是中原王朝控制力衰退与周边民族势力崛兴所导致的竞争与碰撞,随之而来的则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胡汉交融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避免了社会动荡 B.助力北方各族封建化
C.促进了区城开发 D.推动中国获得新发展
二、非选择题
22.(2024·安徽安庆二中高三质量检测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我国民族迁徙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世界近代相关知识,围绕“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23.(2024·广东深圳实验、湛江一中、珠海一中高三12月联考·18)原始印欧语是印欧人的语言,随着印欧人的迁徙而产生了印欧语系。学者运用了多种学科的办法复原了印欧人的迁徙路径。(18分)
印欧语系的构成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部和南部,涵盖了欧洲的大部分、印度次大陆北半部以及伊朗高原的语言。印欧语系又被分为若干语族,包括日耳曼语族、意大利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安纳托利亚语族、吐火罗语族(包括焉耆方言、龟兹方言)等。
原始印欧人的起源
英国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1926年提出印欧语系起源于乌克兰黑海以北、俄罗斯西部的东欧大草原地带,他用印欧语中的动植物名称来描绘印欧人的居住环境,又以“马匹”“车轮”等词确定其所处年代。柴尔德的观点在立陶宛裔考古学家玛丽亚·金布塔斯的著作《史前的东欧》中得到进一步引申和论证,并于1963年首次提出“库尔干假说”,根据考古墓穴中发现的冶金术、青铜兵器、战士和马匹遗骸,推断早期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从东欧大草原迁徙而来,他们向西扩张进入东欧、中欧和北欧地带,向南到达了北高加索、小亚细亚一带,向东抵达乌拉尔山东部。
(1)依据材料及所学,画出印欧人的主要迁徙路径。并分析印欧人迁徙的影响。(8分)
(2)材料摘编自杨文姣《X学、X学、X学多学科视角下的印欧语系起源与扩散》,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学者最有可能会运用哪些学科复原印欧人的迁徙,补全题目。(6分)
(3)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是今天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分析其历史成因。(4分)
24.(2024·湖北高三12月联考·16)【中国古代岭南移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曾派几十万大军南征岭南,积数年之功,攻破岭南。这些遣戍的秦兵,除去伤亡者以外,基本上都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到秦二世时,又应南海尉赵佗“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之请,将中原未嫁女或丧夫女子“万五千人”派往岭南,以便与留守士兵组成家庭,繁衍后代。秦始皇在岭南并入帝国版图的同一年,即“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即岭南)……以适遣戍”。这批遣戍的人数大约为50万。汉朝的典章制度多袭秦制,一些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斗中的失败者,也往往被发配到岭南。
——摘编自段塔丽《秦汉王朝开发岭南述论》
材料二
明代祝允明记载,“(广东)惠州壤邻汀赣,奸民实繁”,指的是流民众多。嘉靖年间,永安县(今紫金县)山谷中多良田,流民杂居,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惠诸县迁来的。和平县建县时,有自福建来者,操客家音;也有自江西来者,操水源音;由此构成和平县的两大方言。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移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福建的来自客家人居住之汀州,江西的则是来自毗邻粤北的赣南。以闽汀客家人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迁入以后,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闽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岭南移民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相比,明代岭南移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0分)
25.(2024·江苏盐城期中·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江苏跨江临海,港口众多,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核心位置,自古就有先民流寓海外。自六朝以来,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对外交往非常频繁,吴地成为重要的造船和出海基地。古代江苏移民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福冈地区发现的绳纹文化晚期的水田遗址,成为吴越稻文化传播日本的最早例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就有从事纺织、制镜等技艺的工匠流寓日本、朝鲜等国传艺营生。吴人知聪携内外典、药书移居日本,还携带了佛经、佛像等物,对日本早期的佛教产生了一定影响。
——摘编自邵政达《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古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江苏就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江苏人通过各种途径移民出国者日益增多。1860年清廷和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确立华工出国的合法化。江苏逐渐成为广东、福建以外移民海外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自1872年晚清政府选派留学生起,江苏籍人数在近代海外留学移民中始终居于前列。一些工商业者为谋求企业发展,或为摆脱洋行控制,到海外开拓销售市场或分支机构。据有学者估算,一战华工大多来自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与河南等地,江苏人次之。
——摘编自丁美丽《跨国主义视域下近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朝以来江苏先民“流寓海外”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苏海外移民居多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交流的视角,比较古代与近代江苏海外移民现象的显著不同。(2分)
26.(2024·重庆一中高三开学考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表2 西汉初年人口迁徙表(部分数据)
时间 迁徙概况 史料出处
高帝九年 (公元前198年) 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氏五姓,燕、赵、韩、魏之后和豪杰名家10余万人于关中,并迁官吏2000石、巨富者于长安。 《汉书·高帝纪下》 《汉书·刘敬传》 《汉书·地理志下》
景帝五年 (公元前152年) 募民迁阳陵,赐钱二十万。 《汉书·景帝纪》
武帝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 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又徙郡国豪杰及訾(钱财)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汉书·武帝纪》
武帝元鼎五年 (公元前112年) 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注:阳陵、茂陵位于长安周围;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地区纳入汉朝疆域。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人口迁徙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西汉初年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12分)
27.(2024·辽宁名校协作体9月联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春秋之前,东部鲜卑原牧于鲜卑山为中心的地区。汉武帝时,南下作乐水(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及下游新开河的统称)流域。东汉初年,再次南下边塞塞外……唐通天元年(696年)“天下大旱”,契丹驻牧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尤其严重,人畜饥饿,于是首领率部众南下,深入到冀、赵、瀛等州。契丹人口在唐初为22万,辽建立时为75万,统和十八年(1000年)达到100万。东北诸族间、各民族内部间,政治军事斗争时有发生,甚至相当激烈、残酷。胜利者称王称霸,掠夺人口财富,抢占优良草场和森林狩猎区,某些不甘心屈辱和死亡的失败者常率领部众远走他乡,脱离斗争旋涡,来到易于取得生活出路的南部和西部。金政权原都于上京会宁,1151年南迁至1000余公里的燕京,大量女真人随之到这里。迁都是为了“强效华风,光宇中土”。成吉思汗不断南下,忽必烈南下灭宋,统一全国等均是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实现的。
——摘编自曲守成孟古托力《古代东北民族南下西进规律性运动考论》
材料二
1861年清政府“弛禁”以来,大批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垦荒种地,到清末民初,奉天全省垦地面积6682.6万亩,大片荒地得以开垦。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先后设立了移民农业公司和利民公司,引进国外机械,雇佣移民开垦荒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东北的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产量跃居全国前列,并大量内销和出口。随着关内移民人口的持续增加,农产品出现剩余,与之相关联的油坊、烧锅、磨坊等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之后,面粉厂、农具厂、服装厂也相继出现。随着1897年中东铁路兴建,东北地区开始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到1916年哈尔滨总人口已达16~17万人,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中型城市。苏俄报刊曾披露:“俄国所最惧者,为中国之移民。中国人于二三百俄里之边境附近安置多数农人,使其人民移住自兴安岭至伊尔赤西之地。”1928年《东方杂志》亦提到“东三省华人既这样发达,日本人欲在这三千万群众之中,实行其自由行动,恐非易事。”关内移民到东北,只有紧密团结、互帮互助才能得以生存,这逐渐形成了东北文化中重亲情、讲义气、待人以诚等性格特点。
——摘编自王延荣《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北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发展的主要影响。(7分)
28.(202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一·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公元4至5世纪,中国与罗马面临相似的历史境遇,同时面临中央政权衰落,同时遭遇周边族群大规模冲击。在中国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胡人族群纷纷南下,建起了众多政权。在罗马,是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勃艮第、法兰克、伦巴第等日耳曼部落潮水般地一波波入侵,建起了一个个“蛮族王国”。但相似的历史轨迹,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材料二
匈奴在经历了汉朝多次的打击后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南下中原,北匈奴西迁欧洲,挤压了原本生活在莱茵河、多瑙河外的蛮族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这成为后来日耳曼各部落侵入罗马疆界的重要推手……日耳曼人的入侵加速了罗马奴隶主旧政权的崩渍。
——(英)爱德华·古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材料三
图8 欧亚大陆的蛮族入侵(公元4—5世纪)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在5世纪后产生了怎样“完全不同的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4—5世纪欧亚大陆的蛮族入侵带来的影响。(9分)
29.(2023·北京海淀区高二下期末·25)【赫梯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赫梯人是古代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19—前18世纪,赫梯人从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进入到定居、建设城邦和建立王权国家的阶段。大约在公元前1595年,国王穆尔什里一世率领军队洗劫了巴比伦城。此事在古巴比伦人的编年史中只是轻描淡写,而赫梯人在文献中写道:“他远征巴比伦,征服了巴比伦城,并且打败了胡里特人。他把俘虏和战利品带回(首都)哈图沙。”
赫梯人的法的思想体现在诉讼文献、训诫文献、祷文和政令等文献之中。赫梯法典在传承、修改过程中,量刑趋于缓和,刑罚趋于减轻,最终留下了200条。
赫梯人是创造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唯一创造者。土著的哈梯人从事农业、冶铁等手工业生产,并主持宗教生活。来自两河流域的专门人才在文字、语言、医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叙利亚等地的经济文化成就也通过商贸往来得以传入。赫梯人掌握了楔形文字的书写方法,使用的象形文字完全不同于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赫梯王国受“海上民族”的冲击而崩溃,赫梯文明从此“失落”,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学家才使赫梯文明“重见天日”。
——摘编自李政《赫梯文明研究》
材料二
出土的赫梯人泥板文书的内容包括:(a)一系列的王室《年代记》,叙事性地记载了国王的军事功绩;(b)国王和外国统治者以及臣属统治者之间签订的条约;(c)国王(有时是王室成员)、外国统治者、臣属统治者和高官之间的往来信件;(d)寅布王位继承等事项的敕令或公告;(e)节日文献,阐述了很多年度敬神庆典中要遵循的程序——也告诉我们很多赫梯人的宴会和娱乐活动;(f)200条赫梯法典的副本,它告诉我们当时社会的罪行与处罚,包括婚姻、农业和商业等条款;(g)传说和神话文献,有些源于赫梯人之前的安纳托利亚居民,有些源自相邻的其他居民。
——摘编自【澳】特雷弗·布赖斯《安纳托利亚勇士:赫梯人简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赫梯文明及其研究方法的认识。(10分)
30.(2023·山东新高考高二下3月联考·17)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是我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汉武帝元狩年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逢使者虚郡因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
材料三
《通典·食货·田制》记载:“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还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流向。(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人口迁移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31.(2023·湖南五市十校高二下期末·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黑奴吁天录》是美国斯托夫人所写的小说,讲述了黑人奴隶汤姆最初的主人因欠下债务,便将他以及女黑奴伊丽莎的儿子出卖抵债。伊丽莎携子出逃,最终辗转至加拿大;汤姆后来多次被卖,最后因拒绝说出逃亡女奴的下落,被奴隶主鞭打致死。
材料二
赴美铁路华工林立恒(前排左二)与工友的合影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历史进行推断。(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三所给的地图上绘制两条移民迁徙的路线,并简要评析。(要求:不得使用材料一和材料二所给的信息)(12分)
32.(2023·山东菏泽高二下期末·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历史之旅
图5
——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结合材料,以“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3.(2023·江西吉安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史书记载,“汉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移民政策。从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开始一直到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的近180年间,相继向关中移民10余次,其对象大多来自关东”。在西汉,“与迁入的数量和次数相比,从关中迁出的人口要少得多”。总的来说,“西汉一代从关东进入关中人口累近30万,而至西汉末年,在关中的关东移民后裔已有约122万,几乎占三辅人口的一半”。关中正因大量关东人的徙入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人群风貌,正所谓“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费为利”。这最终促成并巩固了囊括关东华夏在内的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取代了秦及汉初狭隘的“秦人”或“汉人”认同。
——摘编自刘志平、赵若彤《秦汉时期关中人口迁移与族群的互动、交融及认同》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时期其他地区向关中移民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向关中移民的意义。(6分)
34.(2023·山东聊城高二下期末·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华人移民
材料一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都离不开中国人特别是16世纪活跃在东南亚海域的早期华人移民的参与。早期华人移民以闽南人为主体,多为从漳州月港随中国商船到菲律宾的华商及其雇佣者,这一群体在西班牙史料文缺中被称为Sangley(生理人)。
表4早期华人移民在菲律宾活动概况
类别 概况
运菲货物 生丝和丝织品;亚麻布、棉布等各类纺炽品;粮食、肉类、水果等食物;陶瓷;铁、铜等金属;珠宝、饰品、工艺品;硝石和火药;中国商人转运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特产等
经营地点 八连(Parian),位于马尼拉北部,1581~1582年建成,专供中国移民经商和居留,一直是华人在菲律宾最主要的聚集地
主要职业 面包师、载缝、银匠、理发师、火药制造者等各类工匠;贩卖来自中国各色货物的商人,在八连出售食品、日用品的小商贩;医生和护理人员;受雇的仗计和家庭服务人员
材料二
17世纪开始,在马尼拉大帆船工作的亚洲人成为主流,占比保持在60%~80%。据1637年时任菲律宾检察官马尔·法尔贡写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报告显示,当年共有160名生理人水手、50名木匠和锯工、14名敛缝工人和30名工匠在商船上服务。学者欧罗佩萨从档案馆搜集整理出的3360人的船员名单中,有1435人标明是china(中国人),名字虽全部为西班牙语,也未发现他们生于中国或中国城市的身份资料细节,但是一些船员的姓氏如Cao,Xie、Tang、Dan等非常具有中国人的特征。
材料三
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延续的250年间,约有10万人在菲律宾登船踏上移民美洲的旅途。1692年之后,在墨西哥城主广场亚洲商户聚集经营地形成一个大型市场,西班牙人为其冠上了中国人在马尼拉的聚集区——八连的名号。在西班牙学者马丁梳理的相关原始档案资料中,特别注明中请者身份为“china”的如表5所列。
表5 17世纪申请在墨西哥城售卖中国商品的china名单(部分)
姓名 年份 申请事由
Francisco Flores 不详 在广场、街道和户外市场售卖产自西班牙本土、中国和当地的服装
Francisco Matias 1650 售卖中国和本地的杂货、开采黑蜜
Francisco Garcis 1651 因原随身在包中携带的执照损坏,中请更换新的执照,允许其在新西班牙周边乡村和墨西哥城售卖产自中国和西班牙本土的衣服、皮带和其他杂货
AntoniodelaCruz 1661 售卖产自西班牙本土、中国和当地的货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晨光、【西】Jesus Paniagua Perez《船员·商人·理发师:美洲早期华人移民的身份考证(1565~1700年)》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的角度,评述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15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
35.(2023·江苏无锡高二下期末·18)世界古代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产生多次大规模冲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为多少打开各个民族的闭塞,向程度越来越大的世界史发展尽到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力量。……游牧、半游牧部族以暴力进入农耕世界之后,一旦扎根定居下来,那么,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往往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随着时间的延续推移,他们自己、包括他们的后代,也就构成遭到破坏后的农耕世界历史继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予以评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6.(2023·天津滨海新区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氐,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
——摘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国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数已达到1.7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移民人数比1970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区域,40%居住在较不发达区域,其中欧洲外来移民5600万人,约占欧洲总人口的7.7%;北美外来移民4100万人,约占北美总人口的13%;澳洲外来移民占其总人口的19.1%;亚洲外来移民5000万人,但因亚洲人口众多,移民只占其总人口的约1%;非洲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2%;拉丁美洲为1%。
——据联合国人口署《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和国际移民组织(10M)《2003年世界移民报告》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分别概括公元3—6世纪和21世纪初民族迁徙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综合说明导致民族迁徙的原因。
选必3第6课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A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A C C D A C
题号 21
答案 D
1.【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古罗马和古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相似之处,如都有外族入侵、国家分裂和统一等,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如罗马帝国首都东迁、东西分裂,这些在中国都没有对应的事件,这说明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故选D项;治乱循环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法体现出治乱循环,排除A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西对比,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不能概括中国的国情,排除C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河仙地区,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服饰制度模仿明朝,重视文学,好读书,这说明该地认同中华礼教,故选B项;材料并无有关清朝民族文化政策的信息,不能得出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港口国”与中国之间并无宗藩朝贡关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广东人率族人迁到河仙地区后,在新的地区仍保留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礼仪,并非“多元化”色彩,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线路向西到达欧洲,向东到达印度和中国地区,由此可知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从公元前2世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C项;“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蒙古军队西征指的是蒙古建国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其方向由东向西,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由题干提到的气候变冷,草原面积减少,北方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说明北方气候恶劣、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促使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故选A项;政权更迭频繁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间接结果,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本身就是生态环境恶化,所以C项与设问逻辑关系错乱,排除C项;民族交流交融是气候变冷所带来的间接结果,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北方十六国时期”可知,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都受到游牧民族迁徙的影响,国家分裂,体现了中西历史的相似性;据材料“西罗马帝国灭亡”“建立许多王国”、“隋朝再次统一中国”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走向了分裂状态,古代中国历史总体上呈现大一统的趋势,体现了中西历史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故选B项;表格中“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到隋朝的统一,不能据此得出“治乱循环”的结论,且材料还涉及古代罗马,排除A项;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外族入侵只是原因之一,且材料还涉及古代中国,排除C项;古代中西方民族迁徙对历史走向和趋势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决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据材料“历史上汉语形成了7个方言区”及所学可知,方言区的形成,有地理因素的影响,如北方方言区是北方多民族交流交融的产物,南方闽、粤、赣等方言区则是地区民族交融的产物,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迁徙和不同民族的交流交融,如客家方言区,客家先民本来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语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逐渐向南方迁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人,客家方言是北方方言与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等交融的产物,所以七个方言区的形成与古代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故选A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推动人口流动的因素之一,是导致方言区出现的间接性社会因素,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古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排除C项;由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历史上汉语才形成了7个方言区,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福建汀州等地由于接受过五次大规模的外来移民,导致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这反映出人口迁移推动了南方地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题目主旨是强调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文化认同的作用,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士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是需要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的,而题干并没有相关的比较信息,所以单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B项中的结论,排除B项;由“福建汀州等地士人群体‘风声气习颇类中州’”可知,这是强调移民对当地文化认同的影响,而不仅是对社会习俗的影响,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概括可知: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推动了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造纸术的西传主要是阿拉伯人的作用,此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主要是由阿拉伯人传播的,此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
古印欧人的迁徙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而西罗马帝国灭亡是在476年,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为创建第二代文明提供了条件,这说明民族迁徙有利于推动文明的发展,故选A项;题干中并未提到冲突,而是提到游牧民族对欧洲和印度原有文明的冲击,且题干并未体现其他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所以不能得出冲突成为文明发展主要动力的结论,排除B项;游牧民族的文明并不比农耕文明先进,但是游牧文明有利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所以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所述并不是强调欧洲语言的源流问题,而是强调文明发展的原因问题,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图片,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000年期间,欧亚大陆气候变化频繁,这导致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干旱化和草原化加速了亚欧大陆偏北地区众多游牧民族的迁徙,故选A项;自明朝至民国,中国沿海民众下南洋,从图片看,这一时期气候冷暖变化不大,这一时期移民的原因主要是谋求生计、逃避战乱、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历史传统的继承等,排除B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开始向澳大利亚移民,最初是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是对原材料需求的需要,不是因为气候变化,排除C项;犹太难民移民上海,是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批欧洲犹太移民来到上海,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几无区别”说明当时南北方之间存在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玉璋、玉戈在广大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反映出长江流域与华南地区存在交流与互动,“玉锥、玉琮等带有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说明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存在交流与互动,所以题干信息反映出区域文明间存在交流与互动,故选C项;当时大致处于新石器时代至周初,手工业达不到生产标准化的程度,一般工业化生产才具有标准化的特点,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礼制扩散不是题目主旨,排除B项;“玉锥、玉琮等带有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的特点”与中原文化的辐射作用无关,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由“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皆是编户”、“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可得,汉武帝时期在海南岛并首置郡县用于安置中原人口,说明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传播,故选B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于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目主旨是汉武帝采用中原地区的治理方式来安置中原移民,但并未提到中原移民的移民方式问题,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项;由“首置……郡……县”可知,海南的基层管理尚未完善,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东汉末年到十六国时期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显示,北方人口由黄河流域不断南迁到淮河、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方,这就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民族交融不断加深,故①正确;东汉末年到十六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并未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故②错误;门阀士族的壮大是在东晋南朝时期,不能作为上述人口变迁的根源,当时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由于政局动荡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故③错误;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所以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工具,使得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印欧人迁徙的路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欧人最早驯化了马,并使用马拉战车提升了其战斗力,因此能够进行大规模迁徙,迁徙至“乙”处的种群自然也广泛的使用了马以及马拉战车,故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其位于两河流域地区,而不是图中的“乙”处,故②错误;据材料“乙”处即小亚细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此处主要是赫梯人,建立了赫梯王国,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故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次将西亚与北非文明统一起来,而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并不是材料中的“乙”处地区,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5.【答案】A【解析】据图示可知,体现的时空变迁的路线是以东欧为中心扩展到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这与古代印欧人的迁徙路线一致,故选A项;据图示“故土”可知,描述的是人群的迁徙而非城市、商贸的发展,而且,目前已知的苏美尔人的活动范围是在两河流域,与图中路线不符,排除B项;埃及位于北非,图示中的路线未涉及北非地区,排除C项;美洲作物在欧亚传播的路线的中心点应该是在美洲,这与图示路线的中心点在欧洲不符,并且,美洲作物外传的时间应该是在新航路开辟的15世纪及以后,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秦汉的政府移民活动是针对富豪或者奸猾吏民,目的是防止这些人对当地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这些移民举措有利于地方统治的稳定,故选C项;当时的移民不全是移往边防地区,且边防地区移民也不一定能保障边防地区的稳定,A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中只有秦始皇时期的移民涉及到关东地区,但即使是秦始皇时期的移民也不能保证彻底消除关东的安全隐患,排除B项;题干所述只有秦始皇时期的移民是去往关东,但这有利于对这些富豪的管控,不能促进关东地区大规模的开发,排除D项。
17.【答案】C【解析】略
18.【答案】D【解析】据材料“人口迁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为印欧人早期迁移路线图,印欧人大迁徙入侵古老农耕文明带,推动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交流、交融,推动新族群出现,促进生产技术交流进步等等,故选D项;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繁荣,排除A项;印欧人大迁徙推动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形成、发展、交流、交融,而非“衰落”,排除B项;印欧人是游牧民族,向农耕世界迁徙,其扩大的是游牧文明的传播范围,排除C项。
19.【答案】A【解析】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适宜农作物种植,故②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其余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并未实现南北统一,故③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和平,有助于南方的开发,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答案】C【解析】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印欧人在迁徙过程创造和影响了多个文明,使得印欧人于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明区域,进而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对后世文明产生重要影响,故选C项;马拉战车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工具,为印欧人对外发展与扩张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马拉战车这一工具是印欧人能够对外迁徙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A项;贵霜帝国建立于公元55年,与印欧人的迁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印欧人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且早期农业出现早于印欧人迁徙,排除D项。
2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隋唐之前中国的民族交融趋势进一步加强,在民族交融的背景下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这体现了这一时期胡汉交融推动中国获得新发展,故选D项;西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之后更是南北朝国家大分裂时期,“避免了社会动荡”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材料主要反映了隋唐之前的民族交融对国家制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区域开发,而且五胡乱华是破坏性的,南方区域开发属于北民被动南迁的结果,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2.【答案】(16分)
(1)特点:少数民族从游牧区迁往汉族农耕区(从边疆迁往内地);迁徙的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少数民族迁徙后在北方广泛分布(在迁徙中各民族彼此混居);迁徙过程与建立政权相结合(迁徙至汉族政权都城附近);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南迁。(4分)
原因:游牧民族的扩张;汉族农耕区物质、文明较富饶发达;各民族间交融加强;
北方自然环境的变化: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稳(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汉族政权颁行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的政策;东晋政权制定政策吸引北民南迁。(4分)
(2)示例: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融。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法、汉制,在姓氏、制度、习俗等各方面向汉族学习;而此时期少数民族的饮食如烙饼、服饰如胡服、制度如均田制等也为汉族所接受。近代以来,欧亚非大量人口移入美洲,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文化交融。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带去了他们的宗教、语言等,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美洲文化;美洲的食物如土豆、玉米、辣椒等传到旧大陆,深刻改变了旧大陆的饮食文化。综上,人口大迁徙过程中各族群杂处相融,不同族群相互学习与影响,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8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少数民族内迁方向”可知,少数民族从游牧区迁往汉族农耕区(从边疆迁往内地);据图中“鲜卑”、“匈奴”、“羯”、“氐”、“羌”可知,迁徙的少数民族数量众多;据图中少数民族内迁后的分布地区可知,少数民族迁徙后在北方广泛分布(在迁徙中各民族彼此混居);据图中“长安”、“洛阳”并结合所学可知,迁徙过程与建立政权相结合(迁徙至汉族政权都城附近);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南迁。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可知,游牧民族的扩张;结合所学可知,汉族农耕区物质、文明较富饶发达;各民族间交融加强;
北方自然环境的变化: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稳(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汉族政权颁行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的政策;东晋政权制定政策吸引北民南迁。
(2)根据题目要求“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并结合所学可拟定论题: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融。论述,需要选择中国古代和世界近代相关知识进行论述。中国古代,可以选择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进行论述。世界近代,可以选择欧亚非大量人口移入美洲,从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交融对美洲文化的影响、美洲的食物传到旧大陆对旧大陆的饮食文化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人口大迁徙过程中各族群杂处相融,不同族群相互学习与影响,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23.【答案】(12分)
(1)印欧人的迁徙【注意,不是印欧语系的扩散】:自东欧迁往西欧(1分)、印度河流域(1分)、中国新疆(1分)。(起源地错误、路线画往美洲则本题不得分)
影响:印欧人的迁徙冲击了迁入地当地的族群和文化,征服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和破坏(2分);印欧人同原住民逐渐融合为新的民族;促进了古代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区域文化的形成和交融;迁徙促进了马拉战车等技术文化的传播。(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亦可,2点3分)
(2)原标题:杨文娇:《语言、考古、遗传学多学科视角下的印欧语系起源与扩散》
评分:语言学(语言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考古人类学);遗传学(遗传人类学、分子人类学)。(每个学科2分,括号内的学科可以互相替代,不能重复赋分。另外,仅写作“人类学”也给2分)
(3)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获得霸主地位(2分);美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二战后成为两极之一,90年代主导了信息革命。(2分)(涉及英美的其他答案均可,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这一点除外。英美分别赋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迁徙路径,据材料“原始印欧语是印欧人的语言,随着印欧人的迁徙而产生了印欧语系”“印欧语系起源于乌克兰黑海以北、俄罗斯西部的东欧大草原地带”并结合现代印欧语系的分布“日耳曼语族”“凯尔特语族”“印度—伊朗语族”“吐火罗语族”可知,印欧人的迁徙:自东欧迁往西欧、印度河流域、中国新疆。第二小问影响,印欧人迁徙的影响首先影响的是迁入地,一般具有双重性,印欧人的迁徙冲击了迁入地当地的族群和文化,征服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和破坏;印欧人同原住民逐渐融合为新的民族;促进了古代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区域文化的形成和交融;第二从印欧人本身来说,据材料“又以‘马匹’‘车轮’等词确定其所处年代”并结合印欧人的迁徙可知,印欧人拥有先进的战车技术,迁徙促进了马拉战车等技术文化的传播。
(2)据材料“根据考古墓穴中发现的冶金术、青铜兵器、战士和马匹遗骸”“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印欧语系又被分为若干语族”并结合属于现代印欧语系的文明可知,涉及到语言学、考古学和遗传学。
(3)结合世界近现代知识可知,语言的推广与国家实力有关,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与英国和美国的强大有关,首先与英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和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有关;其次英国衰落后,原来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顺势崛起,二战后成为两极之一,在90年代主导了信息革命。
24.【答案】(14分)
(1)特点:政府主导;移民来源形式多样;移民来源地域广泛。(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自周边地区移民增多;民众主动迁徙。(4分)
影响: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流交融;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加剧了岭南地区人地矛盾;造成岭南地区过度开发。(2分,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秦始皇曾派几十万大军南征岭南……基本上都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以适遣戍”可知政府组织的军事战争和遣戍行动是影响秦汉时期岭南移民的主要动力,说明政府是岭南移民的主导力量;据材料一“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以适遣戍”“发配到岭南”可知驻军、发配和遣戍都是秦汉移民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据材料一“基本上都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将中原未嫁女或丧夫女子‘万五千人’派往岭南”可知秦军士兵、中原地区的女性和各地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都成为岭南移民的来源,说明移民来源地域广泛。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有自福建来者”“也有自江西来者”可知明代岭南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周边县市,秦汉时期的岭南移民主要来自中原地区;从移民动机上说,据材料二“山谷中多良田”可知秦汉时期的岭南移民大多是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属于被迫移民,但是明代社会局势相对稳定,江西和福建向岭南地区的移民更多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属于主动移民。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可知不同族群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语言文化的交流;从生产影响来看,大量人口涌入岭南地区为当地社会生产积累了大量劳动力,加快了岭南地区的开发,但同时也会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形成对岭南地区的过度开发,引发环境问题;从迁出地来说,人口流出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
25.【答案】(12分)
(1)背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对外交往频繁;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中华文明具有先进性。(共5分:前三点,3分;后三点,任答一点,即2分)
(2)原因:列强入侵不断加深(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政府政策的影响;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共5分:前三点,3分;后一点,2分)
(3)不同:古代江苏移民传播了中华先进文明;近代江苏移民努力探究和学习西方文明。(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自六朝以来,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据材料一“对外交往非常频繁,吴地成为重要的造船和出海基地”得出对外交往频繁;据材料一“日本福冈地区……水田遗址……从事纺织、制镜等技艺的工匠……营生”得出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得出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结合所学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得出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据材料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得出中华文明具有先进性。
(2)据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并结合所学得出列强入侵不断加深(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据材料二“江苏就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并结合所学得出通商口岸的开放;据材料二“1860年清廷和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确立华工出国的合法化”得出政府政策的影响;据材料二“一些工商业者为谋求企业发展,或为摆脱洋行控制,到海外开拓销售市场或分支机构”得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据材料一“日本福冈地区发现的绳纹文化晚期的水田遗址……对日本早期的佛教产生了一定影响”得出古代江苏移民传播了中华先进文明;据材料二“一些工商业者为谋求企业发展”得出近代江苏移民努力探究和学习西方文明。
26.【答案】(18分)
(1)特点:主要由政府主导;迁徙人员构成多样;主要迁往关中地区和边疆新占领地区。(6分)
(2)变化: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汉人大量南迁;以民众自发迁徙为主;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6分)
影响:人口的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如均田制等,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6分)
【解析】
(1)据表格中“赐钱二十万”可知主要由政府主导;据表格中“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氏五姓,……并迁官吏2000石、巨富者于长安”、“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徙郡国豪杰及訾(钱财)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等可知迁徙人员构成多样;据表格中“于长安”、“徙朔方”、“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等可知主要迁往关中地区和边疆新占领地区。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可知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据材料二“八百七十余万口”、“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知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以民众自发迁徙为主。第二小问影响 ,结合所学(经济重心南移)可知人口的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据所学(隋唐时期的文化)可知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结合所学(民族交融)可知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如均田制等,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
27.【答案】(13分)
(1)原因:畜牧经济的脆弱性;人口繁衍带来的压力;残酷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原物质、精神文明之吸引;大一统思想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促进了东北农业发展;促进了东北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蓬勃兴起,实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东北边防的巩固和加强;加速东北社会文化的发展。(7分,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契丹驻牧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尤其严重,人畜饥饿”可知畜牧经济的脆弱性;据材料一“统和十八年(1000年)达到100万”可知人口繁衍带来的压力;据材料一“东北诸族间、各民族内部间,政治军事斗争时有发生”可知残酷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据材料一“统一全国等均是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实现的”可知大一统思想的推动;结合所学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史实可知中原物质、精神文明之吸引。
(2)据材料二“大片荒地得以开垦”可知促进了东北农业发展;据材料二“与之相关联的油坊、烧锅、磨坊等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1897年中东铁路兴建”可知促进了东北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蓬勃兴起,实业经济快速发展;据材料“东北地区开始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可知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据材料二“日本人欲在这三千万群众之中,实行其自由行动,恐非易事”可知有利于东北边防的巩固和加强;据材料二“这逐渐形成了东北文化中重亲情、讲义气、待人以诚等性格特点”可知加速东北社会文化的发展。
28.【答案】(15分)
(1)(6分)
结果:中国在分裂后再度实现了统一,建立了隋唐大一统王朝;西欧分裂成多个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和庄园农奴制。(每点3分)
(2)(9分)
影响: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亚大陆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在中国是匈奴……众多政权”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在分裂后再度实现了统一,建立了隋唐大一统王朝;据材料一“在罗马,是西哥特……入侵,建起了一个个‘蛮族王国’”结合所学得出西欧分裂成多个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和庄园农奴制。
(2)据材料二“南匈奴南下中原”材料三“欧亚大陆的蛮族入侵”结合所学得出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据材料二“北匈奴西迁欧洲……加速了罗马奴隶主旧政权的崩渍”材料三“欧亚大陆的蛮族入侵”结合所学可从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亚大陆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等角度入手。
29.【答案】(10分)
赫梯人是印欧人的一支,迁徙到小亚细亚半岛后,由游牧进入农耕状态,文明发展起来。赫梯人建立起王权国家,使用铁和马拉战车等,对外扩张势力,一度征服巴比伦城。赫梯人在治理国家时有法治的思想,刑罚较轻。赫梯人在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了自身文明的发展。赫梯人的社会生活充满神权色彩。(概括四点,8分)
赫梯文明因受到海上民族的冲击而“失落”,近代考古学家对赫梯人遗留的泥板文书等文献进行研究,并以此为证据“重现”了赫梯文明。(2分)
说明:可以从赫梯人迁徙、建立王国并对外扩张、运用法律治理国家、在经济文化交融中文明发展、遗留下来的泥板文书是认识文明的证据等方面论述。也可以按时序,从赫梯文明兴起、文明的特点、文明衰落、文明“重现”等阶段进行论述。
概括材料信息全面,并能综合运用三本教材中的相关知识,8分。表达了运用泥板文书等文献作为证据来认识赫梯文明的研究方法,2分。
【解析】据材料一“赫梯人是古代印欧人……建设城邦”结合所学得出赫梯人是印欧人的一支,迁徙到小亚细亚半岛后,由游牧进入农耕状态,文明发展起来。据材料一“建立王权国家的阶段……洗劫了巴比伦城”结合所学得出赫梯人建立起王权国家,使用铁和马拉战车等,对外扩张势力,一度征服巴比伦城。据材料一“赫梯人的法……刑罚趋于减轻”结合所学得出赫梯人在治理国家时有法治的思想,刑罚较轻。据材料一“来自两河流域的专门人才……经济文化……传入”结合所学得出赫梯人在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了自身文明的发展。据材料二“很多年度敬神庆典中要遵循的程序”结合所学得出赫梯人的社会生活充满神权色彩。据材料一“赫梯王国受‘海上民族’的冲击……‘失落’”结合所学得出赫梯文明因受到海上民族的冲击而“失落”,据材料一“考古学家才使赫梯文明‘重见天日’”材料二“出土的赫梯人泥板文书的内容……居民”结合所学得出近代考古学家对赫梯人遗留的泥板文书等文献进行研究,并以此为证据“重现”了赫梯文明。
30.【答案】
(1)流向: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由荒漠草原向内地迁移;由东南向中西部迁移;华人外流。(3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2)原因:政府组织内地人口向边境地区迁移以加强边防;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安置流民;封建经济发展,人地矛盾加剧;封建剥削、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无以为生;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6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历史作用:有利于边防巩固和边疆开发,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6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图示箭头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流向有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由荒漠草原向内地迁移;由东南向中西部迁移;华人外流。
(2)据材料二“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可知政府组织内地人口向边境地区迁移以加强边防;据材料二“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得出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安置流民;结合西汉尤其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相关知识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封建经济发展,人地矛盾加剧;封建剥削、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无以为生;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 (
3)据材料二“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可知有利于边防巩固和边疆开发,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三“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并结合所学得出促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结合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得出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结合清代人口迁移相关内容得出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31.【答案】
(1)材料一是文学作品,属于文献史料,具有一定价值,但需要细致甄别其中的真实与虚构。
推断:美国奴隶制度下,黑奴生活悲惨(其他推断言之有理亦可)。
材料二是照片,属于影像史料(实物史料亦可),具有较高价值。
推断:赴美的中国铁路工人有一定的组织性(其他推断言之有理亦可)。
每则材料3分,共6分,其中史料价值1分,推断2分。
(2)路线一:19世纪移民从欧洲向美洲迁徙。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吸引了欧洲的精英阶层。大量欧洲移民迁徙至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使美国社会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路线二:19世纪中后期移民从中国向东南亚迁徙。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了更好地从事商贸活动,大量中国人向东南亚迁徙并定居。中国移民在东南亚的商业活动中积累了财富,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社会风貌。
(两条路线各6分,共12分,其中每条移民迁徙的路线2分,评析4分。其他路线如古代印欧民族大迁徙,希腊人对外迁徙,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南迁;现代拉丁美洲向北美移民,南亚、东南亚向中东地区迁移,非洲向欧洲移民等都符合题意。)
【解析】
(1)第一小问材料一,史料价值:据材料一“《黑奴吁天录》是美国斯托夫人所写的小说”可知,这是文学作品,属于文献史料,掺杂着作者的主观意识形态的影响,虽具有一定价值,但需要细致甄别其中的真实与虚构。
推断:据材料一“讲述了黑人奴隶……鞭打致死”可得美国奴隶制度下,黑奴没有人身自由,随意被卖,说明黑奴生活悲惨。第一小问材料二,史料价值:据材料二可知这是照片,属于影像史料,即实物史料,能够直接反映当时的真实历史情况,具有较高价值。
推断:结合所学可知,该照片反映出赴美的中国铁路工人有一定的组织性。
(2)路线: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路线一:19世纪移民从欧洲向美洲迁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吸引了欧洲的精英阶层。大量欧洲移民迁徙至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使美国社会文化更加丰富多元,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路线二:19世纪中后期移民从中国向东南亚迁徙。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国门被打开,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了更好地从事商贸活动,大量中国人向东南亚迁徙并定居。中国移民在东南亚的商业活动中积累了财富,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社会风貌。
32.【答案】(12分)
论题:亚欧民族大迁徙带来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转型,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2分)
论证: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把社会习惯与文化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结合,形成民族交融的高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的统一奠定基础;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国家,实现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融合,形成中古时期西欧以基督教文化、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对西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匈奴、大月氏民族迁徙为例亦可,任两点5分)
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迁徙不仅为农耕世界注入新的生机,最终为先进的农耕民族同化,扩大了农耕文明区;亚欧民族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不同区域文化在交流交融中进一步沟通,不同区域的文化互动开创了一个迭代更新的文化发展新时代。(5分)
【解析】
首先,提出论题,据材料“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历史之旅”及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民族迁徙的相关知识得出论题,如亚欧民族大迁徙带来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转型,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其次,展开论证,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欧民族迁徙的相关知识展开,如亚洲方面,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把社会习惯与文化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结合,形成民族交融的高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的统一奠定基础;欧洲方面,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国家,实现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融合,形成中古时期西欧以基督教文化、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对西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最后,从影响方面进行总结,如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迁徙不仅为农耕世界注入新的生机,最终为先进的农耕民族同化,扩大了农耕文明区;亚欧民族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不同区域文化在交流交融中进一步沟通,不同区域的文化互动开创了一个迭代更新的文化发展新时代。
33.【答案】
(1)特点:移民以关东人为主;移民数量庞大,移民次数多;政策性移民,以政府为主导。(6分)
(2)意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促成并巩固了华夏认同观念;促进了关中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
【解析】
(1)据材料“其对象大多来自关东”可知,移民以关东人为主;据材料“相继向关中移民10余次”“累近30万”“已有约122万”等可知,移民数量庞大,移民次数多;据材料“沿袭了秦代的移民政策”“相继向关中移民”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其他地区向关中移民属于政策性移民,以政府为主导。
(2)据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人群风貌”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向关中移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据材料“促成并巩固了……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向关中移民促成并巩固了华夏认同观念;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向关中移民,促进关中地区的开发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34.【答案】(15分)
【示例】
评述:早期华人移民,是明清之际以闽南人为主体的自主移民海外群体。他们先移民至菲律宾,后沿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移民到西属美洲殖民地,马尼拉和墨西哥是其移民的主要集散地。(3分)
继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西班牙人携开采的美洲白银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16世纪中期,明政府开放闽南海禁,沿海商民海外贸易合法化,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南方丝织、制瓷等部门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思想界也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的倾向。中国和西班牙共同创造了早期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丝银贸易,早期华人移民应运而生。(3分)
无论在菲律宾还是在美洲,早期华人移民凭借其掌握的工艺技术和经商能力谋生,主要从事与大帆船贸易有关的航海、贸易及周边行业,如以经商、理发为代表的服务业等。早期华商的商贸活动丰富了菲律宾人的生活,促进了马尼拉地区的发展,为维系大帆船贸易提供了物质条件与社会基础。菲律宾也由此成为丝银贸易中转站与著名的国际贸易枢纽。(3分)
早期华人移民较深入地参与了大帆船贸易,为墨西哥等拉美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对外贸易的扩大。早期华人移民涌入美洲,缓解了当地因黑奴和印第安人大批死亡导致的劳动力短缺状况。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文化习俗等领域都为拉美多元文化发展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3分)
综上所述,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的超强生存能力与独特智慧,是外来移民融入异域社会与异质文化的典例。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力,是中菲、中拉人民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彰显出文明共生、文明互鉴、文明交流对人类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3分)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早期华人移民的史实,题干要求从“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的角度,评述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评述先要从整体上交代清楚早期华人移民的情况,结合材料可知整体情况是:早期华人移民,是明清之际以闽南人为主体的自主移民海外群体。他们先移民至菲律宾,后沿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移民到西属美洲殖民地,马尼拉和墨西哥是其移民的主要集散地。其次,结合具体史实论证早期华人的移民情况,先说明新航路开辟的16世纪中国明朝政府开放闽南海禁,沿海商民海外贸易合法化,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的倾向。然后要具体说明华人在菲律宾和美洲移民后的情况。最后,综合评价早期华人移民的影响,就其本身来讲展现了中国人的超强生存能力与独特智慧,就客观效果来讲,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力。
35.【答案】(12分)
示例:
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是推动古代世界各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力量。(2分)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扩大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通道,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每次冲击都会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一些新的帝国,从而促进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交通,使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个区域文化之间、农牧文化之间,在碰撞、交往中相互学习,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分)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客观上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自守,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一方面迁徙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在接受农耕世界先进制度与文明的基础上,完成了农耕化和自身的转型进步,从而扩大了农耕世界的范围;另一方面农耕世界在面临游牧世界的冲击时,也会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自身进行某种变革,从而促进农耕世界自身的发展。(4分)
总之,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几次大冲击,推动了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推动了众多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新,重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分)
【解析】
首先,提出论题,据材料“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等信息得出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是推动古代世界各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力量。其次,展开评述,从“文化交流与传播”角度展开即可,如据材料“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并结合所学得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扩大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通道,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每次冲击都会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一些新的帝国,从而促进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交通,使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个区域文化之间、农牧文化之间,在碰撞、交往中相互学习,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据材料“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往往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得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客观上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自守,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一方面迁徙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在接受农耕世界先进制度与文明的基础上,完成了农耕化和自身的转型进步,从而扩大了农耕世界的范围,另一方面农耕世界在面临游牧世界的冲击时,也会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自身进行某种变革,从而促进农耕世界自身的发展。最后总结,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几次大冲击,推动了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推动了众多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新,重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6.【答案】
(1)公元3—6世纪: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民族迁徙之后开展了大量的战争, 建立割据政权。
21世纪初:全世界移民主要趋向于发达地区;21世纪的移民主要是科技技术人员的移民。
(2)战争因素;殖民扩张的因素;技术人员的技术迁移。
【解析】
(1)第一小问公元3—6世纪特征,据材料一“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得出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据材料一“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建立割据政权”民族迁徙之后开展了大量的战争, 建立割据政权。第二小问21世纪初特征,据材料二“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区域”得出全世界移民主要趋向于发达地区;结合所学得出21世纪的移民主要是科技技术人员的移民。
(2)据材料一“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得出战争因素;结合所学近代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得出殖民扩张的因素;结合所学得出技术人员的技术迁移。